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环网查询工具 >> 行政区划 >> 世界地名索引
一画 二画[ 一 丨 丿 ] 三画[ 丿 ] 四画[ 丿 ] 五画[ 丿 ] 六画[ 丿]
七画[ 丿] 八画[ 丿 ] 九画[ 丿] 十画[丿] 十一画[丿]
十二画[ 丿 ] 十三画[ 丿 ] 十四画[ 丿 ] 十五画[ 丿] 十六画以上[ 丿]

[五画·丿]

   

冬宫  俄罗斯著名古迹之一。圣彼得堡中心广场——宫廷广场建筑群的主体。保留有十八世纪初至1905年的古建筑。始建于1711年,主体建于1754—1762年,经多次改建,造型优美壮观,为俄国沙皇宫廷所在。1917年11月7日夜,参加十月革命的工人和战士攻占冬宫,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22年起辟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亦称“奇珍楼”),为俄罗斯最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之一。

饥饿草原  亦称“南饥饿草原”。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左岸平原。在锡尔河流出费尔干纳盆地的出口一带,大部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达里亚州境内。南以土耳其斯坦山脉的山麓及其支脉为界,北、西北与克孜勒库姆沙漠相连。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海拔230—385米。由黄土类壤土和砂壤土组成。大陆性气候。东部年降水量约240毫米。引运河水灌溉。为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产棉区。

鸟取  ①日本本州中国地方东北部的县。一级行政区。北临日本海。面积3,493平方公里。人口61.5万  (1990)。南部是中国山地,其北为白山(大山)火山带。日本海岸有大沙丘。由中国山地流向日本海的日野川、天神川、千代川等,分别在下游形成米子、仓吉、鸟取三平原。年降水量2,000—2,700毫米,冬季有雪。旧因幡、伯耆两国。今包括4市。首府鸟取市。工业有电机、食品、纸浆、造纸、金属制品等。多中小企业。种植水稻、果树,亦多畜产品。渔业发达。有大山隐岐国家公园,为游览胜地。②日本本州西部中国地方的城市。鸟取县首府。在千代川河口附近。人口13.5万(1986)。十六世纪中兴起。1889年设市。工业有电机、金属、食品、服装、纸浆、造纸等。有久松(鸟取)城旧址及温泉等游览休养地。

鸟头半岛  现称“极乐鸟半岛”。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西部半岛。东、西、南三面有三个海湾深入内陆,沿岸多天然良港。开采石油,油田一在西北方的克拉莫诺,一在东南方的莫高伊和瓦西安。为伊里安查亚省内经济开发最好的地区。

乍得  国名。在中非内陆,距海最短距离1,500余公里。同中非共和国、苏丹、利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喀麦隆为邻。面积128.4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1990),主要是萨拉人(占30%)、阿拉伯人、图布人、巴吉尔米人、马巴人等,多信伊斯兰教和原始宗教。有100余种方言,北方通行阿拉伯语,官方语言为法语。首都恩贾梅纳。乍得盆地占国土大部,海拔一般250—400米,多沼泽、洼地;东部和北部为海拔1,000—1,500米的高原,库西山高3,415米,为撒哈拉沙漠最高峰。气候干热,盛行东北信风,多尘暴。年雨量自南而北从900毫米递减至50毫米以下。北部为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南部为热带草原,沙里河、洛贡河流域为主要农耕区。公元九世纪起境内先后形成部落王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法国侵入。1910年并入法属赤道非洲。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1日宣告独立,定名乍得共和国。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五分之三,农业人口占90%以上。大部耕地种植粟、高粱等谷物。经济作物主产棉花,还有花生、阿拉伯树胶等。畜牧业和淡水渔业重要。工业以食品加工和轧棉为主。开采食盐和天然碱,有钨、钽、钍等矿藏。1977年开发加涅姆省油田,铺设输油管道通拉伊新炼油厂。出口棉花(占出口总值的70%)、肉类、牲畜、皮革、阿拉伯树胶等,进口燃料、车辆、食品、纺织品、金属等。全国公路总长1.2万公里,沙里河、洛贡河为重要内河航道,空运亦重要。海外贸易主要经由尼日利亚、喀麦隆、刚果转运。

乍得湖  非洲内陆湖。在乍得、尼日尔、尼日利亚、喀麦隆接界处。是内海遗迹。湖面海拔243米。面积随季节变化,雨季达2.7万平方公里,干季缩小到二分之一以下。东部通常被水道隔成许多岛屿。平均水深1.5米,东部最深处12米。沙里河注入,提供湖水的三分之二以上。湖滨地势低平,多沼泽,盛长芦苇。水味淡或微咸。富鱼产,产食盐与天然碱。雨季可行轮船。

乍得盆地  非洲中北部巨大内陆盆地。主要在乍得境内,还包括尼日尔、尼日利亚、喀麦隆、中非等国的一部分地区。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海拔一般250—300米,底部有乍得湖和博德莱洼地,最低点155米。大致以北纬15°为界,北部气候干旱,属荒漠或半荒漠,为粗放畜牧业区;南部较湿润,为热带草原,沙里河和洛贡河流域是重要农业区,盛产棉花和谷物。有石油矿藏。向为撒哈拉南缘交通要地,有恩贾梅纳、迈杜古里等商业、交通中心。

外约旦  见“约旦”。

外贝加尔  一译“后贝加尔”。指俄罗斯贝加尔湖以东的东西伯利亚东南部。包括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赤塔州,以及伊尔库茨克州的东北部。北起帕托姆和北贝加尔高原,南抵国境,西起贝加尔湖岸,东达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合处。南北相距约1,000公里,东西间跨1,000多公里。全境为山地,西北高,东南低。主要由一系列近于东北—西南向的中山和高原组成。最高点海拔2,999米。海拔500—1,000米的山间多河谷盆地,水草丰美,宜农牧。气候大陆性显著,冬季严寒、漫长,1月平均气温:南部为-23℃,北部和东南部-33℃,极端最低温分别为-50℃和-58℃;7月平均气温10—20℃。年降水量山间盆地为250—300毫米,山地可达700—1,000毫米。大河有维季姆、奥列克马、色楞格、石勒喀和额尔古纳河等。有金、铅、锌、铁、钨、钼、煤等矿藏。大部山地覆盖森林。

外高加索  指大高加索山脉分水岭以南地区。分属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山地为主,五分之三地区海拔600米以上。黑海沿岸低地为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达2,500毫米(巴统);里海沿岸气候干燥,仅200—300毫米。主要河流有库拉河、因古里河和里奥尼河,水力资源丰富。矿藏有石油、煤,锰、铜等。

外阿尔泰戈壁  在蒙古西南部,戈壁区的最西部,蒙古阿尔泰山脉和戈壁阿尔泰山脉的南侧。中国准噶尔盆地的东延部分。地形起伏,一般高700—1,800米,有呈东西和西北—东南走向山脉,最高峰阿塔斯峰海拔2,702米。地面裸露,荒凉贫瘠,水井稀少,杳无人烟。中部为一片龟裂盐地。

外赫布里底群岛  *赫布里底群岛的一部分,包括刘易斯、维斯特和巴拉等岛。

丘布特  阿根廷南部的省。在巴塔哥尼亚高原中部,东濒大西洋,西邻智利。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人口35.6万(1991)。首府罗森。西部为安第斯山区,森林繁茂,湖泊散布,气候寒冷多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东部平坦,气候干旱多风,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东北部瓦尔德斯半岛经8公里长的地峡伸入大西洋。丘布特河自西向东流经。有石油、煤等矿藏。经济以粗放牧羊业为主,羊毛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南部为全国主要石油产地之一。沿海渔业甚盛。河谷出产谷物、蔬菜和水果等。西部富塔劳夫肯湖区为著名旅游地。

