当前位置:十环网查询工具 >> 行政区划 >> 世界地名索引
一画 二画[ 一 丨 丿 ]   三画[ 丿 ]   四画[ 丿 ]   五画[ 丿 ]   六画[ 丿]  
七画[ 丿]   八画[ 丿 ]   九画[ 丿 ]   十画[ 丿]   十一画[ 丿]  
十二画[ 丿 ]   十三画[ 丿 ]   十四画[ 丿 ]   十五画[ 丿]   十六画以上[ 丿]

[十二画·丶]

 

裕廊港  新加坡港区之一。1965年启用,1973年扩建。位于新加坡岛西部、裕廊工业区南岸,亚洲最大的散装货运港。码头总长2,000多米,共有10个深水泊位,可泊4万吨巨轮。码头有成套输送带装卸系统,仓库及露天货场面积30余万平方米。造船厂在施木仑岛,有3个干坞,各为9万、30万、40万吨级,能修造远洋轮船、海上钻井台及勘探船,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

裕廊镇  新加坡的一个新镇,最大工业示范区。1961年起在主岛西南部建成。面积58.6平方公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有大小工厂1,400多家,工人11.3万多名。有钢铁、重型运输设备、炼油、石油化工、船舶、钻井台建造、医药、纺织、印刷、橡胶、电子电器、航空引擎等工业。有海域探油中心,是东南亚海上钻探石油与物资供应基地。裕廊河西岸是渔港,有水产加工厂及冷藏库。肯特岗有新加坡大学。裕廊河上游沼泽经整治后建成裕廊湖,湖中有中国及日本式的园林裕华园及星和园;裕廊山顶有裕廊公园,山麓有飞禽公园,皆为度假及旅游胜地。

敦夸  加纳中南部城市。在塔科拉迪以北120公里。人口近1万。塔科拉迪—库马西铁路要站。有支线通阿瓦索铝土矿区。附近开采黄金。有锯木厂。橡胶、可可贸易也盛。

敦多  安哥拉东北边境城镇,在开赛河支流隆奇莫河左岸。近扎伊尔边界。全国主要金刚石开采和加工中心,以产工业用金刚石闻名。公路通马兰热和扎伊尔的卡南加。

敦贺  日本本州中西部日本海岸港市。属福井县。临敦贺湾。人口6.3万(1986)。自古即为交通要地。海陆运输的连接点。农渔产品转运中心,商业发达。1899年开为通商口岸。1937年设市。工业以化学、电机、水泥、纺织(化纤)、木材加工等为主。西北部敦贺半岛有原子能发电站。

敦刻尔克  法国北部港市。滨加来海峡(多佛尔海峡),有铁路轮渡同英国多佛尔港相连。人口7.3万,包括郊区19.6万(1982)。铁路和运河联系比利时,为渔港、军港和商港。进口铁矿石、石油、化肥、羊毛、棉花等;出口工业品与石油制品。工业中心。法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还有造船、炼油、纺织等工业。1940年5月,英国军队和部分法军被德军击败后,退到敦刻尔克撤至英国,史称“敦刻尔克撤退”。1944年9月为盟军攻克,四分之三房屋毁于战火。战后重建,为法国重要港口之一。

道森  加拿大育空地区城市。位于育空河中游右岸,距阿拉斯加边境530公里。人口约700。1896年在邦纳扎河发现砂金,很快成为一个有1.5万居民的边疆城市。1898年成为育空地区首府,后随金矿枯竭而迅速衰弱,人口遽减。1953年育空地区首府迁到怀特霍斯,现仍为采矿和旅游地。

道奇堡  美国艾奥瓦州城市。在得梅因市西北144公里处,临得梅因河。人口2.9万(1980)。1850年建要塞,1869年成市。铁路枢纽。周围多农产品,市东南的石膏矿床广达78平方公里。主要工业有农机厂、化肥厂、肉类加工厂、鱼孵化厂、制砖厂、乳制品厂、石膏粉厂等。

道瓦尔村  埃及北部城市。在亚历山大东南24公里。人口16万(1976)。棉花、谷物集散地。有大型棉纺织厂和轧棉、卷烟等工业。铁路通亚历山大和达曼胡尔。

道加瓦河  亦称“西德维纳河”。波罗的海沿岸第一大河。源自俄罗斯西部瓦尔代丘陵,流经白俄罗斯、拉脱维亚,注入波罗的海里加湾。全长1,020公里,流域面积8.8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约700米3/秒。主要支流有麦扎河、卡斯普利亚河等。干流上已建3座水电站。结冰期4个月。个别河段通航。河口有里加港。有别列津纳运河同第聂伯水系相通。

道森克里克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部城市。在温哥华东北1,255公里,靠近阿尔伯达省省界。人口1.1万。1919年始有人定居,1958年建市。位于铁路交点,阿拉斯加公路起点,有多条公路由此经过。附近有石油和天然气蕴藏。有石油炼制和农畜产品加工工业。旅游业亦盛。

道拉吉里山脉  梵文意为“白山”。尼泊尔中部山脉。位于甘达基河的西面,东南距加德满都200公里。有8座7,000米以上的雪峰,主峰道拉吉里峰,海拔8,172米,为世界第六高峰。其西面有6座7,500米以上的山峰。气候多变,峰顶浑圆。1960年5月13日被首次登上顶峰,是世界十大高峰中最后被登上的一座。

富士  日本本州中南部城市。属静冈县。人口21.6万  (1986)。1966年以原富士市(1954年设置)、吉原市(1948年设置)与鹰冈町合并而成。市域从富士山顶到骏河湾岸,南北约25公里,东西约12公里。日本造纸工业城市之一。早期即制造“日本纸”(传统工业),1890年设造纸厂。1909年铁路通达后工业逐渐发展。现以纸浆、造纸和纸制品、运输机械、化学、电机工业为主。

富山  ①日本本州中北部的县。一级行政区。北濒富山湾。面积4,252平方公里,人口112万(1990)。全境三面环山:东为飞騨山脉,南为飞騨高原山地,西侧为丘陵;仅北部为冲积平原。气候温和,年降水量2,340毫米。山地有深雪地带。黑部川、神通川等50条河流贯,富水力资源。旧越中国。今包括9市,首府富山市。早以电力丰富著称,有水电站100多座,供电范围远及阪神地带。以新产业城市富山—高冈地区为中心的炼铝、炼钢、金属加工、化学工业发达,还有机械、纺织(棉、化纤)、电机和木材加工等。形成临海工业地域,并建成富山新港(在新凑市)。盛产稻米。富山湾有鱼产。中部山岳国家公园的高山景观、火山、温泉、黑部大峡谷、瀑布等为登山游览胜地。主要城市为富山与高冈。②日本本州中北部港市,富山县首府。临日本海富山湾,神通川下游、富山平原中部。人口31.2万(1986)。1532年建城堡,后因火灾废置,1640年筑城后兴起。1889年设市。水电丰富。工业主要为炼油、化学、机械、炼钢(特种钢)、造船、纺织等,制药业自古著名。有富山大学和旧城址等古迹。

富士山  日本第一高峰,著名火山。在本州中南部静冈、山梨两县交界处。富士火山带的主峰。山顶火口湖直径800米,最高点为剑峰,海拔3,776米。山体呈典型的圆锥形。山顶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6.5℃。有温泉、瀑布,北麓有富士五湖  (堰塞湖)。风景秀丽,日本人奉为“圣山”。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录以来共喷发了十几次,其中公元800年、864年、1707年三次为大喷发。现仍有喷气现象。已划入富士箱根伊豆国家公园,游览胜地。山顶3,773米处设有气象观测站。

