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简介(以下摘自“青海省民政厅网站”,估计为2000年之前或更早的资料。本站对个别之处做了更新)
【恰卜恰镇(Qia Bu Qia Zhen)】 位于县境东部,州府、县府驻地。2001年,恰卜恰乡并入恰卜恰镇。辖7个居委会(第一、二、三、四、五、六、七),9个村委会(上塔买、下塔买、次汉苏、东香卡、西香卡、西台、尕寺、加拉、索吉亥)。
恰卜恰镇 位于县境东部,州府、县府驻地。人口2.8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回等民族。面积7.3平方千米。辖一至七按顺序排列的7个居委会。1956年设恰卜恰镇,1958年改称龙羊公社,1965年复称恰卜恰镇。
恰卜恰乡(Qia Bu Qia Xiang)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1千米。人口0.8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2%。面积432平方千米。辖上塔买、下塔买、西台、东香卡、西香卡、尕寿、加拉、索吉乡、次汉苏9个村委会。1949年属上郭密区塔买乡,1958年撤区后合并到次汉土亥乡,1958年并入龙羊公社,1965年改设恰卜恰镇,1968年由恰卜恰镇析置恰卜恰公社,1984年改称恰卜恰乡。2001年,并入恰卜恰镇。
【倒淌河镇(Dao Tang He Zhen)】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44千米。人口1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8%。面积0.2万平方千米。辖蒙古、东卫、黑科、拉乙亥麻、次汉达哇、哈乙亥、甲乙、黄科、措卡、元者10个牧委会。1949年属千卜录区,1956年设倒淌河乡,1958年改为倒淌河公社,1965年改为倒淌河乡。2001年改设镇。
【石乃亥乡(Shi Nai Hai Xiang)】 位于县境北端,距县府驻地180千米。人口0.6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3%。面积319平方千米。辖切吉、铁卜加、如龙、向公、尕日拉、鲁色6个牧委会。1949年设石乃亥乡,1958年并入黑马河乡,1961年分设石乃亥公社,1963年改为石乃亥乡,1968年改为石乃亥公社,1984年复称石乃亥乡。
【黑马河乡(Hei Ma He Xiang)】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148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0%。面积0.1万平方千米。辖加卜龙、直合去乎、文巴地、然去乎4个牧委会。1953年改为黑马河乡,1968年改为黑马河公社,1984年复称黑马河乡。
【江西沟乡(Jiang Xi Gou Xiang)】 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108千米。人口0.5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1%。面积681平方千米。辖元者、大仓、上社、下社4个牧委会。1953年属廿地乡,1958年设江西沟公社,1984年改为江西沟乡。
【沙珠玉乡(Sha Zhu Yu Xiang)】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35千米。人口0.7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35%,还有汉、回等民族。面积681平方千米。辖珠玉、上村、种子、耐海塔,上卡力岗、下卡力岗、曲沟、大连海、知耐亥9个村委会。1949年为都秀区辖乡,1958年并入三湖公社,1963年分设沙珠玉公社,1965年改为沙珠玉乡,1968年改为沙珠玉公社,1984年复称沙珠玉乡。
【切吉乡(Qie Ji Xiang)】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90千米。人口0.7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1%。面积0.4万平方千米。辖东科、莫合、塔秀、乔夫旦、新村、祁加、加什科、哇合8个牧委会。1949年属上郭密区辖乡,1953年设切吉区,1958年改设切吉公社,1963年改称切吉乡,1968年又改称切吉公社,1984年复称切吉乡。
【英德尔乡(Ying De Er Xiang)】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48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4%。面积0.2万平方千米。辖知海、哈尔梗、中果、郎娘、更尕、曲让、黄河、加什达8个牧委会。1949年为都秀区辖乡,1958年并入沙珠玉乡,后改称三湖公社,1963年分设为英德尔乡,1965年并入沙珠玉乡,1981年从沙珠玉公社分设英德尔公社,1984年复称英德尔乡。
【廿地乡(Er Shi Di Xiang)】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25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6%。面积707平方千米。辖廿地、切扎、拉龙、羊让、曲什纳5个牧委会。1949年为加拉区辖乡,1958年并入三湖公社,1961年分设廿地公社,1963年改为廿地乡,1965年并入沙珠玉乡,1971年分设廿地公社,1984年改称廿地乡。
【铁盖乡(Tie Gai Xiang)】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50千米。人口0.6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9.1%。面积0.1万平方千米。辖铁盖、吾雷、马汉台、拉干、拉才、上合乐寺、下合乐寺、托勒台、七台、委曲、哈汗土亥11个村(牧)委会。1949年为上郭密区居力盖乡,1956年改称铁盖乡,1958年并入龙羊公社,1961年改称铁盖乡,1958年并入龙羊公社,1961年分设铁盖公社,1984年改为铁盖乡。
【东巴乡(Dong Ba Xiang)】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10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6%,还有汉、回等民族。面积198平方千米。辖乙浪堂、东巴、加让台、上梅、下梅、索尔加6个村(牧)委会。1949年为加拉区格拉乡,1958年并入恰卜恰镇,同年改镇为公社后属龙羊公社,1963年分设东巴公社,1965年与龙羊、塔买合并设东巴乡,1968年改为东巴公社,1984年复称东巴乡。
【曲沟乡(Qu Gou Xiang)】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12千米。人口0.8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38%,还有汉、回、土等民族。面积748平方千米。辖黄河、德胜、后菊花、龙羊新村、马尼毛台、曹多龙、克才、多隆沟、阿乙亥、次汗土亥、瓦里关、龙才12个村(牧)委会。1949年为上郭密区曲沟乡,1958年并入龙羊公社,1961年分设曲沟公社,1965年与瓦里关、苏乎拉公社合并为曲沟乡,1968年改为曲沟公社,1984年复称曲沟乡。
其它
原 龙羊峡行委:位于州境东部,黄河上游第一个梯级水利枢纽工程龙羊峡水电站所在地。距州府驻地70千米、省会西宁市153千米。总面积6平方千米。地处黄河谷地,四周环山。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温3.4℃,年降水量312毫米。
1978年建龙羊峡水电站设龙羊峡办事处,1988年改为龙羊峡行委(县级)。
2001年底辖2个村委会:黄河村、兴龙村。区划代码632526,邮编811800。人口0.3万,以汉族为主,主要是行委和电站的职工、家属。
2002年4月2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2]29号文批复同意撤销龙羊峡行委,设立龙羊峡镇;撤销曲沟乡并入龙羊峡镇。
行政区划_十环网(www.10huan.com)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