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简介www.10huan.com
附录
崇信县行政区划调整说明
一、边界线走向说明
(一)本次边界线勘定依据
1、国土资源局1989土地详查界线资料。
2、民政、国土、乡村技术负责人实地踏勘。
3、与实地对照,图与实际变化不大。
4、所提供图纸:L—48—35--(3) 比例:1∶10000
5、踏勘日期2003年8月12日至15日。
(二)柏树乡与九功乡分界线
高庄并归柏树乡,两乡乡界变为木家坡村和柏树村的村界。柏树乡的李家沟调整到九功乡后,李家沟村与申家庄村,信家庄村界变为九功乡与柏树乡乡界。
(三)黄花乡与新窑镇分界线
赤城乡撤销,高年、水么两村并归到黄花乡后,两乡乡界取消,变为新窑镇黄庄村与黄花乡油府庄村,新窑镇赤城村与黄花乡水么村村界线。
(四)调整后新乡镇边界线
柏树乡东接泾川汭丰乡,南依九功乡,西靠黄寨乡,北与崆峒区花所乡、泾川县王村乡毗邻。
黄花乡东与木林乡和灵台县梁原乡接壤,西南依新窑镇,西北与锦屏镇毗邻。
新窑镇东邻灵台县龙门乡,南与五举农场、陕西陇县李家河乡接壤,西接华亭县神峪乡,北靠铜城、锦屏镇。
二、行政区划调整说明
高庄乡撤销并归柏树乡,柏树乡乡名不变,乡政府所在地不变。
赤城乡撤销并归黄花乡和新窑镇,黄花乡乡名、乡政府所在地不变,新窑镇镇名不变,镇政府住址设在赤城街道。
赤城、新窑属同一流域,资源分布相近,尤其是两乡境内煤炭资源丰富,赤城乡6村并归到新窑镇,加强了中心镇的经济实力,便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能够进一步加快我县工业发展步伐。镇政府所在地迁到赤城街道,新窑街道土地紧张状况将得到缓解,有利于新的新窑镇小城镇建设和矿区建设。同时,新窑街道煤尘污染大,危害人体健康,赤城街道相比条件好,地理位置也比较适中。
锦屏街道办事处
是2003年7月由崇信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受县政府直接管理。辖东街、西街、滨河路3个社区,有常住人口3237户,7843人,暂住人口824人。西街社区:辖区东至国税局,南至窑庄山,西至乙炔公司,北至团结路,总面积3.3平方千米。有常住人口约1418户,3530人,流动暂住人口187人。
《崇信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调查报告》(摘录,……为本站删节内容)
……我县根据目前乡镇区域布局现状,在认真总结2004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县目前的行政区划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是:
一、县情概况
(一)自然地理及资源概况。
崇信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陇山)东麓,泾河之南。东依泾川、灵台县,西接华亭县,北界崆峒区,南与陕西省陇县相毗连。地处北纬35°10′至35°25′,东经106°50′至107°10′之间,全县东西宽35千米,南北长41.5千米,总面积849.47平方千米。境内地质属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边缘,以中生代岩系分布较为普遍。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呈西北高,东南低。关山支脉的唐帽山、老爷山屹立于西北部,泾河支流的芮河、黑河、达溪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形成三川两塬和众多的山坡沟壑。河谷川区,占总面积的6.8%;残塬区,占总面积的8.1%;低山沟壑区,占总面积的27.2%;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7.9%。平均海拔1393米。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9.8℃,日照2296.5小时,风速1.8米/秒,无霜期191天,降水量546.4毫米,蒸发量1238.6毫米。……
(二)历史沿革。
