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环网查询工具 >> 行政区划 >> 世界地名索引
一画 二画[ 一 丨 丿 ]   三画[ 丿 ]   四画[ 丿 ]   五画[ 丿 ]   六画[ 丿]  
七画[ 丿]   八画[ 丿 ]   九画[ 丿 ]   十画[ 丿]   十一画[ 丿]  
十二画[ 丿 ]   十三画[ 丿 ]   十四画[ 丿 ]   十五画[ 丿]   十六画以上[ 丿]

[十二画·丿]

 

稍埠  缅甸中西部城市。在伊洛瓦底江中游左岸,曼德勒西南约190公里。人口约2.4万。与北面的仁安吉、南面的仁安羌并为缅甸的著名石油产地,又是辛古-稍埠油田的油港。十九世纪末即着手开采,仁安羌-沙廉油管从此经过。设有炼油厂,并为缅甸天然气的最大产地。有铁路东南通彬马那,与仰光-曼德勒-密支那铁路干线相接。是缅甸西部的重要水路运输枢纽。

程逸  音译“乌达腊迪”。旧称“挽坡”。泰国北部城镇,程逸府首府。位于难河右岸。人口9,109(1980)。农产品贸易中心。有制糖、锯木、碾米、纺织等厂。铁路通南邦、彭世洛。公路通宋加洛、帕府等地。市郊的佛台寺和旷佛寺均为著名寺庙。

番西邦峰  中南半岛最高峰,黄连山主峰。位于越南西北部黄连山省,海拔3,142米。

智利  国名。位于南美洲西南部。西临太平洋,北同秘鲁、玻利维亚,东同阿根廷为邻。是世界上领土最狭长的国家,南北长达4,330公里,东西宽仅90-401公里。面积74.18万平方公里。人口1,274.8万(1988),白种人占20%,印欧混血种人占75%,印第安人占5%。西班牙语为国语,多信天主教。首都圣地亚哥。地形大体分成三条南北纵贯的并列带:东为安第斯山脉,中为宽仅30-50公里的陷落谷地,西为海岸山脉和岛屿带。位居安第斯山火山带上,境内有活火山20多座,火山活动强烈,地震频繁。地跨热、温两带。北部属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降水极其稀少,形成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地区之一;中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凉爽干燥,属地中海式气候,是工农业中心和主要城市所在地,集中全国近80%的人口;南部温凉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南端是世界多雨区之一,向风坡年降水量达3,000毫米以上;多原始森林、高山湖与海峡。富硝石、铜、钼、铁及石油等矿藏,油田偏居南端,其他多分布于北部地区。1541年起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8日获得自治(该日定为智利国庆日),1818年2月12日宣布独立,成立智利共和国。工业以采矿、冶金、化工、木材加工、造纸、纺织、食品为主。矿业仍为经济主体:北部是世界上天然硝石的唯一产地;铜矿储量占世界四分之一以上,开采量和出口量居第一位;铁矿石亦重要。农业产值低于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各地,出产小麦、玉米、烟草、甜菜、水果和畜产品。海洋资源丰富,年捕获量超过400万吨(1983年),居世界第三位。铁路总长8,850公里,与邻国相连接。出口总值中,矿产品占70%,其中铜约占50%,次为钼、铁、硝石及木材、纸浆、水果、鱼产品。输入石油、机械设备、工业原料与粮食等。

智异山  韩国南部小白山脉智异山的主峰。位于庆尚南道、全罗南道、全罗北道的边境上。海拔1,915米。深山幽谷,呈晚壮年期地貌。1,000米以上山峰众多,有细石  (1,662米)、般若峰(1,751米)、环峰(1,904米)等。主要由前寒武纪片麻岩组成。居多雨地带,系南江和蟾津江水源。有华严寺、双溪寺、七佛庵、泉隐寺等古刹。旅游者甚多。

筑波  日本关东地方东部科学城(日本称研究学园城市)。在茨城县西南部,距东京60公里的筑波山麓。1961年后建立起全新的科学文化中心。人口14.4万(1985)。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15平方公里为科研、文教机构用地,12平方公里为住宅建设用地。1980年底东京及其他地方的46个科研单位已陆续迁入,有高能物理研究所、筑波宇宙中心、筑波大学、国立公害研究所等。世界最大的高技术研究基地之一。科研人员、教职工、研究生、大学生占总人口的40%以上。

策马  巴勒斯坦地区东北部城市。位于太巴列湖南岸。农产品加工中心,有鱼罐头、水果和蔬菜加工厂,香蕉、椰枣与葡萄催熟包装厂。部分居民在附近阿非奇姆的木材厂就业。

策勒  德国北部城市。在威悉河支流阿勒尔河畔。人口7.1万(1984)。公元990年首见记载。旧城建于1249年。1292年设市。铁路枢纽。附近有石油和钾盐矿。工业以石油、机械制造、纺织、造纸为主,还有蜂蜡加工、钾碱等工厂。设有工学院;农、林、蜜蜂和病毒研究所等。市内多十六至十七世纪精美术结构建筑,保存有德国最古老的剧院。

策维埃  多哥南部城市。在南北铁路线上,洛美北32公里。人口1.6万(1977)。棉花、棕仁、可可贸易中心。公路枢纽。

舒门  1950年前名“科拉罗夫格勒”。保加利亚东北部城市,舒门州首府。位于巴尔于山北坡舒门高原的东部低地,东距瓦尔纳市80公里。人口10.4万(1983)。历史上曾为与俄、土历次战争的军事要镇。公路和铁路中心。工业主要有汽车制造、农机修配、食品加工和卷烟等。谷物和酒类贸易中心。

舒鲁圭  旧称“塞卢奎”。津巴布韦城镇。在中部高原上。人口约1万。建于1899年。原为金矿区,现为重要采铬中心(占全境产量三分之二以上)。也是牲畜、玉米、烟叶集散地。铁路支线通圭鲁。附近气候温和,风景优美。旅游业颇盛。

舒马瓦山  捷克与德国及奥地利边境的山脉。由两列平行的块状山脉构成,西南部入捷克山汇。西北-东南走向,长140公里。由花岗岩、片麻岩和其他结晶岩构成。最高点海拔1,457米。顶平缓,有古冰川遗迹。伏尔塔瓦河和奥塔瓦河发源于此。河谷多泥炭沼泽地。森林广布。

舒瓦瑟尔岛  一译“舒瓦泽勒岛”。西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西北部岛屿。位于南纬7°、东经157°。陆地面积2,590平方公里。人口8,020。狭长火山岛。中部迈塔博峰海拔1,067米。内地几无人迹,居民主要在沿海。西北岸有一系列椰子种植园。附近有飞机场。

焦夫  沙特阿拉伯北方边区的绿洲。位于锡尔汉涸河谷地的末端,长约5公里,宽约1公里,包括几个村庄。人口共约1.5万,其中以焦夫村为最大。农产品有谷物、水果、蔬菜与椰枣,以饲养阿拉伯马著称。手工业有制革、羊毛纺织等。地理位置重要,为商路的交叉点。

焦尔哈德  一译“焦哈特”。印度阿萨姆邦东北部城市。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南岸,公路与铁路交会处,有航空站。人口3万。附近有大型茶叶种植园,制茶业中心。有小型钢铁厂,制造制茶工具和农具。炭黑业发展迅速。

焦利斯坦  一译“乔利斯坦”。巴基斯坦东部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是印度塔尔沙漠的延伸部分。面积33,700平方公里。除北面萨特莱杰河谷为狭长冲积地带外,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气候炎热干旱,最高气温可达51℃,年雨量150毫米。并有强烈风暴。雨水聚集的低洼处,形成季节性盐湖。居民主要从事牧业。农产有小麦、粟、棉花等。

焦特布尔  一译“佐德普尔”。印度拉贾斯坦邦西部城市,在塔尔沙漠东南缘。人口49.4万(1981)。附近产小米、油菜籽及绵羊、牛、骆驼等牲畜。矿藏有石膏(具有全国重要意义)和食盐,工业有棉纺织、毛纺织、化学和日用品工业,钻石琢磨中心。交通中心,并有航空站。

焦达讷格布尔高原  一译“乔塔纳格普尔高原”。在印度半岛东北部,分属比哈尔邦、中央邦和西孟加拉邦的普鲁利亚地区。海拔600-1,100米。为恒河和孟加拉湾其他若干河流如达莫德尔河和苏巴纳雷卡河的分水界。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以上。红壤与砖红壤为主。森林以婆罗双、柚木和竹子重要,产虫胶,年产量占印度的41%。印度最重要的矿区和金属冶炼基地,焦煤、铜、磷灰石约占印度100%,蓝晶石占95%,煤占80%,云母、铝土和瓷土占50%以上,铁矿石占40%。石棉、石灰石、铬铁、铀、金刚石等也都很重要。有工矿城镇多座。塔塔钢铁公司即设于南部的贾姆谢德布尔。

腊戍  缅甸北部城市。在曼德勒东北约230公里。人口约4万,华人和华侨较多。在中缅陆上交通和贸易中地位重要。附近产茶、多种有色金属矿及红玉等。铁路通曼德勒;公路南通东枝,北通中国云南,与畹町相距约130公里。

腓尼基  希腊语意为“紫红之国”。古国名。位于地中海东岸北部狭长地带,疆域大体相当于今黎巴嫩。地处西亚和地中海海陆交通要冲,有利于发展商业和航海业。约公元前三千年代,闪米特人的一支和原居民结合成为腓尼基人。约公元前二千年代初,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统称腓尼基。公元前一千年代前半期,南部以推罗、北部以西顿为最强。腓尼基人以航海、贸易、殖民著称。殖民地遍布于地中海沿岸和各岛,势力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北及不列颠,南至亚速尔群岛。公元前八世纪后,亚述和新巴比伦相继入侵。公元前六世纪中,被波斯吞并。腓尼基人创造了由二十二个辅音符组成的字母文字,成为希腊字母和阿拉伯字母的起源,现代西方文字都受其影响。

腓特烈松  丹麦西兰岛北部的城市和港口。临罗斯基勒海峡,在哥本哈根西北35公里。人口1.2万。曾是斯兰格鲁普的一个港口。1809年后因斯兰格鲁普衰落而发展成商业中心。有食品、机器制造和造船工业。

腓特烈港  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北的海港和城市。滨卡特加特海峡。人口3.3万。是渔业、商业和航海业中心。有造船和机器制造工业。输出肉类和鱼类产品。有火车轮渡连系挪威的拉尔维克。

腓特烈西亚  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南的海港和城市。在瓦埃勒东南21公里,临小贝尔特海峡。人口4.5万。铁路枢纽。有纺织、制药、机器制造和炼油等工厂。