丘布特河  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河流。发源于内格罗河省安第斯山东麓,东南流经丘布特省北部,在罗森东南7公里处注入大西洋的恩加尼奥湾,全长800公里。流经干旱地区,水量愈往下游愈少,在拉斯普卢马斯流量仅为47.8米2/秒。下游筑有水坝和发电站,灌溉土地2.8万公顷,年发电1.29亿度。不利航运。

丘索沃伊  俄罗斯彼尔姆州城市。在中乌拉尔山西坡、丘索瓦亚河畔。人口5.8万(1985)。1879年因建冶金厂兴起。铁路枢纽,河港。有生产钒钢及钒铁合金著称的钢铁厂,还有钢筋混凝土构件厂、机修厂及金属制品厂。

丘基萨卡  玻利维亚南部边境省。东邻巴拉圭。面积5.15万平方公里。人口49.8万(1990)。首府苏克雷。大部为东科迪勒拉山地,多山间谷地,海拔2,000—4,000米,东部为格兰查科平原。主要河流为皮科马约河。气候随地势而异,一般炎热、干燥,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多水旱灾害。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山地出产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平原种植甘蔗、烟草、稻、水果等。畜牧业以牛、羊为主。有金、银、铜、铁、石油等矿产,蒙特阿古多油田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有石油提炼、烟草、冶金、纺织、水泥、陶瓷、食品等工业。输油管纵贯南北。铁路和公路交通方便,有飞机场。

丘雷姆河  一译“楚累姆河”。鄂毕河右岸最大支流。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东南部。由源出库兹涅茨克山东南坡的白伊尤斯河和黑伊尤斯河汇合后,曲折向北和西北流经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及托木斯克州。长1,799公里。流域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克姆丘格河、奇奇卡尤尔河及基亚河。河口处年平均流量785米2/秒。自河口上溯1,173公里至拜杜科沃可通航。11月初到翌年4月末-5月初封冻,结冰期6个月。主要河港有阿钦斯克、纳扎罗沃及阿西诺。

丘基卡马塔  智利北部的矿业城市。在安托法加斯塔区安第斯山西坡,海拔2,800米。人口3万(1983)。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1915年起开始露天开采。矿场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2.5公里,深达450米。年产铜50万吨,产量约占全国半数。产品由铁路运往西南225公里的安托法加斯塔输出。设有选矿、冶炼等工厂。市容整洁。有博物馆。

丘斯滕迪尔  保加利亚西南部城市。丘斯滕迪尔州首府。位于丘斯滕迪尔平原西部希萨尔勒克山麓。人口5.4万(1981)。自古为亚得里亚海到多瑙河、伊斯坦布尔的交通要道。公元二至三世纪为仅次于塞迪卡(索非亚)的巴尔干半岛重要城市。十四世纪为马其顿公国都城。有电容器、制鞋和胶合板、水果罐头等厂。风景优美,为著名矿泉疗养地和果木栽培中心。输出酒类、水果、烟草。设有果木研究所。

丘伦梅鲁瀑布  即“安赫尔瀑布”。

包考  东帝汶城市。在帝汶岛东北部,帝力以东96公里海拔100—200米的丘陵区内。交通方便,北岸公路与主要城镇连接。有航空站。手工制陶业较盛。农林产品的贸易中心。

包岑  德国东部城市。在施普雷河上游。人口5.1万(1984)。1213年建市。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索布人的文化中心。铁路枢纽。工业有机械制造(车厢、汽车、造纸机、农业机械等)、纺织、制革、造纸等。设有民族剧院、天文台。有建于十三世纪的教堂、十五世纪的奥滕堡要塞。

包寄  尼日利亚中东部城市,包奇州首府。人口6.07万(1982)。花生、棉花、谷物、烟草、牲畜集散地。锡矿开采中心。工业有棉纺、印染、制革、炼铁、汽车装配、肉类加工等厂。交通枢纽。铁路通哈科特港、迈杜古里,公路通卡诺、乔斯。有航空站。设有包奇大学、州立艺术学院等。

包姚  一译“博约”。匈牙利南部城市。在多瑙河左岸,北距布达佩斯144公里。人口4万(1984)。河港和航运中心;铁路、公路枢纽。有农用机械、化学、纺织、酿酒、面粉等工业。小麦、谷子、洋葱、家禽等农产品集散地。多历史古迹,包括罗马天主教、希腊教会的教堂等。

包鲁  巴西东南部圣保罗州城市。在巴塔利亚河附近,东南距圣保罗290公里。人口17.9万(1980)。1887年成为城市。圣保罗州西部农业区的贸易和工业中心,集散咖啡、棉花、花生、稻、水果、肉类、皮革等。有纺织、造纸、制革、陶瓷、木器和食品等工业。铁路枢纽。有机场。

包纳加尔  一名“包夫纳加尔”。印度古吉拉特邦卡提阿瓦半岛东侧海港城市,临坎贝湾。人口连郊区30.8万(1981)。铁路和公路交通方便。附近盛产棉花与花生,棉纺织业与花生油业发达,还有机械、化学、丝织、制纸和陶瓷工业。铁与钢器皿制造也重要。附近有盐场。

包科尼山  一译“巴空尼山”。外多瑙山地的西南部分。在匈牙利西北部,当巴拉顿湖盆地和匈牙利小平原之间。曾覆有茂密的山毛榉等林木,故又称“包科尼林山”。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约110公里,宽约50公里,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被一群山间小盆地分为南包科尼山和北包科尼山两部分。中等高度褶皱山脉,海拔210—700米。主要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组成。最高峰科里什山海拔704米。山间覆有欧洲最大的紫杉林。富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南包科尼山的东西边缘。还有褐煤、锰等。

包德温矿区  一译“包敦矿区”。缅甸重要有色金属产地。在掸邦北部,腊戌西北60公里。附近蕴藏有银、铅、锌、镍和金等。早在十五世纪时即已发现并少量开采,现代化开采始于1891年。有铁路支线同曼德勒—腊戍铁路相接。

包尔绍德—奥包乌伊—曾普伦  匈牙利东北部一州。北与斯洛伐克接界。面积7,247平方公里,人口76.2万(1990)。首府米什科尔茨。境内西有比克山地,东有曾普伦山地,一般海拔在400—600米,南部有平原。蒂萨河及其支流流贯其间。属温和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除迎风山地外,大部为500—600毫米。绍约河谷产褐煤,鲁道巴尼奥有全国唯一的较大铁矿。工业发达地区之一。米什科尔茨、欧兹德、包尔绍德纳道什德等地为全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还有机械制造、纺织、化学、食品等工业。农产有小麦、玉米、黑麦、烟草、扁豆等,山地南坡有葡萄园和果园。畜牧业以乳牛为主,并饲养猪。

他曲  亦称“甘蒙”。老挝甘蒙省首府。滨湄公河左岸。人口5,000。中寮重镇,商业和贸易中心,交通要冲。附近平原有稻田和森林,盛产豆蔻。饲养牛、猪和家禽。有水泥厂。与湄公河对岸泰国的那空拍侬形成重要的渡口城市。

他念他翁山脉  又名“他侬通猜山脉”。泰国西北部泰、缅边境山脉。南北纵列,长300公里,宽75—100公里,平均海拔1,000—2,000米。主峰海拔1,964米。是克郎河和宾河的分水岭。山地富热带森林。