崇信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据《尚书·禹贡》篇九州方位,崇信属古雍雍州。甘肃是中国历史上置县最早的省份,春秋战国时期,秦武公十年(前688年)在我省首置县之后,县建置的设置进一步展开。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年),平凉市境内就置有泾阳县(今崆峒区西北部)、乌氏县(今崆峒区泾河上游及东北部)、鹑觚县(今灵台县南部)、安丘县(今崇信县东南部),至今已达2324年。唐贞德元年(公元785年),李元谅在崇信筑城屯军,名曰“崇信军”,为“京师西北八镇”之一,崇信之我始见史册。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始置崇信县,至今已1042年。
1949年7 月28日崇信县解放,隶属平凉专区管辖。1958年4 月撤销崇信县并入华亭县,同年12月华亭县撤销并入平凉市后,又将原崇信县区域并入泾川县;1961年恢复崇信县建制至今。
(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县辖6乡2镇,79个村民委员会,410个村民小组,6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全县总人口9.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4‰。各项重点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
二、乡镇区划及基本情况
(一)乡镇建置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解放前夕崇信县辖区范围由锦屏、高庄、铜城、赤城、神峪5乡(镇)构成。
1950年5月至1953年12月,全县辖4区30个乡;
1953年12月至1955年9月,全县辖5区33个乡;
1955年9月至1956年2月,全县辖3区22个乡;
1956年2月至1958年3月,全县辖1区15个乡;
1958年4月4日,崇信县撤销,所辖9乡并入华亭县,1958年9月,原崇信县区域内的9乡撤销,成立了5个人民公社,同年12月又并入泾川县,1961年7月设立崇信县区工委(隶属泾川县)、境内设4个人民公社。至1961年12月5日恢复崇信县。期间县域辖区与邻县亦有调整和变化,先后将原属泾川县的桃花岭、东阳寨、崖窑,灵台县的金龙、大庄、场湾、庙沟、高年、水么、黄花塬、葛家沟、后庄,平凉县的赵寨,华亭县的牌坊岭等村划入崇信县辖区,又将原属崇信县的神峪区划归华亭县管辖。1962年恢复县制,设立10个人民公社,其辖区直至2003年底前的10乡(镇)区划一直未变。
2004年初,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开展乡镇区划调整工作的通知》(甘政办发〔2002〕45号)以及平凉市政府《关于开展乡镇区划调整工作的通知》(平政发〔2003〕43号)文件精神,全县撤销高庄、赤城两乡,并对柏树、九功、新窑、黄花4乡镇辖区作了相应的扩充和调整,同时对原属高庄、赤城两乡的相关机构进行了撤并。目前县内辖区建制为6乡2镇、79个行政村,410个合作社。
(二)乡(镇)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县2镇6乡依地形分布于南北二塬和芮河及黑河川区,南塬为木林、黄花两乡,北塬为柏树、黄寨两乡,芮河川区为九功、锦屏和铜城3乡(镇),黑河川区为新窑镇。各乡(镇)基本情况是:
1、锦屏镇位于崇信县中部,芮河川区中游,居县城所在地。东连九功乡,西接铜城乡,北依黄寨,南临黄花、木林乡,东西长12千米,南北宽10千米,总土地面积78.8平方千米,全镇辖9个村53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总人口197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22人,农业人口12023人。……
2、新窑镇位于崇信县西南山区,距县城38千米,海拔在1275至1712米之间,东邻灵台县梁原乡,西靠华亭县,南邻陕西省陇县,北依铜城、黄花两乡,总面积201.3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66个合作社。2004年末总人口14002人,其中农业人口9674人,非农业人口4328人。……