腓特烈斯贝  一译“腓特烈堡”。丹麦大哥本哈根的城市。位于西兰岛上。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8.8万(1984)。腓特烈三世时为赴阿迈厄岛的农民暂居而建。二十世纪初划入大哥本哈根市。有陶瓷厂、电缆厂、酿酒厂等。有兽医和农业大学,是国家广播业中心。有建于十七世纪的皇宫。

腓特烈斯塔  挪威东南部海港。入口处有小岛屏障。在奥斯陆峡湾东岸、格洛马河口。北距首都奥斯陆仅80公里。人口2.8万(1980)。木材工业中心,渔港。有鱼品加工、鱼肝油、水果、蔬菜罐头和造船厂等。附近有花岗岩采石场。

腓特烈斯韦克  丹麦西兰岛北部城市和港口。近罗斯基勒海峡口,临峡湾到阿雷索湖之间的运河上,在首都哥本哈根西北47公里。城建于1917-1919年开凿运河的期间。人口1.4万。有钢铁厂,还有渔业。

鲁贝  法国北部城市。在里尔东北约10公里,近法、比边界。人口10.1万(1982)。里尔工业区的中心之一。纺织工业发达,也是法国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还有化学工业。设有国立纺织学校。

鲁尔  地区名。在德国中西部。主要部分在莱茵河右岸支流鲁尔河下游和利珀河中下游之间。面积4,900多平方公里。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全国硬煤、焦炭、钢铁最重要的生产地,并集中了很大一部分机械制造、电力、化学、石油提炼、车辆、军火等工业,新兴的电子、精密机械以及食品、轻纺工业亦有一定规模。境内煤矿林立,工厂密集,城市栉比,为欧洲第二大城市集聚区。水陆交通便捷。主要城市有埃森、多特蒙德、波鸿、杜伊斯堡等。

鲁昂  法国西北部重要港口城市。在塞纳河下游,为巴黎的外港。人口约10.2万,包括郊区38万(1982)。河右岸为旧城,低山环绕,多古建筑,有“博物馆镇”之称,藏有许多世界美术珍品。左岸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全毁于战火,后重建并向北延伸。市虽距海120公里,海轮仍可直达。码头沿河长达18公里,为法国的大港口之一。传统的棉花贸易中心,亦为重要的工业区。服装业著名,造纸供全国许多地区,并有化学、炼油、冶金、汽车和飞机部件制造业等。

鲁塞  保加利亚北部城市,鲁塞州首府。在多瑙河右岸,北距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64公里。人口18.1万(1983)。罗马时代为要塞和码头。土耳其统治时期称“鲁斯丘克”。1878年俄土战争时曾激战于此。水陆交通枢纽。有与罗马尼亚合办的鲁塞-久尔久重型机械厂,全国最大的农机厂以及石油加工、纺织、造船、电力设备、烟草、制革、食品加工等工业。建有新港区,重要对外贸易中心之一。有著名的中世纪堡垒残迹。同罗马尼亚久尔久有铁路、公路大桥相通。

鲁韦斯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西部海岸的小村庄。距阿布扎比城约160公里。正在建立石油化工综合体,包括炼油厂、天然气净化厂、化肥厂、其他石油化工设施以及海绵铁厂、发电厂、海水淡化厂。港口设在凯白西毛勒姆。所需石油和天然气从木尔班油田输入。

鲁尔河  莱茵河右岸支流。在德国中西部。源出温特贝格山东北坡,曲折向西,下游流经哈根、埃森,在杜伊斯堡注入莱茵河。长235公里。流域面积4,489平方公里。河口附近年平均流量约70米3/秒。维滕以下通行2,000吨货轮。下游附近煤产丰富。沿河建成多处蓄水库,为两岸密集的城市、工厂供水。有运河沟通埃姆斯河。

鲁夸湖  坦桑尼亚西部湖泊,在马拉维湖与坦噶尼喀湖之间。由断层陷落形成。湖面海拔794米。为内陆咸水湖,有伦瓜河等注入。湖水浅。面积随季节显著变化,雨季时长150公里、宽25-30公里,旱季有时全部干涸。富鱼类,鱼捕获量年际变化很大。

鲁伏河  坦桑尼亚东部河流。发源于乌卢古鲁山区,向东转东北流,在巴加莫约以北注入印度洋桑给巴尔海峡。长约200公里,流域面积1.77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大部为丘陵山区,中下游有小片河谷平原,气候湿热,盛产剑麻及棉花、水稻、玉米、薯类等。

鲁伊吉  布隆迪东部城镇,鲁伊吉省首府。西距基特加35公里,有公路相通。人口3.4万(1979)。地方性牛和咖啡贸易市场。

鲁塞法  约旦西北部城市。在安曼东北11公里。位于约旦磷矿带的北端,有约旦最大的磷矿,所产主要供出口,为约旦外汇收入主要来源。

鲁德内  哈萨克斯坦北部新兴矿业城。在托博尔河左岸,东北距库斯塔奈50公里。人口11.6万  (1985)。建于1957年。铁路要站。附近铁矿资源丰富,五十年代后期随铁矿的开发和索科洛夫-萨尔拜采选公司的建立而兴起。有食品加工厂。

鲁尔克拉  印度奥里萨邦北部城市。在贾尔谢普尔西南150公里。人口32.1万(1981)。原系一偏僻山区。1955年于此建鲁尔克拉钢铁联合企业,利用就近的博奈和凯翁贾尔的铁矿及贾里亚煤田的炼焦煤。还有化学与氮肥工业。与加尔各答有铁路相连。

鲁伍马河  非洲坦桑尼亚与莫桑比克间边境河流。源出马拉维湖东面山地,先南流,继折东,在姆特瓦拉与德尔加杜角之间注入印度洋。长800公里,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大部河段流经花岗岩、片麻岩组成的高原,具山地河流特征。仅在最大支流卢任达河汇流处以下300公里段,河道展宽,水势较平稳,可通行小船。

鲁齐齐河  非洲东部河流。自基伍湖南端流出,向南转东南流,先后构成卢旺达和扎伊尔、布隆迪和扎伊尔边界,在布琼布拉西北注入坦噶尼喀湖。长160公里。上游多急流浅滩,富水力,建有布卡武水电站。下游多沼泽,沿岸平原是重要棉粮产区。流域内发现有石油蕴藏。

鲁米利亚  见“色雷斯”。

鲁亨盖里  卢旺达城市,鲁亨盖里省首府。在西北部山区,海拔1,860米。人口1.6万(1978)。农产品贸易中心。周围土地肥沃,是除虫菊、烟叶的集中产区,还产咖啡等。有除虫菊加工、面粉、卷烟等小型工厂。公路通基加利和邻国马干达。

鲁菲吉河  坦桑尼亚最大河流。主流由卢韦古河和基隆贝罗河汇流而成,东北流348公里,至马菲亚岛对岸注入印度洋。最大支流大鲁阿哈河。干支流流经中南部广大地区。流域总面积17.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五分之一左右。流域内建有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基达图水电站;有灌溉工程。

鲁斯塔维  格鲁吉亚的钢铁工业中心。在库拉河畔,西北距第比利斯27公里。人口14.3万  (1985)。1948年建市,随鲁斯塔维钢铁厂的发展而兴起。为无缝钢管重要产地之一。工业还有机械制造、氮肥、化学纤维、木材加工和建筑材料业。邻近有大型火电厂。

鲁鲁土岛  太平洋东南部土布艾群岛主要岛屿。位于南纬22°30′、西经151°20′。岛长8公里、宽5公里。人口1,560。西部的默里亚是主要居民点。火山岛。中部为山地。1889年沦为法国保护地,1900年被法国占领。现属法属波利尼西亚。产椰子、香草等。

鲁道夫岛  北冰洋上俄罗斯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中最北岛屿。面积297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461米。气候寒冷,几乎全为冰层覆盖。最北点距北极约915公里。俄罗斯北极考察队的基地。建有北极观测站及气象站。由奥地利探险家派耶尔以奥国王太子的名字而命名。

鲁瑟拉勒  法语称“鲁莱斯”。比利时西部城市。在曼德尔河畔。人口5.2万(1982)。从中世纪起,即为重要的亚麻市场。法国大革命时期,1794年法军于此击败奥地利军队。1872年通达莱厄河的运河凿通,工业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遭重创,战后重建为纺织工业中心,并有冶金和化学工业。

鲁文佐里山  扎伊尔与乌干达国界上的高山群。在蒙博托湖与爱德华湖之间,从赤道线起,西南-东北绵延96公里。西部地势高峻,向东渐趋低下。由古老结晶岩块隆起形成,平均海拔3,000-4,000米,有6座带冰川的山峰,近40条冰川。最高点斯坦利山的玛格丽塔峰,海拔5,109米,是次于乞力马扎罗山和肯尼亚山的非洲第三高峰。经常云雾缭绕。断层湖依山成串排列,大山间多隘口和河流峡谷,湖光山色,风景秀丽。山坡多被覆森林。建有鲁文佐里国家公园。山麓有全国采铜中心-基伦贝。

鲁容贝罗克  斯洛伐克北部城市。在多瑙河支流瓦赫河畔。人口2.2万。附近有石灰华瀑布,为自然保护区。有棉纺织、造纸和食品工业。

鲁赛里斯坝  苏丹重要水坝。在青尼罗河上游达马津附近。1966年建成。坝高68米,长约1,000米。水库面积290平方公里,蓄水30亿立方米。主要为杰济拉平原提供农业用水。1973年起开展的拉海德灌溉工程,将自此引水,灌溉拉海德河与青尼罗河之间的农田。

鲁卜哈利沙漠  又称“阿拉伯大沙漠”。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640公里,面积65万平方公里,约占半岛总面积的四分之一。“鲁卜哈利”意即“空旷的四分立一”。沙地富含氧化铁,多呈红色。大体以东经50°线为界,东半部多互相平行的大沙丘带,有些高达300米,长达20公里,但地下水位较高,有较良好牧场;西部多卵石覆盖的平地。降水量极少,两次降雨之间常相隔数年。由于地质年代曾遭海浸,至今仍存有沼泽和咸水湖。沙漠内部居民稀少,通过困难。

鲁布佐夫斯克  俄罗斯西两伯利亚南部城市。在鄂毕河支流阿列伊河畔。人口16.5万  (1985)。1915年随土西铁路建设而兴起。1927年建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迁此后迅速发展。西伯利亚最大的拖拉机、农机制造和修配中心,并有农畜产品加工工业。

鲁达希隆斯卡  波兰南部卡托维兹省城市。在卡托维兹西北14公里。人口16.5万(1984)。上西里西亚工业区重要工业中心之一,采煤工业尤其重要。1741年在此建成波兰第一座煤矿。黑色冶金业发达,有炼铁、炼钢、轧钢和炼焦等厂。

鲁多尔施塔特  德国中部城市。在图林根山北麓、萨勒河左岸。人口3.2万(1984)。公元九世纪见于史籍。1326年建市。铁路要站。工业有大型化学纤维联合企业,还有电机、瓷器、玻璃、药品、乐器制造等部门。有建于十七世纪的教堂,十八世纪的宫殿、城堡(今为博物馆)。