富士宫  日本本州中南部城市。属静冈县。在富士山西南麓。人口11.4万(1986)。 1942年设市。原为丝、茶、纸集散中心。现以化学、造纸、纸浆、机械、食品工业为主。

富田林  日木本州中西部城市。属大阪府。人口10.2万  (1986)。1950年设市。工业有机械、纺织、染色、电机、金属加工等。近郊农业发达,山麓地带盛产柑橘。

富国岛  越南西南部泰国湾上岛屿。位于北纬10°13′、东经104°,距越南西岸69公里。南北长48公里,东西最宽27公里,面积568平方公里。人口2.3万  (1974)。南端有东兄弟、西兄弟等小岛。东部高,西部低,海拔400—600米。海军和空军基地。有胡椒、咖啡、椰子等作物。海产有螺、玳瑁、海鳖。城镇有阳东、咸宁、安泰等。

富尔达河  威悉河左上源。在德国中部。发源于伦山西坡海拔855米处,向北流经富尔达,在明登附近汇合韦拉河注入威悉河。长218公里。流域面积6,947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约53米3/秒。河道经整治,有船闸。由河口上溯可通航109公里。

富兰克林  加拿大西北地区的一个分区。在加拿大最北部,包括布西亚半岛、梅尔维尔半岛以及加拿大本土以北北冰洋上的一些岛屿。建于1895年。面积142.2万平方公里。人口稀少,仅约7,000人,主要是因纽特(爱斯基摩)人,以捕鱼、狩猎、出售手工艺品为生。石油蕴藏量较富,已进行勘探、开采。

富良山脉  老挝对“长山山脉”的名称,见“长山山脉”。

富查伊拉  ①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酋长国。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全部位于阿曼湾沿岸,分为南、北两块。人口3.8万(1982)。多山地,居民多在沿海从事农业和渔业。主要产椰枣、热带水果、谷物、马铃薯、蔬菜和烟草。北部地区有坎儿井灌溉。出口少量烟草和柠檬。正在沿岸勘探石油。②富查伊拉酋长国的首府。距海岸约3.5公里。附近出产椰枣、水果、烟草。以古尔法村为港口。

富纳富提岛  太平洋中西部岛国图瓦卢首都和主要岛屿。位于南纬8°3′、东经179°13′。由30多个礁屿组成环礁,陆地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3,000(1988)。岛屿略呈瓢形,东部各礁屿大部相连成串,西部许多礁屿孤立存在。有图瓦卢唯一的机场和港口。主产并输出椰子、香蕉等。

富图纳群岛  亦称“霍恩群岛”。太平洋中南部岛群,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的一部分。位于南纬14°15′—14°21′、西经177°55′—178°10′。由富图纳和阿洛菲岛组成,陆地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3,180。火山岛。西南岸有停泊点。1888年被法国占领。1959年改为法国海外领地。主要村镇为富图纳岛的锡加维和阿洛菲岛的穆阿。产椰子和木材。

富塔贾隆高原  在西非几内亚中西部,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拔一般500—1,000米,最高峰卢拉山 1,537米。系断层发育、侵蚀强烈的砂岩高原。高原面破碎,桌状地形发育。气候温和,年雨量1,500—2,000毫米。是西非各主要河流的发源地,素有“西非水塔”之称。水系密集,瀑布众多,富水力,自然蕴藏量983万千瓦。铁壳土分布广泛,形成铁质石漠景观,当地称“博瓦尔”。草原广阔,是几内亚主要牧区。农作物以福尼奥(饿稻)、薯类、柑橘为主。图盖、达博拉一带蕴藏丰富铝土矿。

富埃特文图拉岛  北大西洋加那利群岛主岛之一,属西班牙拉斯帕尔马斯省。位于北纬28°3′—28°45′、西经13°55′—14°30′。面积1,730平方公里。人口2.3万(1981)。大部为波状平原,有火山峰兀立其间,最高点海拔808米。气候温和干旱,农业依靠少数承压井灌溉,种植苜蓿、谷物、番茄、马铃薯、水果等。饲养骆驼和羊。沿海有渔业。开采石灰石、石膏。主要城镇有罗萨里奥港等。

湘南  日本关东地方神奈川县南部海岸。即从镰仓至小田原的相模湾沿岸一带,为弧状砂质海岸。暖流经过,冬季温暖,2月平均温度在4℃以上。交通便利,风景幽美,有逗子、七里滨、由比滨、片濑等著名海水浴场,自古为疗养胜地。农业以旱田为主,近年园艺发达。有机械、化学等工业,为京滨工业地带的延续部分。主要城市有镰仓、藤泽等,多为疗养中心和东京都居住卫星城市。

滋贺  日本本州中部的内陆县。一级行政区。面积4,016平方公里。人口122.2万  (1990)。四周为山地,中为琵琶湖岸的近江盆地。历史悠久,多史前遗迹。旧近江国。今包括7市。首府大津。电机、机械、纺织、陶瓷等工业发达,形成湖南工业地域。有名的“江州米”产地。桑园、茶园、果树园艺业和乳肉用牛、肉用鸡饲养业发达。琵琶湖水产丰富。自古水陆运输便利,为连接京都与中部的通路。

渤泥国  古国名。也称“勃泥”或“浡尼”。东南亚加里曼丹北部文莱地区古国。十世纪起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使节、商人往来不绝。明永乐三年(  1405),中国封其国王麻那惹加乃为渤泥国王。1408年,国王率其妻子抵中国南京,随即病逝,从其遗命,葬于南京安德门外。

滑铁卢  ①比利时城镇。位于布鲁塞尔以南18公里。1815年6月18日著名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一世在此战役中失败)的战场在此以南5公里。离城数公里有一高45米的人造小丘,其顶有纪念滑铁卢战役的狮子和大炮青铜像。山丘旁是滑铁卢纪念馆。市内有威灵顿陈列馆。②美国艾奥瓦州东北部的城市。临锡达河。人口7.59万,大市区约13.79万(1980)。农业、畜牧地带的贸易中心。有肉罐头、乳油分离器、拖拉机、农机具等工业。

渥太华  加拿大首都。位于安大略省东南部,圣劳伦斯河支流渥太华河南岸与里多运河汇流处。人口29.5万,大市区73.7万(1983)。河港。原是皮毛贸易通衢,1826年连接安大略湖的里多运河建成,又成为军事要冲。1854年建市。1867年定为首都。交通运输中心,位于横贯大陆铁路线的交叉点上。水力资源丰富。工业较发达,以木材加工、纸浆、造纸、印刷等为主,还有食品加工、电讯器材、机械制造、服装等。文化、科学中心。重要建筑物有国会、总督府、科学院、博物馆等。加拿大国家画廊收藏丰富。宏伟的教堂遍布全城。

湖区  智利南部一区(十区)。东接阿根廷,西临太平洋。面积6.7万平方公里。人口92.3万(1990)。1974年建区,由瓦尔迪维亚、奥索尔诺、延基韦和奇洛埃省组成。首府蒙特港。安第斯山脉纵贯东部,西部海岸山脉和中部谷地在南纬42°下沉入海,形成南部众多海湾、岛屿。温带海洋性气候,凉爽多雨。谷物、甜菜主要产区,牧业(牛、猪)和林业亦重要。工业有制糖、面粉、木材、乳品、皮革、铸造、鱼罐头等。海岸多峡湾,山地多冰川湖;旅游业发达。公路、铁路干线中止于蒙特港,南部靠水运。