仙台  日本本州东北地方最大城市。宫城县首府。在仙台平原广濑川畔。人口67.2万  (1985)。面积237.1平方公里。十七世纪初兴起。1889年设市,1971年开港。东北地方最大工业中心。有炼油、电子、特种钢、橡胶、出版印刷、食品等工业。是仙台湾临海工业地带的一部。市郊农业发达,以水田为主,蔬菜、花卉种植较盛。铁路枢纽。学术文化中心。青叶山丘陵、广濑川右岸为文教区,有大学和研究所等。名胜古迹有旧城址(1602年建)、瑞风寺(1636年建)等。鲁迅曾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读书(1904—1906年)。1960年建有鲁迅纪念碑。

仙台湾  日本本州东北部的大海湾。北起宫城县的牡鹿半岛,南至福岛县的鹈尾崎。南部为砂质海岸  (仙台平原沿岸),有阿武隈川、名取川、七北田川注入。北半部为沉降海岸(北上丘陵南端沿岸),有鸣濑川、北上川流入。多天然良港。湾岸仙台市为东北地方最大港市。

仙那港  即“山打根”。

代本贾  喀麦隆西部村庄。濒几内亚湾,在喀麦隆火山西南麓。居热带雨林区,年降水量10,270毫米以上,为世界多雨地之一。附近森林茂密,盛产香蕉、油棕。

代杜古  布基纳法索西部城镇,黑沃尔特省首府。棉花、花生、牛油果和牲畜贸易中心。有榨油等小型工厂。公路枢纽。有航空站。

代利斯  阿尔及利亚北部港口。濒地中海,西距阿尔及尔80公里。输出大卡比利亚山区所产无花果、油橄榄、葡萄酒。有篮篓编织业等。

代纳利  一译“特纳利”。印度安得拉邦东部城市。在克里希纳河三角洲西侧。人口11.9万(1981)。铁路站。重要的水稻产区,有碾米与棉花加工等工业。

代盖马  尼日利亚河流州港口。在桑布雷罗河东岸。人口2.2万。港口现与下游3公里处的阿博内马合并。为伊博人农产品(木薯、薯蓣、大蕉、棕油产品)和渔品传统贸易中心。出口渔品和棕油。

代尔夫特  荷兰西部城市,在鹿特丹西北约14公里。人口8.4万(1981)。1075年建立,1246年设市。十三和十四世纪因发展毛织业和啤酒业兴起。十八世纪时以产陶器而闻名。著名的陶器制造中心,还有食品、化学、塑料、机械、造船等工业。原子能研究中心。设有大学。有中世纪哥特式古教堂。

代尔祖尔  叙利亚东北部城市,代尔祖尔省省会。人口10.3万(1985)。位于幼发拉底河右岸。交通枢纽与商业中心。建有甜菜糖厂。

代尼兹利  土耳其西南部城市,代尼兹利省省会。人口16.1万(1984)。位于格克贝勒山麓农业地带中,有毛纺织厂、棉纺织厂与亚麻纺织厂。

代芬特尔  一译“代文特”。荷兰东部城市。在艾瑟尔河畔。人口6.5万(1981)。铁路枢纽。工业中心,有冶金、化学和食品工业。特产地毯、挂毯。中世纪曾是商业城市。有建于八世纪的教堂、十七世纪的市政厅。

代特莫尔德  德国西部城市。在条顿堡林山东坡,韦勒河畔。人口6.7万(1984)。建于1350年。工业以家具制造为主,还有化学、电子、纺织、食品加工等。有故宫(1550年建)、新宫(1708—1718年建)、教堂(1560年建)等建筑古迹。设有博物馆、音乐院等。

代赫纳沙漠  又称“小内夫得沙漠”。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的长条形沙漠,海拔约360—460米。北接大内夫得沙漠,南接鲁卜哈利沙漠,长约1,200公里,其南段又称贾富拉沙漠。东西宽35—90公里,介于沙特阿拉伯的哈萨区与内志区之间。沙漠中多高数十米的白色沙丘,但牧场较大内夫得沙漠多,其狭窄部分较易通行。

代尔门霍斯特  德国北部城市。在德尔梅河畔,东距不来梅市10公里。人口7.1万(1984)。1254年见于记载,1371年建市。铁路枢纽。亚府油毡专门化生产中心。还有纺织、服装、机械、化学和食品等部门。

代奥米德群岛  又名“格沃兹杰夫群岛”。在白令海峡中部。由大、小代奥米德岛和费鲁埃岩礁组成。西部的大代奥米德岛又名拉特马诺夫岛,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513米。属俄罗斯,为俄罗斯的最东端(西经169°02′)。无定居居民,建有气象站。小代奥米德岛又名克鲁律什捷尔纳岛,在大代奥米德岛以东7.5公里处。面积5.5平方公里,有居民,同费鲁埃岩礁一起属美国。为亚洲同北美洲的分界线,也是俄、美两国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大、小代奥米德岛间。1728年丹麦探险家白令率领的探险队到此。

印加  南美洲西部古国。印加人属印第安人克丘亚部落集团,原居南美太平洋沿岸今秘鲁东南部库斯科省地区,十五世纪中叶,势力强盛,征服了安第斯山地区各印第安人部落。占有北起今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南境,南至今阿根廷北部图库曼和智利中部;西起太平洋,向东伸入亚马孙河,包括今秘鲁和玻利维亚,辖地面积8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达600万。成为美洲第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史称“印加帝国”。位于的的喀喀湖盆地的蒂亚瓦纳科,是帝国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1533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所灭。印加文化在南美洲影响深远。

印度  国名。位于南亚次大陆。与中国、缅甸、孟加拉国、不丹、锡金、厄泊尔、巴基斯坦等国接壤。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东南与斯里兰卡、西南与马尔代夫隔海相望。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8.44亿(1991)。居民主要是印度斯坦人、马拉地人、孟加拉人、奥里亚人、阿萨姆人、泰卢固人、泰米尔人、坎纳达人等,83%信印度教,11%信伊斯兰教,余信基督教、锡克教、佛教或耆那教。印地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首都新德里。北部为高山地带,中部为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大平原,在印度境内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河川众多,运河纵横。南部为半岛高原,面积160万平方公里。东、西高止山耸峙于东、西侧,西部除坎贝湾、卡奇湾平原外,其余平原狭窄。东岸平原较广,多沙质三角洲,并多潟湖。属热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热季(3—5月)、雨季(6—9月)和冷季(10月—次年2月)。年降水量大部在500—1,500毫米。德干半岛除西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大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大平原东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东北部卡西丘陵是世界降水最多地区之一,最高纪录13,923毫米;西部为亚热带干燥、半干燥气候。矿藏有煤、铁、锰、云母、铬、金、铝土、菱镁、重晶石、钛和石油等,主要分布在半岛东北部和西南部。水力丰富。印度有五千余年的历史,有相当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灿烂的文化艺术与雕刻建筑。十六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侵入后,荷、英、法相继而来。1757年后逐渐沦为英国殖民地,1849年英占领全境(只沿海几小块地方仍属法、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统治瓦解。1947年英国公布分治方案,把原来的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自治领。同年8月印度自治领成立,1950年1月26日宣布为印度共和国。为英联邦成员。实行联邦制。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占76%,耕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2%。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粟、豆类、油菜籽、花生、棉花、黄麻、甘蔗、茶、椰子、橡胶、胡椒、小豆蔻等;还有柚木、檀木等木材。畜牧业有牛、羊;沿海、内河渔业也重要。工业以纺织与采矿为主,还有钢铁、电力、化学、橡胶、石油、制茶、榨糖等部门、手工艺品也很驰名。铁路长65,673公里(1985),公路约160万公里(1985),内河航道约6.6万公里,但可长年通行汽轮的航道不到6,000公里。输出黄麻制品、棉织品、茶叶、皮革、铁砂、锰砂、云母等;输入粮食、机器、棉花、运输设备、钢铁、石油产品、金属、化肥等。海洋航运发达,拥有船舶吨位567.6万吨(1980)。主要港口加尔各答、孟买和马德拉斯。