鲁阿佩胡火山  新西兰北岛中南部间歇火山。海拔2,797米,是北岛最高峰。为圆锥型成层火山,顶部有直径1.5公里的暂熄火口湖;1945年的一次喷发持续了近一年,最近的一次喷发是1975年。附近多温泉、间歇泉,有著名的陶波湖,风景优美,建有汤加里罗国家公园,为冬季疗养和旅游胜地。

鲁珀特王子港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北海岸城市。位于凯恩岛上。人口1.6万(1981)。  1910年始建。加拿大太平洋沿岸重要港口,港宽水深,冬季不冻。为水、陆、空交通枢纽。森林茂密,水产丰富,远洋和沿海渔业均发达,盛产大扁鱼和鲑鱼。有纸浆、纤维、锯木、水产加工等工业。输出鱼品、谷物、木材等。旅游胜地。

奥厄  德国中东部城市。在厄尔士山西北侧、茨维考穆尔德河和施瓦察河汇流处。人口2.8万(1984)。十五世纪为农村集镇。1629年建市。年代悠久的采矿工业中心。原有铁、钴、铋、镍、锡矿开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成为铀矿开采中心。还有机械制造、冶金、纺织等工业,有建于十二世纪的罗马式教堂。游览地。

奥什  ①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奥什州首府。在费尔干纳盆地东南端,阿克布拉河出山口附近。人口19.9万  (1985)。中亚古城之一。铁路要站,公路枢纽。工业以纺织、轧棉等轻工业为主,食品加工也较发达,建有纺织联合企业等。有师范学院、伏龙芝工学院分院、历史地志博物馆。②即“欧什”。

奥龙  以色列主要矿业城镇。位于南部内盖夫地区北部。为磷矿区,矿石含磷率低,为23-27%,在当地筛选、煅烧后提高到33-35%。矿山铁路由比尔谢巴伸展到此,为铁路网的最南段。

奥卢  芬兰西部的港市。临波的尼亚湾、奥卢河口。人口9.5万(1981)。铁路枢纽。有木材、面粉、纸浆、造船、食品加工等工业。输出木材、纤维、沥青和鱼。有博物馆。奥卢河口的急流为游览胜地。

奥兰  即“瓦赫兰”。

奥达  加纳中南部城市。人口4万。金刚石开采中心。附近比里姆河冲积层富金刚石砂矿。东北30公里的阿夸蒂亚是非洲著名冲积型金刚石开采地,有矿山公路直达阿克拉。有木材加工业。

奥约  尼日利亚西南部城市。南距伊巴丹50公里,有公路相通。人口18.1万(1982)。十七世纪时约鲁巴人奥约王国首邑在今城以北,十八世纪南迁现址。西南部地区工商业重镇。素以精美的皮革工艺品和葫芦雕刻、木刻闻名。烟叶、棉花、稻等贸易甚盛。有纺织、烟草、可可与油棕加工等工业。公路枢纽,干线公路通拉各斯。有1897年创建的圣安德鲁学院(全国最早的师范学院之一)。

奥哈  俄罗斯远东区矿业城市。在萨哈林岛(库页岛)的东北部。人口3.1万。附近及近海大陆架油藏丰富,为石油开采中心。有复线输油管通往共青城。铁路车站。有炼油、机械、木材加工、钢筋混凝土制品厂等。外港莫斯卡利沃为石油出口港。

奥博  中非共和国东南部城市,上姆博穆省首府。在姆博穆河支流姆博库河左岸,近扎伊尔、苏丹边界。干线公路西通班吉,东至国境线。附近农牧区所产粟、木薯、牲畜、皮毛的贸易中心。

奥马哈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临密苏里河岸。人口33.4万(1984),大市区57万(1980)。始建于1854年。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向为小麦、家畜的大集散地。食品加工有名,还有肉类加工、黄油、农机制造、铁路装备、电气、石油加工、铅锌冶炼等工业。南郊有空军基地,战略空军司令部所在地。

奥马鲁  新西兰南岛东南部城镇和港口。位于达尼丁东北88公里。人口1.4万(1986)。附近地区有大量石灰岩(名奥马鲁岩)。出口以石灰岩为主。

奥韦里  尼日利亚南部城市,伊莫州首府。东南距阿巴56公里,有公路相通。人口5.3万(1982)。周围是重要油棕产区,棕油、棕仁、可拉果等农产品的贸易、加工甚盛。著名手工艺中心。设有伊莫大学。公路还通奥尼查、哈科特港。

奥瓦耶  智利中部科金博省城市。位于安第斯山西麓利马里河右岸,西距太平洋岸约50公里。人口5.1万(1982)。水果、蔬菜、羊毛产区的贸易中心。附近有矿山。工业以炼铜、制革、制鞋为主。城东南的帕洛马大坝,为全国最大的水坝。铁路、公路通科金博港,有飞机场。

奥文多  加蓬西北部海港。在大西洋加蓬湾北岸,西北距利伯维尔16公里。原为利伯维尔的木材输出码头,1974年建为全国最大深水港。港口水深11.5米,可泊2万吨海轮。有水泥、锯木、胶合板等工业和畜牧实验站、技术学校。修建中的横贯加蓬铁路(东北通梅坎博)起点站。

奥巴岛  西南太平洋瓦努阿图(新赫布里底)北部岛屿。位于圣埃斯皮里图岛东50公里处。陆地面积246平方公里。人口6,500。火山岛。东岸洛洛威是良港。产椰子。有飞机场。

奥卡河  俄罗斯伏尔加河右岸最大支流。源出中俄罗斯丘陵中部,曲折东流,折向东北,在下诺夫哥罗德附近注入伏尔加河。长1,500公里,流域面积24.5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1,300米3/秒。春汛上游从4月至5月,下游4月至6月初。主要支流有日兹德拉河、莫斯科河、乌帕河。结冰期11月末至次年4月初。多河曲、浅滩。切卡林以下可通航1,200公里。重要河港有下诺夫哥罗德、捷尔任斯克、梁赞、谢尔普霍夫等。

奥卡港  印度古吉拉特邦西南的海港。在卡提阿瓦半岛向西突出的阿姆雷利小半岛上,当卡奇湾的出口。人口1.2万(1981)。有铁路和公路线与内地相联。建有干船坞。附近盐场和制盐工业重要,还有化学工业。

奥卢河  芬兰中部的河流。源出于奥卢湖,西北流入波的尼亚湾。长105公里。是重要的木材流放水道。河口北岸有奥卢市。

奥卢湖  芬兰中部的湖泊。在奥卢市东南80.5公里。东南-西北走向,长64.4公里,宽3.3-29.8公里,面积1,002平方公里。湖内有一些小岛(面积计114平方公里)。奥卢河发源于此。同奥卢湖相通的一串小湖,向东伸入俄罗斯境内。

奥尔杜  土耳其东北部黑海港市,奥尔杜省省会。人口5.2万(1980)。位于特拉布宗之西、麦勒特河口。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为榛子加工中心与出口港,也是其他农产品的转运港。

奥尔沙  白俄罗斯东北部城市。在第聂伯河上游河畔。人口11.9万(1985)。1067年见于史籍。1772年建市。十九世纪为重要粮食贸易中心。铁路枢纽。河港。工业以亚麻纺织和肉类加工为主,还有机械制造业(机床、缝纫机)。有十七至十八世纪建筑古迹。

奥尔良  法国中部城市,卢瓦雷省省会。在巴黎西南124公里,卢瓦尔河畔。人口约10.3万,包括郊区22万(1982)。十至十一世纪时,曾是法国首都。百年战争期间,  1429年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领导人民在此打败英国占领军。卢瓦尔河北岸为城市主要区域,其中古城部分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严重破坏,重建时仍保存了十八世纪的风格;南岸有花卉、园艺产品市场,以产奥尔良玫瑰著名。水陆交通枢纽。工业中心,有汽车、电工器材、拖拉机、炼铝、纺织、食品加工、电机等部门。重要的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之一。

奥尔金  古巴东部城市,奥尔金省省会。位于肥沃平原,东南距圣地亚哥100公里。人口19万(1981)。始建于十六世纪初。周围地区盛产甘蔗、烟草和牛。古巴东南部的交通和贸易中心。工业以制糖和烟草为主,还有制乳、纺织、酿酒、制皂等。铁路通输出港希瓦拉,有飞机场。

奥尔特  罗马尼亚南部的县。面积5,507平方公里。人口53.6万(1990)。首府斯拉蒂纳。北部是南喀尔巴阡山南坡的丘陵地带,中部和南部属瓦拉几亚平原。奥尔特河下游自北向南流贯境内。平原以生产小麦、玉米为主,丘陵以园艺业、畜牧业为主。六十年代以来工业迅速发展,炼铝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还有食品加工、机械和服装等。

奥尔堡  一译“阿尔堡城”。丹麦日德兰半岛北部的港口。临利姆水道。人口15.5万(1983)。是丹麦最古老城市之一。建于1342年。有钢铁、造船、水泥、化学、纺织和食品等工业。有克里斯蒂安九世浮桥(长580米)跨狭窄水道同诺尔松比市相连。

奥尔滕  瑞士北部城市。在阿勒河畔、巴塞尔东南。人口2.1万。有桥梁横跨阿勒河(1805年修建)。重要铁路枢纽,可直接通达圣哥达山口、卢塞恩、日内瓦、苏黎世、伯尔尼等地。工业中心,有大型铁路设备制造厂,还有铝制品、机器、电力设备、汽车零件、金属制品、制鞋、纺织等工业。瑞士古代天主教中心。有建于1806年的宏丽主教教堂。

奥兰多  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城市。人口13.7万(1984),大市区70万(1980)。柑橘类水果大集散中心。有食品加工、电子部件、火箭发动机等工业。冬季避寒地。西南25公里有著名的迪斯尼游乐园。

奥兰治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部城市。位于大分水岭蓝山山脉,海拔867米,悉尼西北约300公里。人口3.2万(1982)。附近土壤肥沃,农牧业发达。小麦、大麦、草莓及牛、羊、猪贸易中心。有毛纺织、面粉、水果和肉类加工、酿酒、电工器材等工业。市内公园美丽,西南有海拔1,400米的卡诺博拉斯死火山,为旅游胜地。

奥尼查  尼日利亚南部城市。在尼日尔河与其支流阿南布拉河汇合处左岸,距河口约220公里。人口26.2万(1982)。建于十六世纪。向为东南部地区重要商业中心和尼日尔河上的渡口,水陆转运繁忙。1965年尼日尔河上奥尼查-阿萨巴公路桥(长1,404米)建成后,成为沟通东西部的门户。纺织、印染和服装工业发达,还有锯木和家具厂。也是粮食作物、油棕产品、水产、畜产(牛)的重要集散市场。公路枢纽,通埃努古、奥韦里。以每年举行奥法拉节闻名。