湖南平原  又名“全州平原”。韩国南部锦江、万顷江和东津江流域平原。面积8,050.6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80公里。东南背依芦岭山脉,西临黄海。大部为花岗岩侵蚀的剥蚀平原,河口处为冲积平原。开发利用较早,多辟为耕地,灌溉发达,近年把蟾津江水引入东津江,发电、灌溉、防洪、排干等综合利用。南部最大粮食产区。面粉、酿造、造纸、木材等工业发达。有群山、里里、全州等经济中心。

湖滨—尼亚加拉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城镇。座落在安大略湖畔,尼亚加拉河西岸,圣凯瑟琳斯东北。1792—1796年曾为上加拿大首府,名纽瓦克,后改名尼亚加拉。为避免与尼亚加拉瀑布城混淆,又改今名。著名的夏季休养地。有水果罐头、蔬菜罐头、果酱以及编篮等工业。

湄公河  东南亚重要国际河流。上源为中国的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总长4,688公里,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其中湄公河长2,668公里,流域面积63万平方公里。河长、流域面积、年径流量居东南亚诸河首位。上中游多急湾、峡谷与险滩,河谷宽窄反复交替;下游河谷展宽,多汊流。金边附近分成前江与后江,三角洲上再分六支,经九个河口入海,故入海河段又名“九龙江”。大部分河槽深切,多峡谷,适宜建坝。于流有1,000余万千瓦水力,金边以下通3,000吨海轮。流程近一半为缅老、老泰界河,两岸多成对渡口城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泰国与老挝境内几条支流建有水库与发电站。

湄南河  又名“昭披耶河”。泰国最大河流。湄南,泰文意为“河流之母”。上游有宾河、汪河、永河、难河四大支流,均源于缅甸掸邦高原,在那空沙旺汇成湄南河主流。在瓦信附近,湄南河分出右岸最大支流素攀武里河,与主流平行注入曼谷湾。长1,352公里,流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中、下游形成广阔平原和三角洲,是著名稻米产区。河渠纵横交错,灌溉、航行便利,航程约400公里,海轮可达曼谷。由于湄南河携带大量泥沙,河口每年向外伸展4.5—6米。水量变化大,曼谷附近洪水期平均流量3,500米3/秒,易泛滥。

湄公河三角洲  东南亚最大三角洲。临南海和泰国湾,以柬埔寨的金边为顶点,北起越南的巴地,南至金瓯角的海岸线为底边构成三角形地区。总面积44,000平方公里  (越南境内36,000平方公里,柬埔寨境内8,000平方公里)。地面平坦低洼,平均海拔2米以下,有大片沼泽。由于湄公河携带大量泥沙,每年仍向海外伸展60—80米。水网稠密,渠道纵横,土壤肥沃,为越南和柬埔寨农业生产基地,著名水稻产区。重要的城市和港口有柬埔寨的金边、柴桢、茶胶,越南的胡志明市、芹苴、美萩、头顿等。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发达。

温莎  一译“温泽”。加拿大安大略省东南部重要河港和最大的商业中心,被称为“南方门户”。在加拿大、美国边境上。人口连郊区24.6万(1983),25%是法国人的后裔。十八世纪初法国人在此定居。1857年与桑德韦奇合并,1892年设市。1935年又并入附近一些城市。和美国底特律城隔底特律河相望,借助隧道和轮渡相连,汽车还可由大桥通过。水陆空交通都很便利。以汽车工业为中心,还有药品、啤酒、电气器材、玻璃、食品加工以及纺织等工业。附近有大规模的盐矿,故化学工业也很盛。农业也较发达,大量生产早熟蔬菜。

温尼巴  加纳南部港市。濒几内亚湾,东北距阿克拉56公里,有公路相通。人口3.6万。原为斯韦德鲁地区所产可可、木材的输出港,随特马港的兴起而衰落。现为渔港和地方性商业中心。

温尼伯  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省会,加拿大中南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在红河与阿西尼博因河汇流处。大西洋岸与太平洋岸的中点。大市区人口60万(1983)。原是皮毛贸易中心。1885年铁路建成后,迅速发展。交通畅达,有国际机场。世界最大谷物市场之一,加拿大西部地区金融中心、重要的牲畜贸易中心。有屠宰、肉类加工、面粉、服装、家具、皮毛等工业。有马尼托巴大学和温尼伯大学。

温泉关  音译“德摩比勒”。古地名。在希腊东部爱琴海沿岸。公元前480年希波战争中波斯国王薛西斯率海陆军侵入中希腊,斯巴达王列奥尼达率军扼守温泉关抵抗。因内奸出卖,波斯人从小路包围袭击,守军三百人均战死。

温哥华  ①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部城市,加拿大第三大城,世界著名良港。濒太平洋岸之伯拉德湾。位于加、美边界北侧。人口42.8万,大市区人口131万(1983)。原名格兰维尔,为渔业和锯木业小镇。1886年建市。1887年横贯大陆铁路修建后发展迅速。气候良好,四季花草茂盛。港口水深,冬不封冻。北美太平洋海岸最大商港,位于通向亚洲最短距离的航线上,交通畅达。水力资源丰富。加拿大西部运输贸易和工业中心。有造船、鱼类加工、造纸、汽车、飞机制造、石油加工、纺织等工业。著名旅游城市。②美国华盛顿州西南部城市。在哥伦比亚河畔,有桥和俄勒冈州的波特兰相连。人口4.2万。工业以木材加工、家具、造纸、水果罐头、酿酒等为主。渔业也很发达。有州立盲哑学校。

温尼伯湖  加拿大湖泊。位于马尼托巴省中南部。面积2.45万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23米。古冰堰湖的残留。温尼伯河、多芬河、萨斯喀彻温河以及雷德河从东、西、南三面注入,北经纳尔逊河东北流注哈得孙湾。富鱼产,南岸多休养地。

温科夫齐  克罗地亚东部城市。在萨瓦河左岸支流博苏特河畔。人口2.9万。铁路枢纽。工业有纺织、制革、木材加工、建筑材料等。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迹。

温都尔汗  蒙古东部城市,肯特省首府。在克鲁伦河上游,西距乌兰巴托338公里。人口约1.1万  (1979)。东部畜牧业中心,有面粉厂和食品加工厂。附近开采萤石和铅。

温索基特  美国罗得岛州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在普罗维登斯以北21公里处。人口4.5万。早在1666年即建有锯木厂,以后又建了锻造车间和棉纺织厂。1840年毛纺织业开始发展。现工业以毛织品、毛线为主,还有电子、造纸、化学制品等。市内公园和教堂很多。

温哥华岛  加拿大西南部、太平洋岸最大岛屿。面积3.4万平方公里。人口42.6万。岛上无可供航运的河流,但多深入内陆的峡湾,诺特卡湾深入内陆约16公里。气候温和、湿润。多山,森林茂密。有金、铜、铁等多种矿藏。工业以木材加工、造纸等为主。沿海渔业甚盛。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会维多利亚位于岛东南端,有铁路和南岸良港埃斯奎莫尔特相通,并与纳奈莫港相连。

温特图尔  瑞士东北部城市。在苏黎世东北、特斯河盆地东部。人口10.7万(1982)。1175年建城。运输枢纽。工业中心,以重型机器制造、棉纺织、食品、印刷等为主。有全国最大的技术学校;美术展览馆和交响乐队名闻全国。有圣劳伦斯教堂(建于1264—1515年)、市政厅(1781—1783年)和议会大厦(1865—1869年)等建筑。