印多尔  印度中央邦西南部城市。人口82.9万(1981)。始建于1715年。中央邦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有棉花、布匹、蔬菜、水果、谷物、铁器和运输材料等专门市场。印度棉纺织工业中心之一,另有榨油、面粉、造纸、纺织机械、汽车部件、制革、毡毯和农具等工业。

印度河  南亚最大河流之一。发源于中国西藏的冈底斯山,称狮泉河和噶尔河,先西北流经克什米尔,继西南流过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长3,180公里,流域面积96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072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杰卢姆、杰纳布、萨特莱杰河等。在巴境东北部流域形成肥沃平原。阿托克以上为上游段,水流湍急,两岸侵蚀严重。阿托克至米坦科特为中游段,水流缓慢。米坦科特到河口为下游段,沿岸泥沙淤积,河床高于地面,建有防洪堤岸。流域内为半干旱地区。有几座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海得拉巴以南可通小汽船。印度河在此分支入海,形成三角洲,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河口平均流量7,000米2/秒,渠道纵横,灌溉系统发达。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后,印度河用水问题成为两国争端。1960年两国签订印度河用水条约,印获全部水量的20%,巴占80%。印度河流域为古印度文明发祥地,有摩亨佐达罗、哈拉巴等城市遗迹。

印度洋  世界四大洋之一。位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西南以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线同大西洋分界,东南以东经146°51′线与太平洋分界。面积7,492万平方公里  (一作7,617.4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1%。大部在南半球。平均深度3,711米,最大深度为爪哇海沟,达7,450米(南纬10°20′,东经110°10′)。洋底中部有“入”字形的中央海岭,由4条彼此相连接的海岭组成:北支为阿拉伯—印度洋海岭,中为中印度洋海岭,西南为西印度洋海岭,东南为澳大利亚—南极海丘。海岭高出洋底1,000—2,000米,个别山峰出露洋面形成岛屿,如罗德里格斯岛、阿姆斯特丹岛及圣保罗岛等。主要海盆有:中印度洋海盆、西澳海盆、南澳海盆、索马里海盆、马达加斯加海盆、克罗泽海盆及南极—印度洋海盆等。大部深3,000—5,000米。大陆架面积小,深度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1%),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澳大利亚西北、马来半岛和印度半岛西岸海域。最大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次为斯里兰卡岛。大部位于热带、亚热带,洋面平均水温20—27℃。赤道以北,5月水面温度最高可达29℃。平均盐度34.8‰,红海达42‰,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南部的海流较稳定,形成一大环流,由南赤道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寒流组成。北部海流因季风影响,冬季反时针方向,夏季顺时针方向运行。9—10月,浮冰的最北端可达南纬55°左右,冰山可漂浮到南纬40°。海洋资源以石油最丰富。波斯湾、红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苏门答腊岛与澳大利亚西部沿海都蕴藏海底石油,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产区。海洋渔获量约占世界的5%,以沙丁鱼、鲭、鲱、鳀、金枪鱼、飞鱼为主。南极洲附近海域盛产磷虾。海运地位重要。东西分别经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土运河通太平洋及大西洋。沿岸各港货物运输量达14亿吨(1980),占世界海港货物吞吐量的16%,其中出口占90%以上。尤以石油运输居首位(1980年原油及油品运量9.4亿吨),占世界海上石油运量的56.5%。主要石油运输线有: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线,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望加锡海峡)—日本线,波斯湾—苏伊士运河—西欧、北美线。主要海港有:吉大港、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孟买、卡拉奇、亚丁、苏伊士、达累斯萨拉姆、德班及弗里曼特尔等。

印度半岛  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以德干高原为主体,故又名德干半岛。东西两侧临海(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南抵科摩林角,北部无明确界线,大体指阿拉瓦利山脉和焦达讷格布尔高原一线以南,略呈三角形。南北长1,700公里,东西最宽1,600公里,面积209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由古老的花岗岩、片麻岩、片岩等构成的古陆,西部覆有面积52万平方公里的玄武岩层,风化后宜于植棉。东、西高止山分峙于两侧,内部分布着许多河流切割而成的河谷盆地和丘陵、山地。西高东低,河流除纳巴达河概东注孟加拉湾。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西北部为半干燥草原气候,南部常年有雨,西南侧属热带雨林气候。东北部有大的煤、铁产地,重工业中心;另有锰、金、云母等矿藏。农产品有粟、水稻、棉花、甘蔗等,南部经济作物和种植园比重增加。广义的印度半岛还把印度河—恒河平原包括在内。

印第安纳  美国中部偏东的州。西北临密歇根湖,南界俄亥俄河。面积9.43万平方公里。人口561.4万(1991)。首府和最大城市印第安纳波利斯。1816年建州。州名为“印第安人土地”之意,是法国人最初对该地的称呼。大部是平缓起伏的平坦地区。北部为冰川地形,南部多石灰岩地形。湿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工农业均较发达。85%的土地为耕地和牧场,是玉米、大豆、冬小麦地带的中心。猪、牛饲养很盛,畜牧收入占农业收入二分之一以上。矿产以煤为多,石油最盛期已过。工业以钢铁冶炼和汽车制造为盛(主要生产赛车)。西北角是以芝加哥为中心的五大湖工业地带的一部分,属重型化学工业区。主要城市还有格里、伊万斯维尔等。

印度尼西亚  东南亚国家,世界最大的群岛国。领土分布于13,667个岛上,位于亚、澳两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间,领域范围南北宽约1,800公里,东西长约5,100公里,海岸线总长3.5万公里。面积190.46万平方公里。人口1.81亿(1991)。城市人口占21%,农村人口占79%。民族有一百多个,主要为爪哇人,占人口47%,巽他人占14%,马都拉人占7%,米南加保人占3.4%。印度尼西亚语为国语。居民87%是穆斯林,5.8%信基督教,3%信天主教,2%信印度教,0.9%信佛教。首都雅加达。各岛多火山,地震频繁。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最高点查亚峰海拔5,030米。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100余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六分之一,居火山国家首位。亦道横贯,南侧为热带雨林气候,接近亚、澳两大陆的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均衡,低地各月平均25—27℃。年雨量雨林气侯区2,000—4,000毫米;季风区1,000—2,000毫米,干雨季分明,变率大。土地利用率(1980):农地10.8%、草场6.6%、森林67.2%、其他15.4%。生物种类丰富。公元二世纪,爪哇(叶调)即与中国交往。四世纪后爪哇相继出现几个王国,七世纪苏门答腊成立室利佛逝国,同中国,印度和阿拉伯有经济、文化联系;十三世纪末满者伯夷兴起于爪哇,发展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是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王国。十六世纪起,葡萄牙、荷兰、英国相继入侵,十九世纪荷兰正式设立荷属东印度殖民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经济以农林矿初级产品生产与出口为主,七十年代起发展新的重要工业。农业人口占职业人口的58.1%。(1981)。粮食作物有稻、玉米、木薯、西谷等;木棉、胡椒、金鸡纳霜、橡胶、棕油产量占世界前列,还产椰子、茶叶、烟草、咖啡、剑麻、甘蔗、香蕉等。林产有柚木、松木、婆罗洲铁木、藤条及多种树脂。工业有炼油、造船、车辆装配、电器、橡胶、水泥、纺织、肥料、钢铁、机械、飞机制造、造纸等。石油产量占东南亚的60%(1991),锡、金、铝土、铜、镍、铁矿重要。有300多个港口,主要航线集中于爪哇海及马六甲海峡沿岸,铁路和公路集中在爪哇和苏门答腊岛。出口石油、木材、橡胶、棕油、咖啡、茶叶、锡、煤、丁香、卷烟、海产、玉米、铜及镍矿石,进口机械、运输设备、工业原料、粮食及日用品。