奥地利  国名。在欧洲中部内陆,同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相邻。面积83,853平方公里。人口759.5万(1988),  98%是奥地利人,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马扎尔人等。居民中88%信天主教。讲德语。首都维也纳。东阿尔卑斯山地东西横贯,占全国面积的70%,最高峰大格罗克纳山,海拔3,797米,高处峰岭险峻,有冰川地形。山地中有布伦纳等山口。东北部是维也纳盆地及多瑙河谷地。北部和东南部是山前丘陵。除最西部为莱茵河流域外,全境96%的面积属多瑙河流域。湖泊众多,最大的是与德国、瑞士共有的博登湖及与匈牙利共有的奈齐特尔湖。温带气候,冬温和夏凉爽,1月平均气温- 5--1℃,7月17-19℃;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夏季多雨。海拔3,000米以上山区气温在-11.3℃(1月)和20.3℃(7月)之间,并有积雪,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以上。水力资源丰富,水力发电量居欧洲前列。森林茂密,以云杉为主,是中欧森林密度最高的国家。矿藏有菱镁矿和石墨、铁和褐煤等,是世界主要菱镁矿生产国。公元前15年为罗马占领,八世纪法兰西王国在此设东部边境堡垒,公元1156年成为公国,十三至十九世纪为哈布斯堡王朝统治,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为欧洲列强之一。1867年同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1920年成立奥地利共和国。1938年被德国吞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由苏、美、英、法四国占领。1955年四国同奥地利签订和约后恢复独立,同年10月宣布永久中立。工业发达,主要有钢铁、炼铝、精密机械、化工、造纸等。林牧业和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畜产品及木材均有出口。奥地利是有名的“中欧花园”和“世界音乐之邦”,旅游业甚盛。

奥伦堡  ①州名。属俄罗斯。在南乌拉尔山南端的东、西坡。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216.5万  (1987),俄罗斯人约占72%,余为鞑靼人、乌克兰人、哈萨克人等。首府奥伦堡。东部地势较高,西部属草原,间有低山、丘陵。大陆性气候显著,东和东南部干旱。1月平均气温-14--18℃,7月19-22℃。年降水量300-450毫米。乌拉尔河流经全境,富灌溉之利。天然气、石油、岩盐及油页岩丰富。  1934年建州。工业以钢铁、炼铜、炼镍、重型机械、农机制造、天然气和石油开采、食品加工为主。俄罗斯重要的谷物产区。畜牧业发达。陆上交通方便,多条输油、输气管经此。主要城市还有奥尔斯克和新特罗伊茨克等。②市名。曾名契卡洛夫(1938-1957)。俄罗斯南乌拉尔城市,奥伦堡州首府。在萨克马拉河注入乌拉尔河处附近。人口51.9万  (1985)。  1735年建为要塞。铁路枢纽。附近天然气、石油、煤炭、岩盐丰富。工业以食品和轻工为主。拖拉机与农机修造、食品机械也较发达,建有3座大型天然气加工厂,年加工天然气能力450亿立方米。有工、农、医、师范学院。

奥伦塞  西班牙西部城市,奥伦塞省首府。在米尼奥河东岸。人口9.4万(1981)。罗马时已为大城,公元716年为摩尔人所毁,877年重建。有1230年所建的跨河大桥,具7拱,全长45米,闻名全国。城市分中世纪区、十九世纪扩建区和新建郊区三部分。有面粉、木材加工、机器制造和纺织等工业。有热泉。

奥克兰  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港口工业城市。在圣弗朗西斯科湾东岸,圣弗朗西斯科的卫星城市,两市隔湾相望,有长13公里的桥相连接。人口35.2万  (1984)。  1854年建市。贸易、交通中心。有国际机场和以集装箱基地为中心的海港。有汽车、计算机、电气设备、造船、金属加工、化学、制药、石油炼制等工业。②新西兰最大城市和首要港口。位于北岛北部奥克兰半岛南端宽仅26公里的奥克兰地峡上。东岸濒太平洋的豪拉基湾。市中心区人口28.5万,连同郊区及工业卫星城镇计82.07万(1986)。始建于1840年。1841-1865年间曾为新西兰首都。城四周丘陵起伏,市区有许多火山锥。地峡两侧均为良港,海运便利。是全国工业、贸易最大中心和交通枢纽,北部地区的畜产品集散地。重要海军基地。主要工业有机械、造船、肉乳加工、制糖、造纸、化肥等;附近有钢铁厂。有定期航线联系澳、英、美等国。主要输出乳制品、肉类、皮革、羊毛和木材。设有奥克兰大学,博物馆富藏毛利人文物。

奥沙瓦  安大略湖北岸的湖港。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省会多伦多以东53公里。人口11.7万(1981)。建于1795年,1924年成为城市。向为附近农业地区的贸易中心,铁路、公路交通畅达。由生产发动机逐渐发展成为重要汽车制造业中心,还生产汽车配件、金属板、玻璃板以及皮革、纺织品等。

奥耶姆  加蓬城镇。沃勒-恩特姆区首府。在北部,近赤道几内亚边界。人口7,000多。农林产品集散中心。附近有可可、咖啡、橡胶种植园,产木薯、马铃薯。有航空站。公路通利伯维尔。有农业学校。

奥林达  巴西东北部伯南布哥州城市。在大西洋岸边小山丘上,南距累西腓16公里。人口26.6万(1980)。始建于1537年,曾作为葡萄牙美洲伯南布哥辖区首府。现为大累西腓北郊的海滨娱乐地,市内有十六、十七世纪教堂等著名建筑。有制糖、纺织、烟草、榨油、化肥等工业。以木雕和陶器手工艺著名。

奥拉帕  博茨瓦纳新兴矿业城镇。在中北部,马卡迪卡迪盐沼南。东距弗朗西斯敦230公里,有公路相通。人口5,000(1976)。世界大型金伯利式管状金刚石矿之一,1971年起露天开采,大部供工业用。

奥罗拉  ①美国伊利诺伊州东北部城市。在弗克斯河畔,芝加哥以西61公里。人口8.1万(1980)。工业较盛,生产钢柜、办公室器具、电动和气动工具、服装、塑料玩具、打字机等。奥罗拉历史博物馆保存有世界著名的天文钟、柱牙象骨胳和印第安人手工制品等。世界上最早在街道使用电灯照明的城市之一(1881年)。②美国科罗拉多州东部城市,是丹佛的卫星城市。人口7.5万。1953年建市。主要是个住宅城市,但航空工业、电子工业及钓鱼用具的制造也很重要。城西是美国空军基地。

奥帕瓦  捷克东北部城市。邻近波兰边境。在奥得河支流奥帕瓦河畔。人口5.9万(1981)。有以矿山设备为主的重型机械制造、造纸、纺织、制药和食品等工业。有十五世纪古迹。游览地。设有师范学院。

奥迭内  科特迪瓦西北部城镇,奥迭内省首府。人口1.3万(1975)。西北部牧区交通和商业中心,谷物、牛油果、烟草、棉花、牲畜集散地。附近蕴藏锰、铁矿。公路通国内主要城镇和邻国马里、几内亚。有航空站。

奥波莱  波兰南部城市,奥波莱省首府。临奥得河上游。人口12.4万(1984)。公元八世纪时即为重要据点,十三至十六世纪时为一公国都城,嗣后被奥地利统治,继而转入普鲁士手中,成为德意志的一部分。1945年归还波兰。交通枢纽,重要河港。现为全国最大水泥工业中心,另有化学、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工业。

奥绍博  尼日利亚西部城市。在伊巴丹东北80公里,奥雄河左岸。人口34.4万(1983)。可可、棕油、棕仁、棉花、烟草集散中心。工业有食品、轧棉、烟草加工等。铁路通卡杜纳、拉各斯。公路经奥博莫绍与干线公路相连。有飞机场。

奥胡斯  一译“奥尔胡斯”。在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滨奥胡斯湾。人口24.9万(1983)。公元948年为天主教主教驻地,中世纪一度繁荣,后又渐衰。十九世纪城市工业化并建港,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城。主要港口。有冶金、化学、机械、烟草等工业。是谷物、家畜集散地。有奥胡斯大学、音乐学院和露天博物馆等,是全国文化中心之一。

奥莫河  埃塞俄比亚河流。源出西南部戈罗肯山南麓,南流注入图尔卡纳湖。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7.3万平方公里。上游流经多雨高原,水量丰富,河身紧束,坡大流急,建有小型水电站。下游河道宽达150-200米,河谷阶地上发现古人类遗迹。河口有小型三角洲。

奥格登  美国犹他州北部城市。在首府盐湖城北53公里,距大盐湖16公里。与美国太平洋岸各大城市距离几相等。人口6.4万。1847年由摩门教徒创建。1951年建市。铁路枢纽。灌溉农业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工业以面粉、罐头(水果、蔬菜)、针织品、服装、电子部件、喷气发动机等为主。有兵工厂。空军基地。犹他拓荒者博物馆藏有本州早期文物多件。游览地。

奥基普  南非城镇。在开普省西北部。是南非境内最早开采的铜矿之一,附近还产钨。矿石通过大西洋岸的诺洛思港出口。公路通开普敦。

奥勒松  挪威西部港市。位于斯图尔峡湾口、大陆岸外的3个岛上。人口3.5万(1980)。为捕鱼、鲸和海豹的基地。有鱼冷冻熏烤厂、鱼肝油提炼厂;并有造船,纺织、服装和捕鱼设备等工业。港市曾毁于大火,后以石料重建。

奥得河  欧洲中部河流。源自捷克奥得山脉,流经波兰西南部,接纳左岸支流尼斯河后北流,构成波兰和德国界河,注入什切青湾,经沃林岛两侧海峡,通波罗的海。长903公里,流域面积12.5万平方公里。90%在波兰境内。主要支流有瓦塔河、尼斯河、尼斯·克沃兹卡河等。河港有俄斯特拉发(捷),奥波莱、弗罗茨瓦夫、什切青(波)和法兰克福(德国)。航运发达,波兰科日莱以下可通行内河轮船。

奥博克  吉布提港口。在塔朱拉湾东北岸。渔港。1862年被法国占领,为红海亚丁湾地区的据点和船舶加煤站。1872年前是法属索马里的行政中心。后因吉布提港兴起而衰退。有小型飞机场。

奥斯汀   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临科罗拉多河。人口39.7万(1984),大市区53.6万(1980)。  1838年始建,1839年为当时得克萨斯共和国首都,  1845年随得克萨斯合并为美国的州而成为州首府。重要的文化、贸易和工业中心。有电子仪器、科学研究设备、化学、食品、家具、建筑材料等工业。设有得克萨斯大学、图书馆、剧场等。城东南有空军基地。