温得和克  纳米比亚首都。在中部高原上,海拔1,645米。气候温和宜人,附近有温泉。人口11万(1987)。1892年成为德国殖民者的统治据点,1915年后改为南非种族主义者的统治中心。畜产品贸易甚盛,是世界最大的紫羔皮集散市场。羔皮加工工业发达,还有织布、服装、食品加工、化工日用品、车辆和机器修配等工业。铁路西通沃尔维斯港,南通南非。有国际航空站。

温迪亚山脉  印度中部的山脉。东西横亘于马尔瓦高原的南缘和纳巴达河与宋河北岸之间,并以陡崖临河岸,成为南北交通的障碍,也是习惯上划分南北印度的分界线。长约1,100公里,高450—600米,辛加乔里峰海拔884米。森林以麻栗树为主。南北两侧的河流,分别注入纳巴达河和恒河。矿产有重晶石、粘土和锰等。

温德华群岛  即“向风群岛”。

温斯顿塞勒姆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中部工业城市。人口14.3万(1984),大市区人口82.7万(1980)。1913年由温斯顿和塞勒姆两市合并而成。著名的烟叶市场,生产各种香烟,尤以雪茄烟著称。其他纺织、针织、电气设备、家具等工业也发达。工厂集中在温斯顿。塞勒姆原为基督教摩拉维亚教派的殖民地,现仍残留古老的摩拉维亚特点的建筑物。

温尼伯戈西斯湖  加拿大马尼托巴省大湖之一。在温尼伯湖之西,马尼托巴湖西北数公里。南北长约185公里,面积5,403平方公里。海拔253米。由沃特亨河连接马尼托巴湖并从而通连温尼伯湖。捕梭鱼业重要。

谦比西  赞比亚中北部城镇。在基特韦西北,有铁路相通。铜矿开采中心。矿场在东部,属露天矿。1931年前曾开采,后中断,1965年恢复。矿石经选矿场洗选后运卢安夏冶炼。

谦比西河  赞比亚东北部河流。源出坦噶尼喀湖东南高地,自东北流向西南,长约480公里。流经多雨高原,水量丰富。上游坡平流缓,两岸多沼泽、湖泊;下游滩浅流急。注入班韦乌卢沼泽处,分多支散流,部分泄入班韦乌卢湖,多数直接流入卢阿普拉河。往往被认作是刚果河(扎伊尔河)的正源。

谢万湖  一译“塞凡湖”。亚美尼亚著名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900米。由构造陷落而成。最深处83米。面积1,200平方公里,蓄水58.5立方公里,为高加索最大湖泊。有28条小河注入。拉兹丹河从西北岸流出  (年平均流量16米3/秒),河岸建有6个梯级水电站(共55.6万千瓦)。六十年代中期起严格控制电站用水,以保持湖面水位。个别年份冬季湖岸附近结冰。

谢尔河  法国中部河流。发源于中央高原北部的孔布雷伊山,经阿列、谢尔、卢瓦尔—谢尔和安德尔—卢瓦尔诸省,在图尔以下约18公里注入卢瓦尔河。长320公里。左岸支流有阿尔代河、阿尔农河,右岸支流有耶弗河、索尔德河等。

谢里夫  旧国名。十六世纪中叶,北非摩洛哥建有两个阿拉伯人的政权:萨阿德王朝和阿拉维王朝,统称为谢里夫帝国。是西马格里布—摩洛哥地区最后两个王朝。约在十五世纪时,萨阿德人定居苏斯地区,夺取西部以至大西洋沿岸地区,建立以马拉喀什为都城的萨阿德王朝。到十六世纪中叶,由于内讧而分裂。阿拉维人从十三世纪起定居塔菲拉勒地区,建立阿拉维王朝。十七世纪中叶,部落首领在非斯宣布为苏丹,成立谢里夫帝国。他的继承者曾占领马拉喀什,攻下英国占领下的丹吉尔,以及大西洋沿岸一些被欧洲人侵占的地方。十九世纪中叶,在内乱和欧洲列强争夺下衰亡。

谢里登  美国怀俄明州北部的城市。位于大平原的西缘。人口1.5万(1980)。铁路枢纽。农矿地区的交易中心。以面粉工业为主,还有其他农畜产品加工工业。每年8月的第一周,在此举办全美印第安日的祭祀活动,约有40个印第安部族汇集于此,举行各种仪式。7月的第三周在其附近的牧场召开谢里登牧童乘马大会。

谢纳加  西班牙语意为“沼泽”。哥伦比亚加勒比海岸马格达莱纳省港市。位于圣玛尔塔山麓,因西邻圣玛尔塔大沼泽而得名。人口5.2万(1981)。始建于1518年。商港。腹地盛产香蕉、咖啡、烟草、甘蔗、棉花、可可、棕榈等。输出以香蕉为大宗。有食品、造船等工业,并有渔业和大理石采矿业。铁路和公路通圣玛尔塔,与巴兰基亚有运河相通。

谢拉山  安哥拉西南部山地。东北—西南向延伸160公里。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北部海拔1,500—2,000米,南部降至1,000米左右。属威拉高原的边缘山地。西坡陡峻,断崖高达1,000米,气势雄伟;东坡平缓。众多小河穿流而过,多峡谷、瀑布和急流,富水力。

谢拉兹  波兰中部城市,谢拉兹省首府。临瓦尔塔河,东北距罗兹55公里。人口3.2万(1982)。波兰最古老城市之一(建于1025年)。以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挂毯和剪纸)闻名,有纺织机械、农机和食品工业。瓦尔塔河上游地区旅游中心。

谢罗夫  旧名“纳杰日金斯克”(1935年前和1938—1939),卡巴科夫斯克(1935—1938)。俄罗斯乌拉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城市。在北乌拉尔山南端东侧、卡克瓦河左岸。人口10.2万(1985)。邻近铁矿。1894年因兴建冶金厂形成。铁路枢纽。有天然气管道经此。以钢铁工业为主,生产合金钢、铁合金等,还有火电厂、钢筋混凝土制品厂、木材加工厂等。

谢珀顿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北部城市,在古尔本河上,墨尔本东北160公里。人口2.8万(1981)。为古尔本河谷灌溉系统总部所在地。附近为重要农牧业地区。有水果加工、奶制品、毛纺织、酿酒等工业。艺术馆藏有名画。

谢赫山  见“赫尔蒙山”。

谢赫村  埃及城市,谢赫村省首府。在尼罗河三角洲北部,南距坦塔35公里。人口6.4万。棉花、稻谷、水果集散地。有轧棉、烟草、化学等工业。铁路通坦塔与达曼胡尔。

谢贝利河  亦称“豹河”。非洲东部河流。源出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古兰巴山,东南流,入索马里境,折向南,至摩加迪沙附近,转西南,与海岸线相距20—25公里平行流过,最后消失在吉利卜一带沼泽中。特大洪水年份可与朱巴河汇流,注入印度洋。全长约2,000公里,流域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索马里境内干流上有灌溉工程。

谢利夫河  阿尔及利亚最大河流。上源为源出阿姆山的图维勒河和源出提亚雷特山南麓的瓦塞勒河。北流穿切泰勒阿特拉斯山,折向西,在穆斯塔加奈姆北11公里注入地中海。长700公里,流域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流量季节变化大,夏末成涓涓细流,秋冬雨期超过1,000米3/秒。两岸冲积平原宽广,农业发达,盛产谷物、棉花、水果等。干支流上建有多处水利工程。

谢胡布尔  巴基斯坦东北部城市。在拉合尔的北面。人口14.1万(1981)。附近的阿萨鲁尔,有公元前一世纪的古城遗址。周围产稻、小麦、棉花、玉米等。工商业中心。有化肥厂。铁路、公路连接萨戈达和拉合尔等地。