印度河平原  世界上最大冲积平原之一。面积26.6万平方公里。由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麓延伸至阿拉伯海,南北长1,280公里,东西宽320—560公里。习惯上以北纬29°线分上、下印度河平原,前者即旁遮普平原,后者即信德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地面由北向南倾斜。印度河平原是巴基斯坦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人口约占全国五分之四。盛产小麦、稻、棉花等。有科特里、苏库尔、古杜、当萨、真纳等大型水利灌溉工程。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卡拉奇、拉合尔、莱亚普尔、海得拉巴、木尔坦等。铁路、公路密布,交通发达。

印度洋海岭  纵贯印度洋中部的海底山脉。是世界大洋中脊的组成部分。由南大西洋经西印度洋海岭进入印度洋,向北延伸到罗德里格斯岛附近分为两支:一支向北延伸到亚丁湾,同东非断裂带相接,称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岭;另一支向东南延伸到麦夸里岛,称中印度洋海岭及南极—澳大利亚海岭。一般高出周围洋底1,000—3,000米。其成因同火山活动和地震有关。参见“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岭”、“西印度洋海岭”、“中印度洋海岭”。

印度支那半岛即“中南半岛”,或称“中印半岛”,见“中南半岛”。

印度河—恒河低地  又称“印度河—恒河大平原”,旧称“印度斯坦大平原”。南亚最大的平原,古代世界文化中心之一,现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工业重要和交通运输繁忙地区。分属于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三国。两河大体以亚穆纳河高岸为界。恒河流域可分为上、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流域可分旁遮普平原与印度河下游平原(信德平原)。

印第安纳波利斯  美国印第安纳州最大城市、首府。位于州中部白河上、芝加哥东南240公里。人口72万(1986)。1820年始建。1825年设为州首府,1847年建市。交通、商业中心。农畜产品集散地。1877年建成的牲畜围场是芝加哥以东最大的一个。工业有化工、汽车及飞机零件、电力设备、机械、食品加工、印刷等。有巴特拉大学(1850年建)等高等院校多所。

白山  日本白山火山带的主峰。在石川、岐阜县交界处。最高峰海拔2,702米。活火山。1042、1554、1579年曾三次喷发。富高山植物、原始林和鸟兽。山腰和山麓一带多温泉,岩间的喷泉塔群指定为特别自然纪念物。山区为白山国家公园。与富士、立山  (富山县)同为日本古时的名山。

白马  柬埔寨南部港市。位于贡布的东南部,南临泰国湾。泰国湾内的小深水港,沿岸有岩礁。气候温和,10月末至次年6月末是最良好的季节。交通便捷。渔业发达。国内主要的胡椒种植区。还产杧果和椰子。有风光明媚的海水浴场,著名的休养地。

白厅  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的一条南北向大街,为英国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等政府机关所在地。因此常被作为英国政府的代称。有特拉法尔加广场、纳尔逊纪念碑和议会厅。

白河  一译“怀特河”。美国南部河流。源出阿肯色州西北部欧扎克高原,东北流,入密苏里州后折向东南又回到阿肯色州,在纽波特附近转向南流,注入密西西比河支流阿肯色河。长约1,150公里。上游在高原地区切成许多深谷。纽波特以下为肥沃的密西西比河平原。上游修建了若干水坝用于防洪和发电。巴茨维尔以下约480公里可通行较小船舶。

白城  见“孟菲斯①”。

白海  北冰洋的边海,深入俄罗斯西北部内陆。北经沃隆卡湾同巴伦支海相通。面积9万平方公里。平均深67米,最深350米。主要海湾有:梅津湾、德维纳湾、奥涅加湾和坎达拉克沙湾等。盐度24—34.5‰。有北德维纳河、奥涅加河、梅津河等注入。结冰期长6—7个月(11月至翌年5月初)。半日型潮,梅津湾潮差最大达10米。产格陵兰海豹及鲱、鳕等。向南经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伏尔加—波罗的海运河及一系列天然水道可通芬兰湾和伏尔加河水系。主要港口有阿尔汉格尔斯克、北德文斯克和别洛莫尔斯克。

白令岛  太平洋岸科曼多尔群岛中最大岛。属俄罗斯堪察加州。面积1,660平方公里。北部平坦,南部多山,最高点海拔751米。亚极地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约500毫米。多苔原。沿岸产海狗、海狸、海豹等。居民稀少(多为阿留申人),从事渔猎及养兽业。1741年,丹麦著名探险家白令死于此岛。

白令海  太平洋北端边海。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楚科奇海相通。介于亚、美两洲之间,西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和堪察加半岛,东为美国阿拉斯加,南为阿留申群岛。东西延伸2,000公里,南北1,500多公里。面积231.5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1,640米。西部和东部较浅;阿留申群岛以西最深,为5,500米。盐度30—33‰。晴朗天气很少,多风暴和雾,结冰期长达6—7个月。北部从10月到次年6月封冻不能通航。除西北部为半日型潮外,其他海域为非正规半日型潮,布里斯托尔湾最大潮差可达8.3米。渔产丰富,盛产鲑、鲽、鲱、狭鳕等。捕猎鲸、海狗和海豹。较大海湾西有阿纳德尔湾,东有诺顿湾、布里斯托尔湾。重要港口有普罗维杰尼亚和诺姆(美国)。为纪念丹麦著名探险家白令而命名。

白头山  在中国东北与朝鲜北部边境上。中朝界山,属长白山脉。著名休眠火山。1597年、1668年、1702年曾三次喷发。多2,000米以上高峰。山体为火山喷出岩构成,顶部多白色浮石,故名。山顶有天池,为著名的火山口湖。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源地。2,100米以上为高山草原带,以下为森林带。

白沙瓦  ①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中部专区,面积38,322平方公里。居民多为巴丹人。行政中心白沙瓦。地处高山区,海拔1,000—5,000米,有白沙瓦和科哈特两大山间盆地。有印度河、喀布尔河、科哈特河等流贯。产小麦、大麦、玉米、甘蔗,饲养山羊、骆驼。铁、铬、重晶石、大理石、玻璃砂等矿藏丰富。②巴基斯坦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专区、县行政中心。在喀布尔河支流巴拉河西岸,开伯尔山口东16公里。人口55.5万(1981)。中国古代大旅行家法显、玄奘都曾到过此地。工业有纺织、制糖、水果罐头、皮鞋、地毯等。向为交通要冲,铁路、公路东通拉瓦尔品第,西经开伯尔山口到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内有白沙瓦农业研究所、中央森林研究所、兽医研究所、白沙瓦大学、农学院等。佛教寺院、王宫等古建筑甚多,著名的白沙瓦博物馆,内藏佛教艺术珍品。

白拉奕  ①文莱西部的县。北临南海,南、西紧邻马来西亚的沙捞越。面积2,727平方公里。人口9.6万(1990)。县行政中心白拉奕市。西、南地势较高,余皆低平。白拉奕河由东南向西北流贯,注入南海。主要作物有水稻、胡椒、硕莪等,并有木材和渔产。沿海公路向东通都东、斯里巴加湾市,向西可达沙捞越的罗东和米里。②文莱西部城市和油港。白拉奕县县治所在地,位于白拉奕河口。人口1.9万(1981)。港区水浅,高潮深2米,低潮0.5米。有两座100余米长的码头和浮动干船坞。有造船、锯木等厂。郊区产水稻。沿海公路东通诗里亚、都东等地,西通沙捞越的峇南港。