奥斯陆  旧称“克里斯蒂安尼亚”。挪威首都,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仅次于卑尔根,为全国第二大港,主要军港。在国境南部奥斯陆峡湾北端山丘上。人口45万(1988)。建于十一世纪,1814年成为首都。四周有山有水,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天然状态,风景优美。有火车轮渡同德国和丹麦的海港联系。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有造船、机械、电子、木材加工、造纸、纺织、食品等工业。工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四分之一以上。进口商品半数以上经此转运。有大学、研究院。西郊有露天博物馆,保存有挪威古代的风物。市内马里达尔湖,是城市用水的重要水源。

奥斯塔  意大利西北部城市,瓦莱达奥斯塔区首府。在都灵西北80公里处的阿尔卑斯山谷地中,临多拉巴尔泰阿河。人口3.7万(1982)。城建于公元前24年。工业以钢铁为主,附近有水电站。是控制大圣伯纳德、勃朗峰隧道与小圣伯纳德山口的要塞,通往瑞士与法国的交通枢纽。阿尔卑斯山区的旅游中心。有十二世纪教堂建筑艺术与古罗马城墙、城门、街道、凯旋门等遗迹。

奥鲁罗  ①玻利维亚西部一省。西邻智利。面积5.36万平方公里。人口46.1万(1990)。首府奥鲁罗。地处西、东科迪勒拉山脉之间的普纳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东部有波波湖和德萨瓜德罗河,西南为科伊帕萨盐沼。气候干冷,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1826年设省。矿业为经济基础,有锡、锌、钨、银、铋、金、盐等矿产。农业种植马铃薯、玉米、大麦、酢浆草、苜蓿等,放牧绵羊、羊驼和马。铁路和公路通智利阿里卡港和安托法加斯塔,输出矿产品。②玻利维亚西部矿业城市,奥鲁罗省首府。位于波波湖以北48公里、奥鲁罗山麓,北距拉巴斯209公里。海拔3,706米,气候夏凉冬寒。人口13.2万(1982),多为印第安人。建于1595-1606年。原为银矿开采中心。十九世纪末以后,锡、钨、铜的开采成为城市经济基础。城南利亚利亚瓜的“二十世纪”矿,为全国最大的锡矿。有炼锡、纺织、制革、食品、木材加工等工业。全国铁路网中心,有飞机场。设有大学。

奥廖尔  俄罗斯中部城市,奥廖尔州首府。在奥卡河畔。人口32.8万(1985)。1566年建为要塞。河港。铁路枢纽。工业以纺织和食品加工、机械制造(钟表、仪器和计算机)为主。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故乡,设有屠格涅夫纪念馆。

奥德河  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金伯利高原地区河流。发源于迪尤拉克山脉东坡。上游为崎岖峡谷地区,中游为热带草原丘陵,宜于牧牛业,下游为宽阔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全长483公里。在温德姆附近注入帝汶海的剑桥湾。中下游有水利灌溉工程,为棉花、稻米垦区。

奥万博兰  在纳米比亚北部。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万(1984)。是奥万博人集中居住区。行政中心翁丹瓜。属内陆低高原,海拔600-900米。年降水量500毫米。是纳米比亚主要耕作区,种植粟、高粱、薯类等自给性粮食作物。过去南非当局曾在此地推行“黑人家园”政策。

奥比群岛  印度尼西亚东部马鲁古群岛中的岛群。位于斯兰海中的哈马赫拉岛和斯兰岛之间。由主岛奥比岛及其他岛屿组成。面积2,463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多山,周围有狭窄的海岸平原,富热带森林。产西谷、树脂、林产品及珍珠等。

奥什科什  美国威斯康星州东部城市。在温尼贝戈湖西岸,密尔沃基西北128公里。人口4.9万(1980)。 1846年建村,1853年建市。原是大湖区和密西西比河间的贸易点。农、林、牧地区的重要集散中心。有木材加工、汽车零件、油漆颜料、服装、羊毛地毯、啤酒和奶制品等工业。夏季休养地。

奥古斯塔  ①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港市。南距锡拉库萨19公里。城筑于爱奥尼亚海奥古斯塔湾中的条形沙岛上,有两座桥梁同主岛相连。人口3.6万。建于1232年,1693年地震后重建。粮食、橄榄油、葡萄等农产品加工为其传统工业,还有鳀鱼罐头厂。有采盐业、渔业。重要的炼油与石油化工中心。海军基地。②美国东北部城市,缅因州首府。人口2.2万(1980)。位于肯尼贝克河溯航终点。1621年始建,1831年成为州首府。木材、纸浆、造纸、纤维、制鞋等工业发达。附近为典型的新英格兰景观,多森林覆盖的丘陵和美丽的冰川湖。夏季疗养地。③美国乔治亚州东部工商业城市。临萨凡纳河。人口4.7万,大市区32.7万(1980)。1510年西班牙人侵入,1735年英国移民始建居民点,1786-1795年为州首府。周围棉花、烟草集散地。纺织工业城市,还有造纸、化学制品、制砖等。

奥布阿西  加纳中南部城市。在阿散蒂高原南缘,北距库马西53公里。人口4.7万(1982)。1897年发现大型金矿,1902年与塞康第通铁路后得以发展,现为加纳主要金矿开采中心之一。库马西-培科拉迪铁路要站。地处可可产区,可可加工与贸易甚盛。

奥尔比亚  意大利港市。位于撒丁岛东北岸,濒第勒尼安海的奥尔比亚湾。人口2.6万。商业中心与渔港。工业以软木加工为主。撒丁岛主要客运港,同亚平宁半岛的奇维塔韦基亚等地有船只往来。有罗马式教堂、罗马时代古墓与腓尼基人的遗迹。

奥尔什丁  波兰北部城市,奥尔什丁省首府。在马祖里湖区韦纳河畔。人口14.7万(1984)。交通枢纽,湖区最大城市和商业中心。有机械制造(重型机器和农业机械等)、轮胎、家具和皮革等工业。

奥尔巴尼  ①美国纽约州首府。位于州的东南部,莫霍克河与哈得孙河汇合点附近。河港。外洋航船上溯终点。人口10.2万,大市区(包括斯克内克塔迪、特罗伊等)79.5万(1980)。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建皮毛交易所,1797年成为州首府。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后成为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地,工商业迅速发展。工业有酿酒、制药、钢铁、造纸、机床装备等部门。是美国第四大邮递调动站。②美国乔治亚州西南部工商业城市。临弗林特河。人口7.4万(1980)。建于1836年。铁路枢纽。有纺织、肉类罐头、制药、糖果等工业。附近有含镭温泉(水温20℃,每分钟有7万加仑水)。州立大学所在地。空军基地。

奥尔伯里  一译“阿尔伯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南部城市。地处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交界处,墨累河通航起点,悉尼至墨尔本铁路线上重要的物资中转站。人口3.8万(1982)。为东南部里弗里纳农牧业区所产羊毛、小麦、乳制品和葡萄等水果的集散地。工业有毛纺织、服装、面粉、罐头、电器用具等。葡萄酒有国际声誉。为墨累河谷著名游览地。

奥尔良岛  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中的岛屿。在河口湾头,魁北克东北。长32公里,宽8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约5,300。岛上多葡萄树。原名巴克斯岛,意即“酒岛”。土壤肥沃,森林茂密。水果种植、奶制品、家禽饲养是主要经营部门。有公路桥与大陆相通。沿岸村舍是避暑胜地。

奥尔莫克  菲律宾莱特岛西北部港口,临奥尔莫克湾。人口11.6万(1984)。重要避风港。沿岸航运便捷,环岛公路通过。有航空站。工业以粮食加工为主。米沙鄢群岛东部的商业中心,出口大米、椰干和糖。

奥尔特河  罗马尼亚境内多瑙河下游左支流。源出东喀尔巴阡山脉西部海拔1,800米的丘库尔洼地。向南、向西再向南流,切穿南喀尔巴阡山,经瓦拉几亚平原,在伊斯拉兹附近注入多瑙河。全长约700公里。流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流量丰富。建有多座水电站。自河口上溯50公里可通航小船。主要支流有奥尔泰茨河和洛特鲁河等。

奥尔塔湖  意大利西北部湖泊。在阿尔卑斯山南麓,马焦雷湖西面。长13公里,宽1.9公里,面积18.3平方公里。最深143米。湖面海拔290米。北端有托塞河注入。东岸有铁路与公路通诺瓦拉。奥梅尼亚、奥尔塔圣朱利奥与圣朱利奥岛是湖滨与湖中主要游览地。奥尔斯克俄罗斯南乌拉尔奥伦堡州城市。在奥里河注入乌拉尔河处。人口26.6万(1985)。1735年建为要塞。十月革命前为农、畜产品贸易中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随铁路建设及附近镍、铁矿的开发兴起。铁路枢纽。有输油管通第二巴库及里海沿岸油田。工业以有色冶金(镍、钴)、重型机械制造、石油加工和食品工业为主。

奥尔登堡  德国西北部城市。位于威悉河支流洪特河和屈斯滕运河汇合处。人口13.9万(1984)。1108年首见于史籍。1345年建市。河港。工业有造船、纺织、玻璃、肉品加工、皮革、陶器、化学药品、乐器等制造业。有建于1607-1615年的大公爵宫,已辟为博物馆和画廊。有植物园、机械学研究所等。

奥尔德姆  英国英格兰大曼彻斯特的城市。位于曼彻斯特的东北。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22.1万(1983)。十七世纪中叶以亚麻纺织著称。十八至十九世纪在进口棉花的基础上成为世界主要的棉纺织城市之一,纺织机械制造也较重要。新兴工业有汽车和电子等。有1833年建的大教堂、城墙。有占地24公顷的亚历山德拉大公园。

奥兰治河  非洲南部河流。发源于莱索托境内马洛蒂山脉,西流经南非中部,往西构成南非同纳米比亚界河,注入大西洋。长1,860公里。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接纳瓦尔河等支流。上游水量丰富;中下游流经干旱地区,除间歇河外无支流汇入,大量河水耗于蒸发、渗漏,水量季节变化大,旱季水浅,雨季水位上涨10-20米。瓦尔河汇合处以下流经卡普高原,峡谷深切,多急流瀑布,富水力资源,其中奥赫拉比斯瀑布落差达146米。河口有沙洲拦阻,沙洲以上许多河段可通行小船。流域内建有多处水利工程,以干流中游的亨德里克·弗武尔水坝和支流瓦尔河水坝较著名。

奥兰群岛  即“阿赫韦南马群岛”。

奥西耶克  克罗地亚共和国东部城市。在德拉瓦河畔。人口10.4万,连郊区15.9万(1981)。十二世纪见于史籍。铁路枢纽、河港。工业有棉纺织、制革、农业机械和纺织机械制造、石油加工、木材加工、食品、橡胶等。农、畜产品集散地。附近博罗沃有全国最大制鞋厂。