谢德尔采  波兰东部城市,谢德尔采省首府。西距华沙90公里。人口5.8万(1982)。首建于1448年。华沙通向东方的铁路和公路线上的要站。有金属加工、纺织和食品等工业,还有玩具工厂。

谢尔普霍夫  俄罗斯中部城市。奥卡河左岸港口,北距莫斯科99公里。人口14.2万(1985)。1339年见于史籍。十八世纪末建棉纺织工业。铁路要站。河港。以棉纺织及其机械制造为主,还生产摩托车和人造纤维。有国家科学院生物研究中心、天文台、高能物理实验基地以及纺织品、摩托车工业研究所。设有历史艺术博物馆以及建于十六至十九世纪的修道院、教堂等古迹。

谢莱夫特河  瑞典北部的河流。源于近挪威边界的苏立泰尔马峰西南侧,向东南流,经霍尔纳文、乌德与斯图尔文等湖泊及谢莱夫特奥市,于隆斯卡尔注入波的尼亚湾。全长410公里。重要的木材集运水道。水力资源丰富,总能量计80万千瓦,至1974年已开发了76万千瓦。

谢莱夫特奥  瑞典北部谢莱夫特河畔的港市。距波的尼亚湾很近。人口7.4万(1982)。周围为金属矿区(铜、砷、锑、锌、铅、银和金)。海港输出以矿石为大宗,余为木材和沥青。

谢戈德阿维拉  古巴中部城市。谢戈德阿维拉省省会。东南距卡马圭100公里。人口8万(1981)。始建于1840年。周围甘蔗、热带水果、稻米和牛的重要集散地。工商业和交通中心。有制糖、酿酒、牛肉腌制、罐头等工业。铁路通卡马圭、莫龙、哈瓦那。

奠边府  越南西北部城镇。在莱州省西南部,邻近老挝边境。周围高山,海拔2,000米左右。1954年5月越南军队曾在此大败法军,现建有战争纪念博物馆。附近盛产稻,农产品集散地。42号公路向东北通巡教,西南抵老挝上寮地区。郊区有空军机场和奠边府水电站。有国营农场、工厂和学校多所。

普尔  英国英格兰南部港市。在朴次茅斯以西64公里,濒英吉利海峡。人口11.9万(1981)。面积64平方公里。工业有造船、化学、机械和陶器等。著名游览地,是英国划艇运动中心之一。东部建有现代化住宅区。普尔港外的布郎西岛,为英国鸟类保护区。

普吉  ①泰国最大岛屿。在马来半岛北部西海岸,为普吉山脉向南伸入安达曼海中的部分。长45公里,宽20公里,面积801平方公里。呈北南走向,最高峰529米。人口13万(1980)。采锡业历史悠久。锡矿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有“金银岛”之称。②旧名“童卡”。泰国西南部港口、城市,普吉府首府。在马来半岛北部、普吉岛东南。港湾深阔。人口4.5万(1980)。因开采锡矿而繁荣。锡、橡胶、木炭、木材和鱼产品均由此输往马来西亚和缅甸。有炼锡、椰油、铸造、酿酒等厂。海湾景色秀丽,著名旅游休假地。有普吉海岸研究中心和鳄鱼养殖场。越海峡由公路可至攀牙、甲米等地。

普杰  一译“布杰”。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城市。人口5.3万。巴伦布尔—普杰铁路终点,公路中心,有航空站及机动车辆修配厂。

普拉  克罗地亚西部重要港市。在伊斯的利亚半岛西南,临亚得里亚海。人口7.7万(1981)。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十九世纪时曾是奥匈帝国军港。1918年后属意大利。1947年划归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有铁路通的里雅斯特和卢布尔雅那。全国最大造船工业中心,还有木材加工、玻璃、水泥、纺织等工业。有博物馆,古罗马和拜占庭的角斗场、拱门、庙宇、教堂等古代建筑遗迹。海滨游览地。

普诺  ①秘鲁南部边境省。东邻玻利维亚。面积72,012平方公里。人口102.4万(1990),多为印第安人。首府普诺。1822年建省。地处荒漠高原,海拔在3,800  米以上;东南部为的的喀喀湖盆地。典型的高原气候,气  温变化较大,降水稀少,多强风;北部安第斯山东坡森林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河流大都注入的的喀喀湖。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牲畜(绵羊、羊驼、牛等)头数居各省首位。输出羊毛和羊驼毛。农业主产马铃薯、大麦、金鸡纳皮等。多有色金属矿藏(银、锑、钨、金、铜、铀),省内有泛美公路和铁路通过。的的喀喀湖地区多古文化遗迹。胡利亚卡是重要的交通枢纽。②秘鲁南部的的喀喀湖西北岸湖港,普诺省首府。海拔3,826米。人口6.6万(1981)。建于1668年。秘鲁南部安第斯山区的贸易中心。班轮经的的喀喀湖通玻利维亚的瓜基;铁路和公路连库斯科和阿雷基帕、莫延多。有捕鱼及手工毛纺织、食品、鱼罐头等工业。城市具浓郁印第安色彩,有考古文物,旅游业兴盛。设有大学。

普瓦捷  法国西部城市,维埃纳省首府。位于维埃纳河支流克兰河畔。人口包括郊区约10万(1982)。有冶金、机械、造纸等工业。旧城有许多建于中世纪的教堂。

普列文  保加利亚北部城市,普列文州首府。位于多瑙河平原图切尼什卡河畔。人口14万  (1983)。铁路和公路枢纽。富饶的农业中心。有较发达的机器制造、纺织、陶瓷、水泥、橡胶、烟草、罐头等工业和农机厂。还有大型石油化工厂,有输油管通往储藏基地。1877—1878年俄罗斯与土耳其战争时在此激战。市内有“1877年普列文解放”历史博物馆。

普那卡  又译“巴那克”。不丹中北部城镇,国内的文化中心。位于桑科希河上游。海拔1,381米。气候温和,曾为不丹冬都。建于1577年,不丹土邦所在地。横贯不丹的公路可达,另有公路通印度。农产品集散地。有制药厂和学校。喇嘛教圣地。宫殿建筑宏伟,有许多王族陵墓和寺院。

普劳恩  德国东部城市。属萨克森州。在埃尔斯特河畔。人口7.7万(1984)。  1122年见于史籍。十五世纪发展为纺织工业中心。铁路要站。工业以机械制造(汽车、机床、纺织和印刷机械等)、纺织、食品加工为主。设有纺织工业学校。有建于中世纪的教堂、城堡等古迹。

普利亚  意大利东南部区名。古称“阿普利亚”。濒亚得里亚海,北起加尔加诺岬,南至圣玛丽亚迪莱乌卡角,包括巴里、布林迪西、福贾、塔兰托与莱切等省。面积1.93万平方公里。人口390.8万(1982)。首府塔兰托。以石灰岩台地为主。最高点科尔纳基亚山,海拔1,151米。沿海平原狭窄,唯南北两端稍宽。气候干燥,主要靠灌溉。奥凡托为本区重要河流。农业居重要地位,主产小麦、燕麦、油橄榄、葡萄与烟草;有养羊业。有铝土矿,沿海湖泊产盐与硝石。主要城市为巴里、塔兰托和福贾。