3、黄花乡地处崇信县西南部塬区,距县城16千米,东邻木林乡,南依灵台县梁原乡,西靠新窑镇,北连锦屏镇,总面积107.27平方千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塬面呈南北狭长而窄小,东北部崾岘沟壑多,土地侵蚀切割严重,平均海拔1300米。全乡共有8个行政村,52个合作社,1759户,7617人。……
4、木林乡又名“双庙子”,地处泾、灵、崇三县交界处,东接泾川县芮丰乡和国营张老寺农场,南界灵台县梁原乡,西壤本县黄花乡,北邻锦屏镇和九功乡,全乡东西长12.5千米,南北宽8千米。总面积72.64平方千米。东西为塬,塬面狭小,南北山被割裂较多。全乡辖9村45社,2004年末全乡共1942户、9206人(其中:农业人口9055人,非农业人口151人)。……
5、铜城乡位于县境西部,东距县城12.5千米,西壤华亭县安口镇,南界锦屏、新窑、黄花二镇一乡,北邻黄寨乡,面积123.32平方千米,辖9村44社,总人口11082人,人均耕地3.9亩。……
6、九功乡位于崇信县城东部,东接泾川县,南邻木林乡,西连锦屏镇、北依柏树乡,总面积52.38平方千米,海拔在1260米左右。总耕地面积25465亩,总人口7281人,农民人均耕地3.5亩。全乡辖8个行政村,35个合作社。……
7、黄寨乡位于崇信县西北部,东接柏树乡,南邻铜城、锦屏两乡镇,西连平凉市大寨乡,北依平凉市白水乡,东西长17.5千米,西北宽11.2千米,总面积96.06平方千米,海拔在1310-1686米之间,……。全乡辖11个行政村,56个合作社,共计2439户10729人。……
8、柏树乡地处崇信县北部塬区,东临泾川王村乡,南靠九功,西接黄寨乡,北依平凉市花所乡。总面积75.32平方千米,海拔在1518-1640米之间。……,辖12个行政村,59个合作社,3276户,14259人。……
(三)乡镇机构设置。……
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初步意见
(一)基本原则。……
(二)撤并条件。
1、两个乡镇政府驻地距离较近,管辖范围都不大。
2、人口少,经济实力弱,基础设施差,发展后劲不足的乡镇。
3、公路沿线,同一山系或流域,交通便利,资源分布相连或自然地理条件相同的乡镇。
(三)乡镇区划调整方案。
方案一:不改变现有行政区划,保留6乡2镇建制,实施机构调整,转变工作职能。
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从目前乡镇建制情况来看,1962年恢复县制新设立10个人民公社直至2003年底,40多年来10乡镇的行政区划一直未变动。从当时的情况看,10个乡(镇)的布局比较合理,南北二塬和两个川区的地域特点。从总人口和区域面积上来看,万人以上、区域面积60平方千米的乡镇有锦屏、铜城、黄寨,占10乡镇的30%;总人口在万人以下的乡镇有赤城、新窑、木林、黄花,占40%;总人口在万人以下,且区域面积不足60平方千米的乡镇有高庄、柏树、九功,占30%。2004年,我县依据省、市《关于开展乡镇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撤并了高庄、赤城两乡,分别归并柏树、新窑两个乡镇。目前,8乡镇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协调快速发展,没有必要再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
方案二:调整行政区划,撤九功乡并入锦屏镇,其他乡镇不变,改革乡镇政府机构的性质和职能。
撤并后的锦屏镇辖区总面积由原来的78.8平方千米增加到现在的131.18千米,行政村由9个增加到现在的17个村,合作社有原来的53个增加到88个,总人口由原来的19745人增加到27026人。
方案三:调整行政区划,撤九功、黄花两乡,分别并入锦屏镇和木林乡,其他乡(镇)不变,改革乡镇政府机构的性质和职能。
撤并后的木林乡辖区总面积由原来的72.64平方千米增加到现在的179.91千米,行政村由9个增加到现在的17个村,合作社有原来的45个增加到97个,总人口由原来的9026人增加到16823人。