白海城  一译“别洛莫尔斯克”。俄罗斯西北部港市,位于白海西岸、威格河口。属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人口1.5万。十二世纪建村,1938年设市。是白海—波罗的海运河的起点,港区筑有防波海堤。有铁路通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等地,为俄罗斯西北水陆交通枢纽之一。商港和渔港。有鱼类加工联合企业、造船厂、木材厂和机修厂。有新石器时代及青铜器时代岩画博物馆。

白山山脉  美国东北部山地。阿巴拉契亚山脉向北延伸的部分,横亘在新罕布什尔州北部和缅因州中西部。花岗岩山地。山峰86个,大都在海拔900米以上,多冠以美国总统的名字。最高峰华盛顿山1,916米,其次亚当斯山1,739米、杰斐逊山1,715米、麦迪逊山1,668米等。曾受过强烈冰蚀,风景幽美。避暑和旅游胜地。

白令海峡  连接北冰洋楚科奇海和太平洋白令海的海峡。在亚洲大陆东北端和北美大陆西北端之间。最窄处(杰日尼奥夫角与威尔士角间)宽85公里。深36—50米。被代奥米德群岛分隔成3条通道。亚洲、北美洲和俄、美两国分界线以及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此水道中央。从10月到次年4月结冰,夏季多雾,通航困难。

白尼罗河  尼罗河干流中段。南起维多利亚湖口,北迄喀土穆。全长约2,900公里(乌干达境内各段,又有维多利亚尼罗河、艾伯特尼罗河等名称)。苏丹朱巴以上流经雨水充沛的东非高原,水量丰富,多瀑布、急流;朱巴以下流经宽达400公里的沼泽平原,有加扎勒河、阿拉伯河汇入,唯因蒸发强烈,水量损失大半;至马拉卡尔附近,有索巴特河流入,河面变宽。因水中挟带大量水生植物而泛乳白色,故名。沿河多冲积沃土,是重要农牧业区。大部河段有航运、水产之利。

白拉奕河  文莱最大河流。源于文莱、沙捞越边界山区,由东南流向西北,经白拉奕县境,注入南海。长32公里。河谷盆地产水稻。河口为沼泽地。河道已疏浚,可通航。白拉奕港位于河口。

白金汉宫  英国王宫。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詹姆士公园的西端。1703年为英国白金汉公爵所建。1825年乔治四世重建为王宫。从1837年起,为英国历代君主的居住地。

白俄罗斯  旧译“别洛露西亚”。国名。在欧洲东部,介于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波兰等国之间。面积20.76万平方公里。人口1,025.4万  (1990),城市人口占62%,白俄罗斯人占五分之四,余为俄罗斯人、波兰人等。首都明斯克。大部为平原,属第聂伯河流域;西北及东北有低丘,西德维纳河、涅曼河流经;南部较低平,多沼泽。温带阔叶林气候。1月平均气温-4.5--8℃,7月18℃左右。较湿润,年降水量550—700毫米。有石油、天然气、泥炭和钾盐等矿藏。森林约占土地面积三分之一。十八世纪末并入帝俄。1919年1月1日建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同俄罗斯联邦等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91年8月25日宣布独立,名白俄罗斯共和国。工业以机械制造(机床、拖拉机、汽车)、化工、石油化工、木材加工为主,还有纺织、食品等。盛产亚麻、马铃薯、小麦、甜菜、玉米、燕麦和饲料作物等。肉乳畜牧业发达,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输入金属、机械装备、煤、石油;输出拖拉机、汽车和化肥等。主要城市有维捷布斯克、戈梅利、波洛次克和布列斯特等。

白头山  天池中朝边境白头山顶的陷落火口湖。中朝界湖。第三纪末弱碱性的粗面岩大量喷出,形成钟状火山;其后中央部陷落而成。东西宽4公里,南北长5公里,面积9.2平方公里,周围18.7公里,最大水深约312.7米。湖面海拔2,155米。夏季水表层温度7.2℃。北面的闼门是松花江上游二道白河的源头。

白采尔科维  乌克兰基辅州城市。在罗西河畔,北距基辅84公里。人口18.1万(1985)。1155年见于记载,十九世纪为大贸易市场。1925年建市。有汽车及拖拉机配件、轮胎、石棉制品、钢筋混凝土、制鞋、家具、针织和食品加工厂等。有农学院、历史地志陈列馆及矿泉疗养地。设有乌克兰科学院、亚历山大植物保护区。

白海—波罗的海运河  曾称“白海—波罗的海斯大林运河”。在俄罗斯西北部。北起别洛莫尔斯克至波韦涅茨,连接白海同奥涅加湖。长222公里,其中人工水道仅37公里,经斯维尔河、拉多加湖和涅瓦河,同圣彼得堡和波罗的海相通。建于1930—1933年。使圣彼得堡至阿尔汉格尔斯克的航程缩短4,000公里。屡经扩建,设有多座船闸,可通行5,200吨舰船及多种潜艇。

瓜达  葡萄牙北部城镇。位于埃什特雷拉山脉的东北坡。海拔1,056米,为葡萄牙地势最高的城镇。人口1.5万。城建于1197年。工业有皮革、冶金与酿酒等部门。有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城堡等。著名疗养地。

瓜基  玻利维亚西部湖港。在的的喀喀湖东南岸塔拉科湾畔,东距拉巴斯80公里。海拔3,812米。人口2,000多。始建于1900年。附近出产玉米、大麦、小麦、马铃薯及绵羊和马。班轮和公路通秘鲁的普诺,铁路通拉巴斯。

瓜亚马  西印度群岛波多黎各南部城镇。位于卡耶山脉与南部海岸平原之间的地带上。人口2.1万(1980)。始建于1736年。周围为甘蔗主要产区,兼产烟草、咖啡、玉米、水果等。农产品集散和加工中心。有新兴的石油化工以及制糖、酿酒、服装、家具等工业。产品经霍沃斯港和阿罗约港外运。铁路枢纽。附近开采铅矿。城东有美国军事基地。

瓜亚斯  厄瓜多尔西部沿海的省。西濒太平洋,南临瓜亚基尔湾。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46.3万(1990),为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首府瓜亚基尔。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和低地,西北有科洛切山脉和琼贡山脉。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5.8℃(瓜亚基尔),年降水量1,100毫米。主要河流为瓜亚斯河。低地土壤肥沃,为全国最重要的农业区,盛产稻谷、香蕉,还有大面积的可可、咖啡和热带水果种植园,畜牧业以饲养肉用牛为主。渔业和林业亦较发达。圣埃伦娜半岛西端有油田,瓜亚基尔湾有天然气。有石油开采和提炼、冶金、化工、机械、造船、食品、橡胶等工业。交通发达。

瓜里科  委内瑞拉中部的一州。在奥里诺科河以北。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52.6万(1990)。首府圣胡安。北部为山地,中部和南部为平原,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气候炎热,最冷月(7月)平均气温为25.9℃,年降水量1,294毫米,3月—10月为雨季。矿藏有石油、煤、镍和石膏。畜牧业以养牛为主,其次是猪和马。农作物有稻米、玉米、棉花、烟草、咖啡等。卡拉博索灌溉区为全国稻米主要产地之一。工业主要是农牧产品加工。石油开采日趋重要,中部的拉斯梅塞德斯等油田有输油管通拉克鲁斯港,天然气管通加拉加斯。公路交通便利。