普杰洪  塞拉利昂南部城镇。在博城南64公里、万杰河畔。棕油、棕仁、棕榈纤维贸易中心。公路通博城、凯内马等地。

普拉亚  西非岛国佛得角的首都和港口。在圣地亚哥岛东南岸。东距塞内加尔的达喀尔640公里。人口4.9万(1985)。1770年沦为葡萄牙殖民据点。现为全国政治和经济中心。有榨油、卷烟、水泥、鱼类加工等小型工业。是欧洲、南美和西非间的海底电缆站和来往船只的燃料、给养补给站。输出咖啡、香蕉、活牲畜等。也是渔港。有航空站。

普拉托  意大利中北部城市。位于亚平宁山脉西南麓,临比森齐奥河,东南距佛罗伦萨16公里。人口16.1万(1982)。重要的毛纺织中心,还有水泥、纺织机械与化学等工业。附近有大理石开采。有铁路与佛罗伦萨、博洛尼亚相接。有中世纪融合罗马和哥特式两种建筑风格的大教堂。

普罗沃  美国犹他州城市。近犹他湖东岸,临普罗沃河,北去盐湖城约60公里。海拔1,365米。人口7.39万(1980)。  1825年法国人最先开拓,1849年摩门教徒移入。农产品集散地。1873年铁路建成后,成为银、铅、铜等矿产输出地。工业有黑色冶金、水泥、制砖等。附近借普罗沃河灌溉(1841年建成水坝),农业较盛,以出产水果著称。旅游地。

普图伊  斯洛文尼亚东北部城市。在德拉瓦河畔,西北距马里博尔约22公里。人口9,000。原属奥地利施蒂里亚自治省,1918年划归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铁路要站。地处葡萄种植区中心。有皮革与制鞋工业。有希腊神话中著名歌手俄耳甫斯纪念碑及城堡、中世纪教堂等。

普鲁士  十七世纪初期德意志诸邦中的新兴封建王国。原为古普鲁士人居地。1525年成为公国,臣属波兰。1618年由德意志霍亨索伦家族的勃兰登堡选帝侯兼领。1660年打败波兰。1701年成立普鲁士王国。1740年从奥地利夺得西里西亚。三次参与瓜分波兰,获得波兰西部和中部广大土地。经1864年对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和1871年普法战争,逐步完成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普韦布洛  美国科罗拉多州中南部工商业城市。位于落基山东麓,海拔1,430米,临阿肯色河。人口10.16万,大市区12.59万(1980)。1846年摩门教徒居此附近,1859年成为交易场所,1873年设市。附近有发达的灌溉农业和大煤田。农畜产品的贸易中心。有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汽车部件、石油加工、肉类加工等工业。附近有美国运输部高速行车地面试验中心。夏季休养地。旅游业很盛。

普比亚山  老挝最高峰,海拔2,817米。位于上寮川圹高原南边,北距查尔平原32公里。

普卡尔帕  秘鲁东部城市,乌卡亚利省(1980年6月建省)首府。位于乌卡亚利河畔。人口9万(1981)。建于1534年。农林产品的贸易中心。七十年代以来成为秘鲁亚马孙地区主要石油勘探基地之一,与甘索阿苏尔油田有长76公里输油管相连。工业以锯木为主,还有花梨木油提制、石油提炼等工厂。地处内陆,长期闭塞,1945年公路始通利马。河运重要,可通航3,000吨级船只。有飞机场。多传教团,附近的亚里纳科查湖地区为南美传教团最大的活动中心。

普禾加多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城市。位于井里汶东南,士拉末火山南麓。人口约2.2万。有机器和铁路工厂。稻、橡胶、咖啡、糖、金鸡纳皮等贸易中心。

普吉山脉  泰国西南部山脉。在马来半岛北部西海岸。长400公里,宽25—75公里,海拔600—900米,少数山峰超过1,000米。向南延伸至安达曼海中,形成许多岛屿,最大为普吉岛。西坡陡峭,东坡较平缓。有丰富锡矿,为泰国主要锡矿带。

普伦蒂湾  新西兰北岛东北岸海湾。东西宽160公里。怀特岛为湾内最大岛。海湾西南岸有陶朗加港。

普里兹伦  南斯拉夫东南部城市。属塞尔维亚的科索沃自治省。在沙尔山北麓、白德林河支流普里兹伦·比斯特雷察河畔。人口连郊区13.5万(1981)。手工业中心,以金、银工艺品、地毯、木刻、版画等驰名。还有纺织、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工业。有中世纪教堂、清真寺等古迹。

普里莱普  马其顿共和国中南部城市。在斯科普里南约72公里处。人口10万(1981)。工业有机床制造、烟草加工、皮革、电气材料等,还有织地毯等手工业。设有烟草研究所。有中世纪城堡、壁画等古迹。市郊有云母矿开采。

普利茅斯  ①英国海军基地和港市。在英格兰西南普利茅斯湾的中心部位、普利姆河与泰马河之间,临英吉利海峡。人口25.5万(1983)。  1690年建海军造船厂。1928年建市。南端的德文港是英国重要的海军基地,有工程学院、医院等。工业有机床、精密仪器、收音机、电视机、化学和制鞋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轰炸破坏,战后重建。②西印度群岛中背风群岛南部蒙特塞拉特岛的首府和港口。位于蒙特塞拉特岛西南岸高特河河口。人口3,500(1981)。有小型农产品加工(轧棉、果汁和水果罐头)、水泥板等厂。全岛所有对外贸易均经此,输出以棉花、水果为大宗。北部海滩有温泉。内地有石膏、硫黄矿。游览业正在发展中。

普希金市  1818年前称“沙皇村”,  1918—1937年名“儿童村”。为纪念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而改今名。俄罗斯历史名城。在圣彼得堡南24公里处。人口9.1万  (1985)。建于1708年,1808年设市。1917年前为历代沙皇的离宫。沙皇村公园有十八至十九世纪的壮丽建筑群。1811年设高等政治学校,普希金曾在此学习。1837年从圣彼得堡至沙皇村敷设俄罗斯第一条铁路(1953年已电气化)。有道路建筑机械厂、水泥厂和家用电器厂。为俄罗斯重要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之一,有农学院和全国作物栽培学院试验场。

普沃茨克  波兰中部城市,普沃茨克省首府。临维斯瓦河中游右岸,东南距华沙100公里。人口11.5万(1984)。十世纪见于记载。河港。石油工业中心。大型的东行输油管在此横过维斯瓦河,建有全国最大的炼油厂、石油化学联合企业。另有内河船舶制造、电力、服装和农产品加工(肉类联合企业、罐头、面粉、制糖)等多种工业。

普拉卡约  玻利维亚西南部波托西省的矿业城。位于奇查斯山西坡,海拔4,000多米。西南距乌尤尼16公里,有铁路相通。人口7,850。玻利维亚最大的银矿产地。

普拉兰岛  塞舌尔第二大岛。在印度洋中西部,位于南纬4°20′、东经55°45′,西南距维多利亚48公里。岛长11公里、宽8公里,面积40.4平方公里。人口4,600  (1985)。为花岗岩岛,地势崎岖,最高峰海拔427米。居民从事农、渔业,产椰干、香草等。以特有的海椰树著称。中部山谷风景优美,富珍奇动、植物,是游览胜地。

普拉特河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主要河流。由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北普拉特河和南普拉特河汇合而成。东流注入密苏里河。长约500公里,如从北普拉特河源头算为1,415公里。流域面积24.1万平方公里。河宽而浅,不宜航行。其平展的河谷早期为西去移民和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提供天然路线。因融雪有春汛,夏季水多,河口处的年平均流量150米3/秒。用于灌溉。在北普拉特河上建有几个大水库,南普拉特河上的丹佛市有水电站。