主要原因是:九功乡人口相对较少、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差,发展后劲不足,且离县城所在地锦屏镇距离较近,有利于统一进行管理。黄花乡总人口7655人,区域面积107.27平方千米,与木林、新窑相连,辖区区域面积比较小,相对在人口、地缘和经济方面优势不太明显,并于相连的木林乡便于统一管理和发展经济。
区划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带来的负面影响:……六是群众办事难。乡镇撤并之后,就会给群众看病就医、子女上学、办事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如赤城乡归并新窑镇后,新的新窑镇政府迁至原赤城乡址,致使新窑镇的牌坊岭、青泥沟等村社离乡政府近30千米,目前准备撤并的黄花乡距木林达22千米、九功距锦屏镇达15千米,都对群众办事带来极大的不便。
(四)区划调整方案比较:
第二方案和第三方案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分别撤消一个或两个乡后,尽管在机构、人员上得到减少,但并不能真正转变政府职能。且经过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全县由10个乡镇撤并为8个,被撤并的乡村债务至今难以消化、人员安置、社会服务、基层组织建设、风土人情等一系列的矛盾和社会问题一时难以化解,合并后的乡镇政府不得不集中大量人力解决遗留问题,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和各项服务职能的发挥。为此,我们倾向第一方案,重点在转变乡镇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公共服务型、法制型和诚信政府上下功夫,具体见《崇信县县乡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草案)》。
《崇信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二○○三年四月十日) (摘录,……为本站删节内容)
……
一、乡镇现状
崇信县地处甘肃省平凉市东部;东接泾川、灵台县,西至华亭县,南靠陕西陇县,北依崆峒区。全县辖8乡2镇、2个街道办事处,79个行政村,410个合作社,18595个农户、94046人,土地面积840.24平方千米,万人以上的乡镇3个,万人以下的乡镇7个。据《县志》记载,崇信县建县于北宋建隆四年。解放前夕,崇信县辖锦屏镇及高庄、铜城、赤城、神峪四乡。解放后,成立崇信县人民政府,下设锦屏、高庄、铜城、赤城、神峪5个区,30个乡、149个行政村。经过几次撤区并乡以及合作化、公社化等,县内行政区划变动频繁。与邻县辖区亦有变动。从1950年至1962年先后将泾川县的桃花岭、东阳寨、崖尧;灵台县的高年、水么、黄花塬、葛家沟、后庄、金龙、场湾、大庄、庙沟;平凉县的赵寨;华亭县的牌坊岭等地划入崇信版图。同时将崇信县的神峪区划入华亭县管辖。
从历史沿革看,解放初期到1961年底,县内行政区划变动较大,主要是县辖区的调整。1962年以来,恢复县制新设立10个人民公社至今40年到现在10个乡镇行政区划一直未变动。从现状看,10个乡镇的布局基本合理,从人口分布情况看,万人以上,区域面积60平方千米以上的乡镇3个(锦屏、铜城、黄寨),占乡镇总数的30%;总人口在万人以下,区域面积在60平方千米以上的乡镇4个(赤城、新窑、木林、黄花),占乡镇数的40%;总人口在万人以下,而且区域面积不足60平方千米的乡镇3个(高庄、柏树、九功),占乡镇总数的30%;根据排查,人口偏低,区域面积较小的属高庄和柏树二乡。区域面积较大、人口偏少的是新窑镇、赤城和黄花三乡镇。
二、乡镇区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撤并条件……
三、撤并方法
根据省市的要求,乡(镇)调整要减少20%。从历史沿革和目前乡镇的布局,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和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因素,结合现状,经多方调查论证,我县拟将高庄、赤城两乡撤并。柏树乡的李家沟调整到九功乡。
(一)、高庄乡区划