奥匈帝国  1866年普奥战争后,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国家,与匈牙利结成联盟。1867年两国组成二元制的奥匈帝国,奥皇兼匈牙利国王和帝国元首。其版图北自北欧平原,南达地中海的亚得里亚海,西自阿尔卑斯山中心瑞士边境,东自维斯瓦河流域,以至极东的喀尔巴阡山,形成一个极为庞杂的多民族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失败,1918年帝国瓦解,分别建立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国。一部分领土则归还波兰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奥多尔黑  即“奥多尔黑-塞库耶斯克”。罗马尼亚中部城市。在穆列什河支流大特尔纳瓦河左岸。人口3.8万(1983)。铁路要站。有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和机械等工业。有古罗马和中世纪的城堡及十七世纪教堂等建筑古迹。附近有矿泉。

奥羽山脉  日本最长山脉。纵贯本州北部中央,呈南北走向脊梁山脉。在岩手、秋田、宫城、山形县境。长约500公里。为太平洋与日本海水系的分水岭。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峰岩手山为火山,高2,041米。那须火山带与之相重,故多火山、温泉和湖泊。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有铜、铅、锌、金、银等矿藏。十和田八幡平国立公园、栗驹国定公园等为游览胜地。

奥羽地方  即“东北地方”。

奥芬巴赫  全称“美因河畔奥芬巴赫”。德国中部城市。位于美因河左岸。人口10.8万(1984)。公元977年首见记载。河港,以煤和石油运输为主。工业以皮革制造著称,有皮革制品博物馆及两年举行一次的皮革贸易展览会。还有炼钢、机械、纺织、电器、化学等工业部门。

奥克维尔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城镇。在安大略湖畔,多伦多和哈密尔顿两城之间。地处茂密的白橡树林区,因而得名(英文oak,即“橡树”)。人口7.5万(1981)。1962年和邻镇特拉法加尔合并。是住宅区和工业区。以汽车、电气器材、炼油等工业为主。湖港。大量输出木材。

奥里利亚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城镇。距离多伦多135公里。人口2.4万。在铁路沿线上,交通便利。有两个水力发电站为工业提供动力。工业中心。以生产木制品、采矿机器、搪瓷品、汽艇等为主。也是一个游览胜地。

奥里萨巴  墨西哥中东部韦拉克鲁斯州城市。位于奥里萨巴火山东南坡山谷中,海拔1,284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人口11.5万(1980)。原为阿兹特克人的要塞,1774年设城。全国重要纺织中心和农产品集散地。有棉毛纺织、卷烟、水泥、啤酒等工业。背靠火山,多矿泉,花园精致,为旅游胜地。1973年8月曾遭地震破坏。

奥里萨邦  印度的邦。在德干半岛东北部,濒孟加拉湾。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3,151.2万(1991)。首府布巴内斯瓦尔。东部为奥里萨平原与默哈讷迪河口三角洲,西部被默哈讷迪河切成两部分:北为奥里萨高原,海拔300-1,200米,铁、锰、铬铁和白云石占全国重要地位;南为东高止山的北段,海拔450-900米。默哈讷迪河谷平原较广,灌溉方便,是重要农业地区。年降水量1,300-1,650毫米。高原山地中森林较茂密,占其面积44.6%,产木材、竹、藤、虫胶、柞蚕等。农产有水稻、小麦、黄麻、棉花和甘蔗。沿海和内河渔业也重要。工业以纺织、钢铁、采矿、炼铝、玻璃、水电及制糖、榨油为主。手工纺织业重要。沿海有沙丘。沙坝与海岸平行。有铁路线通至矿区。

奥伯豪森  德国中西部鲁尔区城市位于鲁尔河与埃姆施尔河之间,濒莱茵河-黑尔讷运河。人口22.6万(1983)。附近有煤和褐铁矿  工业有铸造、冶炼、化学、玻璃、酿造等部门。是铁路枢纽。

奥林匹亚  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古迹。在皮尔戈斯城之东。公元前2000-公元前1600年已有文化活动。古希腊著名宗教圣地,有希腊神宙斯庙(公元前460年)和希拉庙,内有名雕塑家菲迪亚斯的杰作。公元前776年首次奥林匹亚竞技会在此举行,以后每四年召开一次。直到公元393年才被罗马帝国废止。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1896年开始)即起源于此。

奥林波堡  巴拉圭北部边境城镇,上巴拉圭省首府。位于巴拉圭河西岸,与巴西隔河相望。人口约3,000。始建于1792年,原址为一城堡。畜牧区和林区的贸易中心和河港。有制革、制砖等工业。

奥拉宁堡  德国东北部城市。在哈弗尔河和哈弗尔-奥得运河畔,南距柏林10公里。人口2.8万(1984)。十二世纪见于史籍。工业有化学(硫酸、炭黑、药品、颜料)、机械制造、冶金、食品加工等。城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法西斯集中营旧址,现建有牺牲者的纪念碑。

奥拉迪亚  罗马尼亚西北部城市,比霍尔县首府。在蒂萨河支流湍克里什河畔,西距匈牙利边境14公里。人口20.6万(1983)。原为古罗马居民点,十二世纪时建为城堡。交通枢纽。有机械、纺织、化学、木材加工和炼铝等工业。有建于十二世纪的教堂、十八世纪的天文钟等。东南部有温泉疗养地。

奥果韦河  中非河流。发源于刚果中部莱凯蒂山西北麓,西北流经加蓬中部低地,在让蒂尔港南注入大西洋。长850公里,流域面积20.5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下游沼泽地区)。平均流量达4,746米3/秒,是非洲水量丰富的河流之一。河谷多石滩,雨季下游376公里段通航。主要支流有伊温多河等。

奥金佐沃  俄罗斯莫斯科州城市。在莫斯科市西24公里处。人口11.6万(1985)。1957年由镇改为市。有建筑预构件和家具联合企业、耐火材料厂和日用化工厂。

奥科塔尔  尼加拉瓜西北部城镇,新塞哥维亚省首府。位于西北山地洛科河谷地。海拔611米。人口1.3万(1979)。附近甘蔗、咖啡、烟草等农产品及牧牛区的贸易中心。有制鞋、家具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工业。公路南接泛美公路,北通洪都拉斯边界。

奥洛穆茨  一译“奥洛莫乌茨”。捷克东部城市。在摩拉瓦河畔。人口10.4万(1984)。九世纪左右为要塞。交通运输枢纽。旧手工业中心。现有铸铁、机械(农机和食品工业设备)、化工、食品加工和建筑材料等工业。有古老的大学(1569年创办),十一至十八世纪的建筑古迹。

奥莱龙岛  法国岛名。位于滨海夏朗德省夏朗德河出口处的大西洋中。东南隔莫米松海峡与大陆相望。岛呈东南-西北走向,长30公里,宽11公里,面积175平方公里,为法国第二大岛。人口约1.5万。有一长3,000米、用桥墩高架起来的道路与大陆相通。经济以渔业为主。旅游地。

奥格斯堡  德国南部城市。位于莱希河与韦尔塔赫河汇合处。人口24.7万(1983)。德国南部纺织业中心,并有机械制造(内燃机、印刷机械尤为重要)、冶金、化学、精密仪器、电机、飞机制造以及造纸、皮革等部门。交通枢纽,阿尔卑斯山北部商业要道。市内多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奥索尔诺  智利中南部城市,湖区奥索尔诺省首府。位于蒂迈河两上源汇合处,西距太平洋64公里。人口9.3万(1982)。始建于1553年,十九世纪随德国移民的大批进入而迅速发展。农牧区的商业中心。有木材加工、农牧产品加工、制鞋等工业。居南北铁路干线上;公路通阿根廷。有文化博物馆、广场;附近为风景秀丽的湖区,有温泉及高山滑雪场,旅游业甚盛。

奥特拉河  挪威南部河流。源出比克山中的湖泊,南流经塞泰斯达尔和比格兰斯菲约特,在克里斯蒂安桑流入斯卡格拉克海峡。全长约241公里。在比格兰斯菲约特以南又称“托里达尔河”。

奥涅加河  俄罗斯北部河流。源出拉恰湖,曲折北流,注入白海奥涅加湾。长416公里,流域面积5.69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505米3/秒,年径流量18立方公里。雪水补给为主,春汛时水位升高7米,常泛滥。海潮可上溯30公里。河床多石滩,仅局部通航,以木材流送为主。12月初至次年5月结冰。河口有奥涅加市。

奥涅加湖  欧洲第二大湖(次于拉多加湖)。在俄罗斯欧洲部分西北部。湖面海拔33米。由西北向东南延伸245公里,最宽91.6公里,面积9,720平方公里。蓄水285立方公里。冰川-构造湖。南浅北深,最深处127米。北部多狭长湖湾。湖中有1,360多个小岛(总面积250平方公里),多暗礁。结冰期长5个月(11月到翌年5月)。有维捷格拉等58条河流注入;斯维里河流出,通拉多加湖。南岸凿有通航运河,沟通白海-波罗的海和伏尔加河-波罗的海两水道。航运价值大。盛产多种鱼类。基日岛上有木制建筑艺术古迹博物馆和卡累利民族博物馆。沿岸主要城市有彼得罗扎沃茨克和孔多波达等。

奥萨斯库  巴西东南部城市,大圣保罗的西部工业区。在蒂埃特河畔,东南距圣保罗市11公里。人口47.3万(1980)。建于1908年。工业以食品、纺织、金属加工、冶金、肉类罐头和机车制造为主。铁路和公路通圣保罗和索罗卡巴。

奥维耶多  ①西班牙北部的省。临比斯开湾。面积10,565平方公里。人口112.7万(1981)。首府奥维耶多,主要海港希洪。里亚斯型海岸。境内多山,主要河流有纳隆、塞利亚和纳维亚等。有煤、铁矿。农业产苹果、玉米、黑麦等,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产区,养殖乳牛。阿维莱斯为大型综合工业区,米耶雷斯选矿及冶金业发达。②西班牙北部城市,奥维耶多省首府。人口连郊区19万(1981)。位于山脉环抱的肥沃平原。公元757年创建,810年为阿斯图里亚斯王朝都城。经济主要依靠周围的煤、铁矿资源,有食品加工、轻工业和冶金工业。博物馆内多古物收藏。

奥塔瓦洛  厄瓜多尔北部城市。位于因巴布拉省伊瓦拉西南圣帕布洛湖畔的盆地上,海拔2,573米。人口1.8万(1982)。昔为印第安奥塔瓦洛部落聚居地。1868年遭地震毁坏后重建。周围印第安人手工编织品的重要集市。附近出产咖啡、甘蔗、棉花、谷物、马铃薯、水果和牛。有棉纺、毛纺、编篮等手工业。附近有温泉疗养地。有斗鸡、斗牛、赛艇等活动,吸引游客。泛美公路和铁路通基多。