瓜希拉  哥伦比亚北部一省。位于南美大陆最北端瓜希拉半岛上,西、北临加勒比海,东濒委内瑞拉湾。面积2.08万平方公里。人口30万(1935)。首府里奥阿查。全境从圣玛尔塔雪山向北延伸到瓜希拉半岛,为多山丘的平原。气候炎热、干燥。原为特别区,1965年改省。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北部多为粗放牛、山羊和绵羊的牧场;南部出产稻、豆类、棉花、椰子和牛,并产雪松、红木等木材。煤储量丰富,还有盐、石油、天然气、金、铜、石膏等矿产。有公路通哥伦比亚内地和圣玛尔塔等沿海城市。天然气输送管道通巴兰基亚。

瓜纳雷  委内瑞拉西部城市,波图格萨州首府。位于梅里达山麓,海拔170米。人口4.7万(1981)。建于1593年。西部平原的商业中心。附近产棉花、咖啡、可可、甘蔗、玉米等,饲养牛和家禽。富森林,有木材加工工业。市内有科罗莫托圣母神殿,为朝圣地。公路枢纽,有机场。

瓜廖尔  印度中央邦西北部城市。位处恒河平原至温德亚山区天然走廊中。阿格拉—那格浦尔铁路通过。人口56万(1981)。有棉纺织、人造丝和蚕丝、织袜、皮革、陶瓷、机械、汽车部件、农机等工业。

瓜德尔  古称“巴尔纳”。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端港口。位于马克兰海岸西部半岛山冈上,濒阿拉伯海。居民有波斯人、犹太人和马来人。附近多为渔村。贸易中心。出口咸鱼、羊毛、牛油、椰枣等。

瓜亚基尔  厄瓜多尔最大城市,太平洋岸主要海港,瓜亚斯省首府。位于西南部瓜亚基尔湾内瓜亚斯河右岸,南距河口约50公里。人口127.9万(1983)。海拔3米,地势低平,气候湿热。始建于1535年。1942年遭强烈地震破坏,后重建为现代化城市。工业发达,集中全国半数以上的工矿企业,主要有食品、水泥、石油提炼、冶金、制糖、制革、机械、化工(塑料、橡胶)、锯木、造船等。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市南8公里处建有深水新港马里蒂莫。吞吐全国进口货物的85%、出口货物的70%。交通枢纽,铁路、公路通往全国主要城镇。城北是以博利瓦尔大学为中心的文教区。有国际机场。

瓜亚斯河  厄瓜多尔西部的河流。上源为安第斯山西坡的巴巴奥约河,向南流经潮湿低地,至瓜亚基尔以北同道累河汇合,再向南流注入太平洋瓜亚基尔湾,形成瓜亚斯河三角洲和河口湾。全长360公里。流域面积4万平方公里。吃水7米的海船可直达瓜亚基尔。小型船只可上溯320公里。沿河为全国最富饶的农业区,盛产香蕉、稻、咖啡、可可和热带水果。

瓜达卢佩  西班牙西部城市。在瓜达卢佩山东南坡,卡塞雷斯市之东。人口3,000余。十二世纪因建宗教寺院而发展,1337年起成为朝圣中心。精巧丝绣、银制器皿和铁器等手工艺品发达。十九世纪后渐衰。现仍为宗教胜地和植物油、软木等集散地。

瓜伊马斯  墨西哥西北部索诺拉州港市。位于加利福尼亚湾畔,海拔4米。人口5.4万(1980)。索诺拉州衣牧产品的主要出口港,埃莫西约的外港和工商业中心。主要输出农产品、牲畜、鱼类和矿产品。湾内盛产鲈、鲽、大虾等。有鱼类加工工业。城市三面环山,气候夏季干热,冬季温和宜人,为冬季休养地。

瓜纳巴拉  巴西旧州名。在东南部。1960年由前联邦区(辖境与里约热内卢市相同)组成。1975年撤销,并入里约热内卢州。

瓜纳华托  ①墨西哥中部一州。面积3.05万平方公里。人口396万(1990)。首府瓜纳华托。北部是西马德雪山脉,南部是肥沃平原,平均海拔1,800米。有莱尔马河及其支流和湖泊形成的水系。气候温热,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740毫米。1824年设州。墨西哥重要的矿业州,有银、金、锰、铅、锡、铜等矿产。苜蓿、豆类、马铃薯、玉米产量居全国前列。工业以石油提炼、化学、食品、皮革、纺织、制鞋等为主。主要城市还有莱昂、伊拉普阿托。②墨西哥中部城市,瓜纳华托州首府。海拔2,083米。人口4.8万(1980)。始建于1554年,十六世纪曾为世界最大银矿中心之一,十七世纪遭洪水破坏后衰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逐渐恢复。有金属冶炼(银、金、铅、铁)、纺织、食品等工业,并以陶器著名。城市沿等高线建设,街道盘旋曲折,多西班牙式建筑及教堂,自然景色优美,为旅游胜地。

瓜拉比拉  马来西亚森美兰州瓜拉比拉县行政中心。位于州的中部。人口约1.2万。有公路南北纵贯全州,东西连接东线铁路与西干线铁路。西南方小镇神安池(亦作明南池),为该州大君(地位相当于苏丹)驻地。

瓜拉龙运  简称“龙运”,亦作“汶浪”。马来西亚丁加奴州瓜拉龙运县行政中心。位于南海之滨,龙运河口南岸。人口约1.8万。原为铁矿石出口港,有轻便铁路往西通武吉比西铁矿山。渔港。东海岸公路经此,可通南北各地。市内椰林遍布,景色清幽。附近8公里的丹戎加林海滩沙细,7—8月间月夜有海龟上岸产卵,游客来此参观,形成热闹夜市。

瓜拉立卑  简称“立卑”。马来西亚彭亨州1955年以前旧首府。位于州的西北部。盛产橡胶、黄豆、香蕉、辣椒;附近山林产木材、藤、竹。还产用作口香糖原料的日罗东树胶和用以制海底电缆的红树胶。有金矿。境内主要铁路与公路线连接点,交通地位重要。

瓜拉江沙  简称“江沙”。马来西亚霹雳州苏丹驻地,瓜拉江沙县行政中心。马来文化中心。位于霹雳河上游左岸,西干线铁路、公路与霹雳河的交会点。人口约1.5万。霹雳州橡胶业中心。民间刺绣出名。附近有丰富铁矿。

瓜拉冷岳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县,位于州的南部,滨马六甲海峡。冷岳河流贯全境。地势低平,产菠萝、油棕和椰子。沿海冲积层深厚,1973年在地下50—80米深处发现丰富锡矿,矿区面积16,187公顷,储量30—50万吨。

瓜鲁柳斯  巴西东南部圣保罗州城市,大圣保罗东北部的卫星城。在蒂埃特河畔,西南距圣保罗21公里,海拔760米。人口42.7万(1980)。始建于1560年,1880年设市。金属加工、电气和电机工业为专业化部门,并有摩托车、钢铁、棉丝纺织、食品、制革等工业。近郊有蔬菜农场和葡萄种植园。圣保罗至里约热内卢铁路和公路的中途站。附近有大型飞机场。

瓜亚基尔湾  南美洲西部太平洋岸最大的海湾。在厄瓜多尔西南岸圣埃伦纳半岛和秘鲁西北岸帕里尼亚斯角之间。湾口宽阔,最宽处达225公里,东向普纳岛逐渐变窄,湾长80公里。普纳岛以北为瓜亚斯河的河口湾和瓜亚斯河三角洲,三角洲面积广阔,红树林繁茂,多开辟为热带种植园。湾内多岛屿,富鱼产,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有厄瓜多尔最重要港口瓜亚基尔。