高庄乡共6村、30个合作社、1282户、5625人;境内面积41.32平方千米;2002年完成粮食总产量3315吨,国内生产总值1297万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71万元,占总产值5.47%;财政收入完成102万元、上解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75.17元。根据《县志》记载,高庄因有高庄庙而得名,解放前属高庄乡管辖。解放后为高庄乡,属高庄区管辖。1950年公社化时,成立高庄人民公社,同年后季将高庄并入柏树公社,归柏树公社管辖。1961年公社规模划小,又恢复高庄公社至今未变。这次调整,撤销高庄乡,划归柏树乡和九功乡。具体是:
1、将高庄乡陶坡、张湾、闫湾、柏树乡李家沟等4个行政村、20个合作社、828个农户、3647人,约23.1平方千米划归到九功乡政府管辖,使九功乡原有的7村增加到11村;原有的33个社增加到53个社;原有的1624户增加到2452户;总人口由原来的7093人增加到10740人;境内面积由原来的52.38平方千米增加到约75平方千米。辖区内东依柏树乡的马新庄和泾川三十里梁村、西邻锦屏和黄寨乡的马寨村、南至木林接壤、北接平凉花所乡。
2、将高庄乡的马新庄、吴家湾、木家坡3村、12个合作社、551个农户、2418人,约21 平方千米划归柏树乡辖区,使柏树乡原有的6个行政村增加到9个村;29个社增加到41个社;原有的1924户增加到2475户;总人口由原来的8540人增加到现在的10958人;境内面积由原来的37.03 平方千米增加到现在的55.38平方千米。 使辖区东接泾川, 西接九功乡的闫湾村、南至九功、北依泾川王村乡。
……
(二)赤城乡区划
解放前赤城乡辖新窑镇。1961年将新窑、柏家沟、戚家川大队划出成立新窑人民公社。赤城公社遂为现今规模。赤城乡政府辖高年、水么、赤城、周寨、西刘、宰相、杨安、黄庄8个行政村,46社、1568户、6678人,其中:少数民族174户、836人。境内面积141.5平方千米,2002年完成粮食总产量6024吨,国内生产总值3603万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1024万元,占总产值28.42%;财政收入完成189万元、上解1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9.31元,全乡属丘陵山区。乡(镇)区划调整中,撤销赤城乡,并入新窑镇和黄花乡。具体是:
1、将原赤城乡的西刘、宰相、杨安、黄庄、赤城、周寨6个行政村,35个合作社,1204户、5082人,约105平方千米划归新窑镇管辖,使新窑镇原有的7个行政村31个合作社1039户、9014人、其中农业人口4379人,非农4635人,境内面积 96.03 平方千米,分别增加到13村、66个社、2243户、14096人,约201.03 平方千米,辖区东邻黄花乡的水么村,西至华亭神峪,南依陕西陇县,北与铜城乡接壤。
2、将原赤城乡的水么、高年2个行政村和南沟林场,11个社、364户、1596人,约35平方千米并归到黄花乡管辖。使黄花乡原有的6村增加到8村,原有的41社增加到52社,原来的1369户增加到1733户、原来的6059人增加到现在的7655人;境内面积由原来的72.27平方千米增加到现在的约107.27 平方千米。辖区东接木林乡,西至锦屏镇平头沟和铜城位家沟。南邻新窑镇杨安村,北依锦屏西街村的大咀山。
……
(三)、成立新赤矿区街道办事处
乡镇机构撤并后,中心城镇的综合势力进一步增强,为加强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管理要求,成立新赤矿区街道办事处,改革锦屏街道办事处隶属关系。
1、隶属关系
锦屏街道办事处和新赤矿区街道办事处属县政府派出机构,隶属县政府管理。
2、机构设置
两个街道办共设立6个社区,锦屏街道办下设滨河路社区、东街社区、西街社区;新赤矿区街道办下设新柏社区、新窑社区、赤城社区。
调整后,全县保留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锦屏镇、新窑镇、黄寨乡、柏树乡、九功乡、铜城乡、黄花乡、木林乡,锦屏街道办事处和新赤矿区街道办事处)。万人以上的乡镇达到5个(锦屏镇、新窑镇、黄寨乡、柏树乡、铜城乡)。万人以下的乡镇3个(黄花乡、木林乡和九功乡)。
四、时间步骤
撤并乡镇工作从2003年3月1日开始到8月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