奥博莫绍  尼日利亚西南部城市。在伊巴丹东北80公里。人口52.7万(1983)。十七世纪中叶建城,现为西南部工商业中心。有较大纺织厂,还有轧棉、榨油(花生)、肉乳加工等工业。制鞋、纺织、生铁冶炼等传统手工业重要。粮食作物、棕油、可拉果、烟草、花生、棉花的集散地。地处约鲁巴高原的热带草原区,为牲畜转运点和市场。公路通伊巴丹和卡诺。

奥斯卡港  一译“沃斯卡斯港”。瑞典东南部港口。位于波罗的海的卡尔马海峡西北端,南距重要港口卡尔马64公里。人口2.8万。工业有造船、炼铜、机器制造和造纸等。商业发达。

奥斯坦德  比利时西部城市。在北海沿岸中部。人口6.9万(1981)。北海岸主要客运港,吃水4米船低潮时可进港,高潮时吃水7米船可进港。全国渔业中心,最重要的渔港。工业有造船、制缆、服装、鱼类加工、化学等。著名旅游城市,海滨疗养地。每年3月5日为狂欢节。

奥斯威辛  波兰南部城市。在维斯瓦河上游,与右岸支流索瓦河汇流处,东距克拉科夫50公里。人口4.6万(1982)。波兰最大的化学工业中心之一,生产合成橡胶、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多种化工产品。又有炼锌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在此设立大规模集中营,惨遭杀害的各国公民达400万之多。集中营原址已辟为纪念馆。

奥雷斯山  阿尔及利亚东北部阿特拉斯山脉的一部分。由石灰岩和泥灰岩构成。海拔大都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谢利亚山高2,328米。受河流强烈切割,地势崎岖,山峦起伏。年雨量800-1,000毫米。多雪松、栓皮栎。曾是阿尔及利亚人民反法武装斗争时期(1954-1962)民族解放军的根据地。

奥赫达城  委内瑞拉西北部城市。位于马拉开波湖东北岸,北距卡比马斯32公里。人口12.9万(1981)。南美洲最大的拉古尼亚斯油田的中心,有输油管通卡维马斯和帕拉瓜纳半岛。有公路通马拉开波及巴基西梅托。

奥赫里德  马其顿共和国西南部城市。在奥赫里德湖东北岸。是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古城。人口2.6万。建于公元九世纪。有铁路、公路、航空线与斯科普里相联系。有中世纪教堂、修道院、壁画、城堡与塔等古迹。设有艺术学校、历史博物馆和艺术陈列馆等。国际疗养、游览胜地。

奥赫热河  捷克西北部拉贝河左岸支流。源自德国巴伐利亚东北,东流入捷境内,流经起伏的平原,在利托姆涅日采注入拉贝河。长256公里。流域面积5,681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38米3/秒。有水电站,供灌溉。沿河城市有海布、索科洛夫、日阿特次和疗养城卡罗维发利等。

奥古斯图夫  波兰东北部城市。人口2万余。初建于1650年。十九世纪上半期,连接维斯瓦河和涅曼河的奥古斯图夫运河开凿(长101公里)后,地位渐趋重要。河港。有木材工业、渔业和酿造业。附近有波兰最大的奥古斯特森林(面积1,070平方公里)和众多的冰碛湖,景色优美,已发展为旅游中心,原有的运河主要供游览。

奥古斯塔港  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港口城市。在斯潘塞湾北端,皮里港西北80公里。人口1.3万。东西铁路干线和中央铁路干线会合点,沿海贸易港口。出口羊毛、小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建巨大火力发电站,供应全州所需大部电力。

奥布宁斯克  俄罗斯著名科学城之一。在奥卡河支流普罗特瓦河畔,北距莫斯科106公里。人口9.1万(1985)。建于1950年。1956年设市。1954年6月世界上第一个原子能电站(5,000千瓦)在此建成。建有原子能电站设计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天文台、气象观测站(观测塔高315米)、放射医疗研究所和原子能学院。

奥夫雷贡城  墨西哥西北部索诺拉州城市。位于亚基河附近、太平洋沿海平原上,海拔100米。人口19万(1980)。亚基河灌溉农业区的商业中心,集散棉花、小麦、稻米、玉米、芝麻等。市内多粮仓,有轧棉、打包等工业。狩猎中心。交通枢纽,有飞机场。

奥龙特斯河  一译“欧朗提斯河”。西亚地中海东岸河流。发源于黎巴嫩贝卡谷地中的巴勒贝克附近。长396公里。向北流入叙利亚称为阿西河,灌溉霍姆斯与哈马之间的农业区以及哈马以北的加布农业区。霍姆斯以南的河段上筑有水库霍姆斯湖。下游进入土耳其境内,流经安塔基亚,在该城西南21公里的苏维迪耶注入地中海。大部不能通航,但古代以该河谷地为陆上通道。

奥卡万戈河  非洲西南部河流。源出安哥拉中部比耶高原,上游段称库邦戈河。流向东南,经纳米比亚境,流入博茨瓦纳北部卡拉哈里盆地,形成面积达16,835平方公里的奥卡万戈三角洲(沼泽)及恩加米湖。再通过季节性的博泰蒂河继续东流,最后潴于马卡迪卡迪盐沼。全长1,600公里,流域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水量丰富,尚少开发利用。奥兰加巴德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中部的城市。人口31.6万(1981)。始建于十七世纪,城内多伊斯兰教遗迹。距埃洛拉洞和历史名城道拉塔巴德很近,旅游业发达。有马拉特瓦拉大学。

奥兰治沃克  中美洲伯利兹北部的城镇,奥兰治沃克区首府。在新河西岸,东南距伯利兹70公里。人口8,439 (1980)。建于殖民时代初期。十九世纪末红木贸易兴盛。现经济以甘蔗制糖和酿酒为主。公路通伯利兹;有飞机场。

奥兰治蒙德  纳米比亚城镇。在南部沿海,近奥兰治河口。人口约7,000。附近海岸砂地是重要金刚石产区,受美、英和南非资本垄断。因掠夺式开采,资源逐渐耗竭。六十年代起,在近海大陆架上钻探,寻找新的矿床。

奥亚波克河  南美洲东北部河流,法属圭亚那与巴西的界河。源出图穆库马克山脉,向东北流,在奥兰治角附近注入大西洋奥亚波克湾。长约500公里。多瀑布、急流,仅下游50公里可通航。河口有港口圣乔治和奥亚波克。

奥乔里奥斯  牙买加北部港口。位于加勒比海岸,圣安斯贝以东约11公里。人口7,000。国内最重要的铝土输出港之一。著名的游览胜地。港湾为椰子林和甘蔗林、水果种植园所环绕,热带风光媚丽,海水温和,海滨浴场全年可开放。城西邓恩河瀑布,落差180米,直泻入海,蔚为壮观。有班机、铁路同国内其他城市相连。

奥伊米亚康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奥伊米亚康盆地村庄。在因迪吉尔卡河上游、松塔尔-哈亚塔山同塔斯-克斯塔贝特山之间。12月至次年1月,昼夜气温均低于-45℃, 绝对最低温曾达-70℃,为北半球寒极之一。

奥克兰群岛  新西兰的岛群。位于南太平洋上南纬50°32′、东经166°13′,南岛以南467公里。由6个火山岛及其他小岛组成,面积612平方公里,其中以奥克兰岛最大(面积464平方公里)。各岛山岭重重,无常住居民,为捕猎海豹基地。

奥克尼群岛  英国大不列颠群岛北部岛群。南距苏格兰约32公里,中隔彭特兰湾。由梅恩兰,霍伊,南、北罗纳德赛和巴雷等7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20个岛有居民。面积971平方公里。人口1.92万(1983)。首府柯克沃尔。多山地、峭壁与古代冰川堆积物。农牧业以产肉牛、禽蛋为主,还产燕麦、芜菁、马铃薯与大麦。有渔业。与苏格兰之间有定期的航空和海上交通线。斯卡帕湾为英国重要的海军基地。北海油田开发后,海上服务业兴盛。南部的弗洛塔岛已建成为英国北海重要的石油港。多史前遗迹。

奥里诺科河  南美洲北部河流。主源南出委内瑞拉同巴西接界的帕里马山脉。上游湍急,呈东南-西北流向,至圣费尔南多折向北流,形成420公里长的哥伦比亚同委内瑞拉的界河,在汇集梅塔河后折向东北,流经地势低平的奥里诺科平原,河面展宽,水流平缓。从巴兰卡斯起主流分成多股水道注入大西洋,形成面积2.6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全长2,730公里,流域面积94.4万平方公里(一说全长2,063公里,流域面积88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梅塔河、阿劳卡河、阿普雷河、考拉河和卡罗尼河等。上游通过卡西基亚雷河与亚马孙河水系相通。流经广袤的热带雨林区和热带草原区,水量丰富,洪水期(4月-10月)常淹没沿岸大片土地。干、支流多急流、瀑布,富水力资源,建有水电站。大部分可以通航,阿亚库乔港以下可通大型河轮,博利瓦尔城以下通海轮。

奥里萨高原  位于印度德干半岛东北部,是乔塔纳格普尔高原向南的延伸。大体上南以默哈讷迪河为界,地势北高南低。婆罗门河与拜托拉尼河流贯,将高原切割成三部分,中部最高,平均海拔900米,马拉亚吉里山海拔1,169米,气候湿热,年降水量1,300-1,650毫米。森林占总面积45-55%。矿藏丰富,有铁、铬铁、锰、煤、白云石等。有不少新兴工业城市,包括印度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鲁尔克拉。铁锰矿石是重要对外输出物资。

奥里斯塔诺  意大利城市。位于撒丁岛西岸,卡利亚里西北,近蒂尔索河口。人口2.8万。城建于十一世纪。农产品集散地。渔港与鱼类罐头生产中心。柑橘加工、陶器、葡萄酒酿制、结网与刺绣亦较重要。有中世纪教堂建筑。

奥林匹斯山  又称“上奥林匹斯山”,一译“奥林波斯山”。在希腊北部,是奥林匹斯块状山地的组成部分。全国最高峰,海拔2,917米。近萨洛尼卡湾,其南为下奥林匹斯山(海拔1,588米)。山顶终年积雪,云雾弥漫,荷马的名著《奥德赛》曾有描述。古代传说为希腊众神的居所,宙斯王座的所在地。

奥罗基耶塔  菲律宾港市,西米萨米斯省首府。位于棉兰老岛伊利甘湾西北岸,奥罗基耶塔河口。人口4.7万(1980)。有定期班船通宿务。公路连接棉兰老岛各地。玉米、椰子的集散地。

奥特沃茨克  波兰中部城市。在维斯瓦河右岸,华沙东南23公里。人口4.6万(1980)。华沙最大卫星城市之一,首都通向卢布林铁路的要站。有纺织、皮革和食品等企业。主要为休养和旅游地;附近有大片松林,建有肺病疗养所。