瓜达拉哈拉  墨西哥第二大城,哈利斯科州首府。位于中央高原西缘格兰德河左岸。海拔1,585米,气候温和干燥,7—9月为雨季。人口191万,连郊区276.2万(1980)。始建于1531年。原为古老的陶瓷业中心和农牧区商业中心,1940年以后成为墨西哥西部最大的商业、金融和工业中心。有化学、金属加工、纺织、汽车装配、水泥、制鞋、食品等工业。附近建有水电站。铁路、公路、航空交通枢纽。文化中心,有3所大学、50多座教堂和许多博物馆。城南查帕拉湖是游览胜地。瓜达富伊角在索马里东北角。是索马里半岛的顶点。位于北纬11°49′、东经51°17′。为向印度洋突出的陡峭石崖,扼亚丁湾东口。交通位置重要,建有灯塔。

瓜伊拉瀑布  巴西称“塞特克达斯瀑布”。南美巴拉圭与巴西边界上的瀑布。巴拉那河流经马拉卡茹山脉后,河道自380米宽骤缩至一个3公里长、90米宽的红砂岩峡谷内。河水在峡谷峭壁间飞流而下,形成18个瀑布,总落差114米,平均流量达13,200米2/秒,洪峰期能达此数的四倍,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瀑布之一。瀑布跌落声远及40公里之外。水力资源丰富,巴西与巴拉圭在其下游建成1,260万千瓦的伊泰普水电站。附近景色秀丽,为游览胜地。

瓜希拉半岛  南美大陆最北端的半岛。西、北临加勒比海,东濒委内瑞拉湾。包括哥伦比亚的瓜希拉省和委内瑞拉苏利亚州的一部分。地势西部平坦,东部山丘起伏,马库伊雷山海拔860米。气候西部炎热干燥,年降水量仅350毫米,多耐旱植物;南部较为湿润,产雪杉、红木、黑檀等木材。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出产鞣料云实皮、谷物、豆类、丝兰和椰子,饲养牛、羊。煤炭储量丰富,还有金、铜、磷酸盐、石膏、石油、天然气等矿产。沿海有采珠业和制盐业。较大城镇有乌里维亚和里奥阿查。

瓜纳瓦科阿  古巴中西部城市,首都哈瓦那的卫星城。在哈瓦那以东约5公里,有铁路、公路和轮渡相连。人口9万(1981)。1617年建于原印第安人的村落上。1879年设市。有纺织、冶金、罐头、木材加工、造纸、家具、制革、面粉等工业。市内多殖民时期建筑。附近有矿泉、海滨浴场,为避暑胜地。

瓜拉丁加奴  马来西亚丁加奴州首府。位于南海之滨,丁加奴河口南岸。人口约6万。港口水浅,轮船须由驳船接运。东海岸公路经此通往南北各地,有航空班机与首都吉隆坡联系。有纱笼、金银器、铜铁器及草编织物等工艺品。沿海富水产,有渔民训练中心及造船业。出口水产、咸鱼、木材、橡胶和椰干。市内有仙女山,市南巴株布洛海滨有华丽的苏丹王宫,是名胜古迹。东南郊真里粦海水浴场为避暑胜地。

瓜拉玻璃市  意译“玻璃市港口”或“玻璃市港”。是更加的外港,故亦名瓜拉更加。马来西亚玻璃市州唯一海港,位于西海岸玻璃市河口左岸。附近有新建爪夷工业区,与槟城及泰国南部地区有轮船联系,输出橡胶和燕窝。渔港。

瓜拉雷兰莪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西北部海滨一县。境内共有4条河流,自东往西,分头注入马六甲海峡。原是半岛马来西亚西海岸带最大沼泽地的一部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次第垦殖,种植稻米,是州内最大的稻米丰产区。北部伯南河沿岸为海岸带重要椰子园区的一部分。县行政中心瓜拉雪兰莪,位于雪兰莪河口,系渔村小镇,郊区旅游胜地皇家山,有石砌马来古堡、大炮、灯塔及该州历代苏丹陵墓。

瓜迪亚纳河  伊比利亚半岛南部河流。

上源桑卡拉河  和吉盖拉河发源于西班牙韦特尔山地,向西流经巴达霍斯后进入葡萄牙,于普马龙以南,成为西、葡界河流入加的斯湾。全长820公里,流域面积7.2万平方公里,支流有30余条。富灌溉之利。从河口上溯70余公里可通轮船。

瓜维亚雷河  哥伦比亚东部河流,奥里诺科河左岸重要支流。由发源于东科迪勒拉山脉东坡的塔瓜河和杜达河在梅塔省西南部汇合而成。上游叫瓜雅维罗河,曲折东流,在接纳伊尼里达河后向东注入奥里诺科河。全长1,050公里。流域内高温多雨,是北部热带草原和南部原始森林的分界线。上游多急流险滩。汽艇可自河口上溯500公里至安戈斯图拉第二瀑布。

瓜德罗普岛  西印度群岛中背风群岛的法属岛屿。位于蒙特塞拉特岛和多米尼加岛之间。由主岛瓜德罗普岛和马里加朗特岛、德西拉德岛等6个岛组成。面积1,780平方公里。人口38.6万(1990),黑白混血种人、黑种人占90%以上。多信天主教,法语为官方语言,通用克里奥尔语。首府巴斯特尔。主岛被萨莱海峡分割成东西两部分:东为大特尔岛,面积约570平方公里,地势低平,由石灰岩构成,主要城镇皮特尔角;西为巴斯特尔岛,面积约943平方公里,地势崎岖,多火山,苏弗里埃尔火山海拔1,484米,为小安的列斯群岛最高峰,主要城镇巴斯特尔。热带海洋性气候。沿岸年平均气温25—28℃,山区约16℃左右。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森林占土地面积三分之一。1635年沦为法国殖民地,后被英国所占,1816年法国重占,1946年成为法国的海外省。1977年划为法国一大区。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甘蔗、香蕉等。工业以制糖、酿酒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糖、香蕉、甜酒为输出大宗。进口粮食和消费品。有旅游业。

瓜德罗普海峡  小安的列斯群岛中背风群岛的海峡。处在瓜德罗普岛与安提瓜岛之间,宽约55公里,沟通加勒比海与大西洋。

瓜达尔卡纳尔岛  西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最大和最主要的岛屿。在南纬90°30′、东经160°。岛长150公里,宽48公里,陆地面积约5,650平方公里。人口4.6万,主要是美拉尼西亚人。中部有许多山脊尖削的山脉,最高峰马卡拉康布,海拔2,447米。北部沿海有较大平原,多椰子种植园。并产木材和稻米。近年种植油棕。南岸悬崖陡壁直逼海边。有巨大铜矿。北部有国际机场。首都霍尼亚拉在岛北岸。距首都32公里处的萨沃火山,顶部仍烟雾缭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美两国曾激战于此。

瓜达尔基维尔河  西班牙南部大河。发源于安达卢西亚山脉,西流,于桑卢卡尔注入加的斯湾。长657公里。流域面积57,390平方公里。河水除灌溉外,还为工业区供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已建80余座小水电站。小船可通科尔多瓦,塞维利亚以下可通航3万吨海轮。

瓜纳卡斯特山脉  哥斯达黎加西北部的山脉。大致沿瓜纳卡斯特省和阿拉胡埃拉省边境延伸,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13公里。主要由安山岩构成。著称的活火山有4座,其中米拉瓦耶斯火山海拔2,020米,为该山脉最高峰。山坡大部覆盖森林,阿雷纳尔湖畔有集约农业,种植咖啡和甘蔗等。

一画 二画[ 一 丨 丿 ] 三画[ 丿 ] 四画[ 丿 ] 五画[ 丿 ] 六画[ 丿]
七画[ 丿] 八画[ 丿 ] 九画[ 丿] 十画[丿] 十一画[丿]
十二画[ 丿 ] 十三画[ 丿 ] 十四画[ 丿 ] 十五画[ 丿] 十六画以上[ 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