普拉塔港  多米尼加共和国北岸港市,普拉塔港省首府。南距圣地亚哥40公里。人口4.5万(1981)。  1503年为哥伦布所建。全国第二大港,集中全国出口贸易的四分之一。输出烟草、咖啡、可可和糖等。重要渔业中心。有制糖、咖啡加工、巧克力、鱼罐头、酿酒等工业。公路枢纽,铁路通圣地亚哥。

普拉霍瓦  罗马尼亚南部的县。面积4,694平方公里。人口88万(1990),是全国人口最多、密度最高的县。首府普洛耶什蒂。北部为喀尔巴阡山地,南部属瓦拉几亚平原。普拉霍瓦河上游自北向南流贯西部边境。全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以石油、化学及其装备工业最突出,还有纺织、造纸、木材加工等。丘陵山地有大面积的果园和葡萄园,畜牧业亦较重要。南部种植谷物、向日葵、甜菜和蔬菜。普拉霍瓦河谷是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疗养和旅游区。

普罗旺斯  法国古省名。范围西起罗讷河,东至瓦尔河,南至地中海。辖区大致包括今罗讷河口省、沃克吕兹省、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瓦尔省和滨海阿尔卑斯省。公元前六世纪,建立了马萨里亚港(即今马赛)和商行。公元二世纪,基督教已传入本地区,至四世纪大部分城市都有主教。十九世纪中叶起,沿海地区已有相当发展,工业和航海业日趋繁荣。

普洛格山  菲律宾吕宋岛最高峰,海拔2,928米。位于中科迪勒拉山南端,伊富高省的西南,阿格诺河和马特诺特河分别源于南北麓。气候凉爽,风景优美,避暑胜地。

普埃布拉  ①墨西哥中东部的州。面积3.39万平方公里。人口411.8万(1990)。首府普埃布拉。西北为东马德雷山,中部为火山带,海拔1,500—2,400米,只有南部巴尔萨斯谷地和东北部比较平坦。山脉东坡和巴尔萨斯谷地气候湿热,内地气候干燥温凉。农业盛产甘蔗、咖啡、玉米、苜蓿等。工业以纺织、汽车制造、制糖、水泥等为主,并有金、铅、锌、银等矿产。铁路和公路交通发达。②全称“普埃布拉-德萨拉戈萨”。墨西哥中部著名古城,普埃布拉州首府。位于马林切火山西南,阿托亚克河和圣弗朗西斯科河汇流处,海拔2,162米。人口83.57万(1980)。  1532 年作为“天使城”而建立;历史上的战略重镇。工业中心。有纺织、汽车、食品、建材等工业,并以玛瑙、陶器、玻璃、首饰等手工艺品驰名。市内多殖民时期建筑,有教堂约60座。1973年曾遭强烈地震破坏。

普热罗夫  捷克西部城市。在摩拉瓦河支流贝奇瓦河畔。建于十一世纪。人口5.1万(1983)。铁路枢纽。有机械制造(冶金工业设备等)、光学仪器、食品加工和化肥等工业。

普萨沃尔  一译“布萨瓦尔”。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城市,在塔普提河左岸。人口12.3万(1981)。临孟买—加尔各答铁路。重要的棉花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工业有轧棉与棉纺织业。

普塔勒姆  斯里兰卡西北部港市。位于普塔勒姆潟湖畔,奇洛之北。人口约2万。十三至十四世纪时,穆斯林商人曾作为重要港口。马塔勒—普塔勒姆铁路的终点站。公路连接东北及东南各主要城镇。渔业甚盛。有盐场。

普斯科夫  俄罗斯欧洲部分西北部城市,普斯科夫州首府。在维利卡亚河畔。人口19.4万  (1985)。公元903年见于记载。十三世纪为普斯科夫公国都城。1510年并入俄国。河港。铁路枢纽。工业以电器设备(电话机、无线电器材、家用电器等)、化纤和亚麻纺织、机械制造为主。有建于十一世纪的教堂等古迹。1900年列宁在此居住过,有列宁故居博物馆。为旅游胜地。

普鲁特河  多瑙河下游左支流。源出乌克兰西南部东喀尔巴阡山东北坡,向东南流成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界河,在烈尼附近注入多瑙河。全长95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列奥沃以下可通航。中游建有水电站、灌溉工程。主要支流有日亚河、巴赫卢伊河等。

普鲁斯河  亚马孙河右岸重要支流。源出秘鲁洛雷托省东南部的高地,向东北流经巴西阿克里州、亚马孙州的热带雨林区,在马瑙斯以西160公里处注入主流。长3,148公里,大部分可通航。河口段多沙洲及河汊,宽达1,200米。世界上河道最曲折的河流之一,直线距离不及其全长的一半。河岸附近多湖泊。

普雷韦扎  希腊西部港口。在阿姆夫拉基科斯湾口北侧。普雷韦扎州首府。人口1.4万(1981)。出口腹地所产的油橄榄、乳品、皮毛和木材等。有公路联系阿尔塔和约阿尼纳。建于公元前290年。公元前31年,屋大维曾在湾外击败安东尼。1499年被威尼斯人所占,1699年属土耳其,  1913年归属希腊。

普雷绍夫  斯洛伐克东部城市。在托里萨河畔。人口7.6万(1983)。建于十二世纪。铁路和公路枢纽。有机械(电力仪表)、纺织、食品、木材加工、缝纫等工业。是境内乌克兰人文化的中心。设有师范学院。有十二至十八世纪的建筑艺术古迹。

普雷斯顿  英国英格兰西部港市,兰开夏郡首府。在利物浦东北48公里的里布尔河畔。人口12.5万(1983)。面积144平方公里。都铎王朝时代是内地驿道要站,贸易发达。十八世纪后期为兰开夏郡煤、棉织品和原料贸易中心。农产品集散地。传统工业以毛、麻、棉纺织为主,现代工业有飞机、汽车、化学、合成纤维、印刷机械、电器等,有英国最大的人造丝厂。交通枢纽。有圣约翰教堂和罗马时代城堡等古代建筑。普日布拉姆捷克西部城市。在布拉格西南59公里处。人口3.9万(1983)。十四世纪随金、银、铅矿的开采兴起。工业以铅、锌、锑、铀矿的开采冶炼和金属加工为主。附近有十四世纪的古城堡。为休养胜地,旅游业发达。

普兰菲尔德  美国新泽西州东北部城市。距纽约市仅38公里。人口4.5万(1980)。1684年始建。1869年设市。主要工业产品有汽车零件、电子零件、印刷机、五金用品、化学制品、胶合剂、油漆颜料、服装等。美国独立日游行在此举行,多纪念性建筑物。

普里什蒂纳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科索沃自治省首府。在西摩拉瓦河支流伊巴尔河上游。人口9.6万,连郊区21.6万(1981)。十二世纪见于史籍。1389年前曾为塞尔维亚王国都城。铁路要站,航空港。工业有木材加工、纺织、食品和玻璃等;有色金属手工艺制品和地毯著名。设有大学。有钟楼、清真寺等土耳其式旧建筑,中世纪修道院、博物馆。近郊有褐煤、镍、铁、铅、锌矿开采。

普里耶多尔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西北部城市。在班亚—卢卡西北41公里,科扎拉山西麓、乌纳河畔。人口10.9万(1981)。有造船、纸浆工业。在柳比亚地区有铁矿开采,附近蕴藏有煤。