奥基乔比湖  美国境内仅次于密歇根湖的第二大淡水湖。在佛罗里达州东南部,大沼泽地以北。长约64公里,宽约48公里,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深仅4.5-6米。水位年变幅1米。北来的基西米河是主要水源。通过卡卢萨哈奇河同墨西哥湾相连,通过圣卢西亚运河和大西洋相通。湖南岸筑长堤以阻止湖水溢进大沼泽地,湖周围是机耕农田。渔业、旅游业较重要。

奥梅特佩岛  一译“欧梅特佩岛”。又称“阿尔塔格拉西亚岛”。中美洲尼加拉瓜湖中最大岛屿。位于西部,距岸仅8公里。面积400平方公里。人口0.9万。由两个火山岛组成,两岛有长约3公里的狭窄地峡相连。北岛较大,东西长19公里,南北宽16公里,岛上有康塞普西翁火山,海拔1,610米,1958年和1977年曾猛烈喷发;南岛较小,几乎为圆形,直径约11公里,岛上有马德拉火山,海拔1,224米。土地肥沃,森林遍布,出产咖啡、可可、玉米、棉花、烟草、香蕉及其他热带水果。岛上有大量印第安古文物出土。主要城镇有阿尔塔格拉西亚和莫约加尔帕。

奥斯陆峡湾  挪威东南部的峡湾。是北海的斯卡格拉克海峡向内陆伸入的水体。长度约130公里。首都奥斯陆即位于峡湾湾顶。

奥斯曼帝国  中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军事封建国家(1290-1922)。信奉伊斯兰教。因创建者奥斯曼一世(1259-1326)得名。奥斯曼土耳其人原为西突厥部落的一支。十三世纪初蒙古西侵时,开始西徙。十三世纪三十年代,从罗姆苏丹手中得到位于小亚细亚半岛西北角的一小块封邑。1290年奥斯曼一世趁罗姆苏丹国瓦解之际,宣布为独立公国。从十四世纪三十年代起,逐步侵占拜占庭在小亚细亚属地。1354年渡黑海海峡,占领东色雷斯。1371年和1389年先后打败巴尔干半岛各国和中欧国家联军,1453年,攻克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十六世纪后,向东对伊朗进行长期战争,占领南高加索和库尔德斯坦;向南占领埃及、巴勒斯坦和叙利亚。1520年又西进多瑙河流域,1529年进攻维也纳,并侵入匈牙利。在非洲,1535年占领的黎波里(今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到十六世纪中叶,版图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多瑙河中游和亚得里亚海,北起黑海北岸和南高加索,南至撒哈拉,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封建大帝国。统治者自称苏丹。1571年在海上为西班牙、威尼斯联合舰队击败。进入十七世纪,帝国势力转衰。1683年第二次围攻维也纳失败,丧失大片土地。1774年大败于俄。十八世纪末欧洲列强侵入。十九世纪初,被统治的民族纷纷争取独立。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与1877年俄土战争后国势更衰,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加同盟国作战,失败,又遭列强宰割。1920年国内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在安卡拉成立了以基马尔为首的新政府。1922年奥斯曼帝国被推翻,1923年建立土耳其共和国。

奥赫里德湖  巴尔干半岛第二大湖。在马其顿共和国西南和阿尔巴尼亚边境上。构造湖。长30公里,平均宽12公里,最宽15公里,面积36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695米。湖水较深,最深处286米。主要由地下水及山溪补给,水位变化不大。群山环抱,湖岸陡峻,以景色幽美驰名。湖岸城市有奥赫里德(马)和波格拉德茨(阿)等。

奥廖克马河  俄罗斯勒拿河右支流。源自赤塔州东北部的奥廖克马斯塔诺维克山,向东北和北流,在奥廖克明斯克注入干流。长1,436公里,流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河口处年平均流量1,950米3/秒。支流有通吉尔河、纽克扎河、恰拉河等。夏季多山洪。10月至翌年5月封冻,结冰期约7个月。河口以上可通航406公里,支流通吉尔河汇合处起可流放木材。

奥卡万戈沼泽  在博茨瓦纳西北部。面积16,835平方公里。属卡拉哈里沙漠北缘的凹陷低地。奥卡万戈河自西北分岔注入,大量水分损耗于蒸发、渗漏,仅雨季有部分水流经间歇性的博泰蒂河继续向东注入马卡迪卡迪盐沼,或向南注入恩加米湖。西北部为经常性沼泽,盛长纸莎草;其余每年雨季遭水淹没。有渔业。

奥尔忠尼启则  1931年前称“弗拉季高加索”。1944-1954年称“藻吉考”。1990年复称“弗拉季高加索”。俄罗斯所属北奥塞梯自治共和国的首府。在北高加索捷列克河畔。人口30.3万  (1985)。 1784年建为要塞。1860年建市。北高加索同外高加索交通要冲之一。工业以电冶铅锌、仪器制造和车厢修理为主。有矿冶学院等高校和北奥塞梯自治共和国科学院。

奥兰治自由邦  在南非中部。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193万(1980),班图语系部族占83%。首府布隆方丹。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布尔人开始侵入,1854年成立奥兰治自由邦。经英布战争,1900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10年成为南非联邦的一个省。地处内陆高原,属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约900毫米。大部属农牧区。小麦、玉米为主要农作物。矿产有金、金刚石、煤等。有采矿、炼油、皮革、畜产品加工等工业。有布隆方丹、韦尔科姆、萨索尔堡等工矿业城市。

奥列尼奥克河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北部河流。源自中西伯利亚高原北部的维柳伊高原的北缘,北流注入北冰洋拉普捷夫海的奥列尼奥克湾。长2,292公里,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公里。河口处年平均流量1,210米3/秒。6-9月为汛期。中游苏哈纳村以下可通航小船。9月末-10月到翌年5月末-6月上旬封冻,结冰期长约8个月。富鱼类资源  (白鱼、白鲑、马克寻鱼、聂利玛鱼)。

奥里萨巴火山  又名“锡特拉尔特佩特尔火山”。墨西哥最高峰。在墨西哥高原东南缘。海拔5,700米。山体呈圆锥形,峰顶有3个火口。4,500米以上常年积雪,以下多乔木林。1545-1566年曾多次喷发,最后一次喷发为1687年,至1878年几乎完全熄灭,但在1941年又有微弱活动。

奥林匹克山地  在美国华盛顿州奥林匹克半岛上。属美国海岸山脉北端的孤立山块。主要由泥质页岩构成。奥林匹克峰海拔2,424米,为海岸山脉最高点。还有多座山峰超过2,000米。高山上有冰川地形和现代冰川。山地西坡年降水量达3,500毫米,除夏威夷外,是美国最多雨的地方。山坡上生长树干高大的针叶树,顶部为高山草甸。山地的主要部分辟为奥林匹克国家公园。

奥特朗托海峡  地中海中的一个海峡。位于意大利南部与阿尔巴尼亚西部之间。是连接亚得里亚海与爱奥尼亚海的重要通道。最窄处75公里,最深978米。

奥维多上校镇  巴拉圭中南部城镇,卡瓜苏省首府。位于卡瓜苏山脉西坡。人口1.7万(1980)。始建于1758年。周围农牧业区(产甘蔗、烟草、柑橘、牲畜及木材等)的贸易中心。有肉类加工、锯木、果油提炼等工业。公路通亚松森。

奥斯皮塔莱特  位于西班牙东北,大工业城市巴塞罗那西南的卫星城镇。人口29万(1981)。城镇从马里纳山地延伸到略夫雷加特河三角洲。以钢铁工业为主,并有化肥、颜料、造纸、制药和冶金等部门。

奥斯纳布吕克  德国西北部下萨克森州城市。位于哈瑟河畔,往北可通埃姆斯-威悉运河。人口15.7万(1982)。八世纪末为一教区;1171年设市,旋为汉萨同盟成员。重要铁路枢纽。工业有钢铁、纺织、机械、汽车车厢、造纸及化学等部门。纺织以粗棉织品为主,钢丝生产也较著名。

奥斯特罗文卡  波兰东北部城市,奥斯特罗文卡省首府。临纳雷夫河东岸,西南距华沙100公里。人口3.6万(1980)。素以手工艺品闻名,十六和十七世纪时已成为手工艺品贸易中心。现为铁路、公路运输要站。有电力、纸浆-造纸和食品(肉乳)等工业。

奥斯特罗维茨  全称“圣十字山麓奥斯特罗维茨”。波兰东南部城市。位于圣十字山东北坡,维斯瓦河左支流卡缅纳河北岸。人口5.9万(1982)。波兰的老工业城市之一,有炼铁、车辆制造、建筑材料和食品加工(面粉和制糖)等工业。罗兹通向东南地区的铁路干线经此。

奥列霍沃-祖耶沃  俄罗斯莫斯科州城市。在奥卡河支流克里亚齐马河畔,西距莫斯科89公里。人口13.6万  (1985)。1917年由奥列霍夫、祖耶沃等村合并建市。是俄罗斯重要棉、丝纺织中心之一,纺织机械制造和塑料工业重要。

奥伊金斯将军区  智利中部的一区(六区)。东界安第斯山,西临太平洋。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65万(1990),多分布于中央谷地北部。首府兰卡瓜。1974年建区,由卡查波阿尔、科尔查瓜两省组成。地中海式气候。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约700毫米,夏干冬雨。灌溉农业主产葡萄、谷物、蔬菜、饲料等,山地饲养牛、羊。工业有冶铜、面粉、食品、制革、制鞋、玻璃等。采矿业重要,有世界最大的埃尔特尼恩特地下铜矿,亦产石灰石和矿泉水。交通发达。

奥得-施普雷运河  德国东部通航运河。从奥得河畔艾森许滕施塔特至柏林东南面的塞丁湖,沟通奥得河和施普雷河。长84公里,宽33米,深1.15米。建于1887-1891年。设有7座水闸。可通航1,000吨轮船。对德国和波兰之间的贸易有重要作用。

奥赫拉比斯瀑布  世界大瀑布之一。在南非开普省西北部奥兰治河上、阿平顿西96公里。落差高达146米。

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  阿根廷北部安第斯山的最高峰之一。位于图库曼以西300公里、阿根廷与智利交界处。海拔6,885米。1956年智利探险队测得其海拔高度约7,087米,为西半球的最高峰,但有争议。<

一画 二画[ 一 丨 丿 ] 三画[ 丿 ] 四画[ 丿 ] 五画[ 丿 ] 六画[ 丿]
七画[ 丿] 八画[ 丿 ] 九画[ 丿] 十画[丿] 十一画[丿]
十二画[ 丿 ] 十三画[ 丿 ] 十四画[ 丿 ] 十五画[ 丿] 十六画以上[ 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