普林西比岛  非洲几内亚湾东南部火山岛,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两主岛之一。东距大陆约200公里,西南距圣多美岛128公里。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余。地势崎岖多山,最高点普林西比峰海拔948米。终年高温多雨,南部年降水量高达4,000毫米以上。森林茂密。主要种植可可、咖啡、甘蔗、油棕、椰子等热带作物。首要城镇圣安东尼奥在东北岸,是全岛对外联系的唯一港口。

普林塞萨港  菲律宾港市,巴拉望省首府。位于巴拉望岛东岸中部,洪达湾南岸。人口6万(1980)。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罪犯流放地。苏禄海沿岸的优良避风港,沿岸航运停泊港。纵贯东岸的公路通过。贸易中心,出口椰干、木材、藤条。渔业及锯木业中心。附近产铬。有国家农学院。市郊有猎物保护区和鸟类禁猎区。

普拉姆特里  津巴布韦西部边境城镇。近博茨瓦纳边界。玉米、牲畜集散地。有食品、砖瓦等小型工业。公路通布拉瓦约和邻国博茨瓦纳。铁路边境站。有飞机场。

普罗夫迪夫  古名“菲利波波尔”。保加利亚第二大城,经济和文化中心,普罗夫迪夫州首府。位于马里查河上游,罗多彼山北侧。人口37.3万(1983)。公元前四世纪曾为马其顿王国都城。十四世纪为重要行政和军事中心。1878年俄土战争后为东鲁米利亚首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连接埃迪尔内—伊斯坦布尔铁路线建成后,为中欧到小亚细亚的通道和重要贸易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兴起,有有色冶金、汽车制造、化学、烟草、纺织和以罐头、制糖、酿酒为主的食品加工等。城郊农业发达。1933年起每年在此举行国际博览会。有博泰夫博物馆和罗马城堡遗迹。

普罗维登斯  美国罗得岛州首府。位于普罗维登斯河口,大西洋岸纳拉甘西特湾重要海港。人口15.4万(1984),大市区(包括波图凯特等)91.9万(1980)。建于1636年,实际发展开始于十八世纪对外通商以后。以机器制造、纺织、石油加工、化学、橡胶等工业为主。珠宝制品、餐具用银器、服饰用品有名。有布劳恩大学和藏有大量古书和绘画的普罗维登斯图书馆。

普罗博林戈  又译“庞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北岸海港。位于马都拉海峡南岸泗水东南80公里。人口10万(1980)。铁路和公路要冲,定期班船停靠港。渔业盛行。有纺织、铁路设备工厂,也有制陶、编织围裙等手工业。附近所产杧果较著名。玉米、橡胶和咖啡的集散地。

普罗彭提斯  或称“普罗海”。古希腊人对今马尔马拉海的称谓。连接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为古希腊从爱琴海来往黑海沿岸的交通要冲。

普图马约河  又称“伊卡河”。在巴西叫“伊萨河”。亚马孙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哥伦比亚西南部安第斯山地的科查湖,向东南流经热带雨林区,至巴西的圣安东尼奥注入亚马孙河。长约1,800公里。部分为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界河,大部分为哥伦比亚、秘鲁界河。支流众多,多河港。从河口至阿西斯港可通航。沿岸居住印第安部落。

普洛耶什蒂  罗马尼亚南部城市,普拉霍瓦县首府。南距首都布加勒斯特约55公里。人口22.9万(1983)。建于十六世纪。1857年建立第一座炼油厂,以后成为著名的石油城,炼油、石油化学、石油设备工业发达。还有电力、纺织、食品等工业。交通枢纽。有输油管分别通首都、康斯坦察、布勒伊拉、克拉约瓦和久尔久。有石油学院、师范学院、石油化学研究所、石油博物馆和文化宫等文化机构。

普热梅希尔  波兰东南部边陲城市,普热梅希尔省首府。临桑河畔。人口6.2万(1982)。有汽车、农机、造纸、家具、纺织、木纤维板等工业;附近农产品的加工中心。近郊有天然气田。波兰与乌克兰间铁路交通要站。市区有多处精美历史建筑。

普鲁什库夫  在波兰中部,华沙西南约20公里,为华沙最大的卫星城市。人口5万(1982)。多冶金、机械制造(运输机械)和化学等重工业企业,另有陶瓷工业。波兰重要铁路干线华沙—卡托维兹线经此。

普雷斯帕湖  巴尔干半岛的湖泊。在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和希腊交界处。构造湖。长23.8公里,宽12.8公里,面积28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853米。平均深度20米,最深处在湖西岸,达54米。主要由地下水和山溪补给。沿岸多山,湖边有半岛和深而窄的小港湾,风景优美。

普雷斯特阿  加纳西南部城市。塔夸西北24公里的铁路支线终点站。重要金矿开采中心,与胡尼瓦利、塔夸构成加纳“金三角”。

普里皮亚季河  第聂伯河右岸最大支流。源自乌克兰西部沃伦州的科韦利附近沼泽区,北流经白俄罗斯南部,东南注入乌克兰第聂伯河上的基辅水库。长761公里。流域面积11.43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448米3/秒,年径流量14.5立方公里。干流经波列西耶沼泽地,无明显河岸,春汛期(4—5月)常泛滥。结冰期12月中至次年3月末。有运河同涅曼河和布格河相通。大吉科维奇以下可通航591公里。盛产多种鱼类。沿河主要城市有莫齐尔和切尔诺贝利等。

普罗斯捷约夫  捷克中东部城市。在瓦洛瓦河畔,西南距布尔诺48公里。建于十二世纪。十六世纪成为捷克语和希伯来语书籍出版中心。人口5.1万(1983)。谷物等农产品集散地。工业有纺织、皮革、食品和农业机械等。

普福尔茨海姆  德国西南部城市。地处黑林山北缘,恩茨河、纳戈尔德河和维尔姆河交汇处。人口10.5万(1984)。建于1195年。屡遭战争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十八世纪起一直是珠宝饰物和钟表业中心,还有机械、电机、造纸、化学、纺织等工业。有历史和珠宝博物馆以及十三至十五世纪教堂等古迹。

普尔热瓦利斯克  旧称“卡拉科尔”  (1889年前及1921—1939年间)。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城市,伊塞克湖州首府。在伊塞克湖东岸。人口6万(1985)。公路枢纽。建有果品、啤酒、奶制品、面包、服装、制鞋和电机厂。设有师范学院、地志博物馆。附近建有俄国旅行家恩·姆·普尔热瓦利斯基博物馆。

普里比洛夫群岛  白令海中的群岛。在阿留申群岛北方360公里处。属美国阿拉斯加州。由圣保罗岛、圣乔治岛及其他小岛组成。总面积约466平方公里。人口约600。全属火山岛。1786年俄国人普里比洛夫首先到此,故名。1867年与阿拉斯加一起为美国向帝俄购得。海豹、海狗、北极熊、水獭、蓝狐等繁殖场所,尤以产海豹皮毛著名。过去海豹来此产仔者年达200万头以上,后因滥捕而大为减少。

普罗科皮耶夫斯克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克麦罗沃州城市。在阿巴河  畔。人口27.4万(1985)。三十年代初随库兹巴斯煤田的大规模开发兴起。主要炼焦煤开采中心,还有机械制造(电机、轴承、矿井自动装置)、煤炭化工和轻工业等。

一画 二画[ 一 丨 丿 ] 三画[ 丿 ] 四画[ 丿 ] 五画[ 丿 ] 六画[ 丿]
七画[ 丿] 八画[ 丿 ] 九画[ 丿] 十画[丿] 十一画[丿]
十二画[ 丿 ] 十三画[ 丿 ] 十四画[ 丿 ] 十五画[ 丿] 十六画以上[ 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