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政区 > 甘肃省 > 武威市
导航栏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乡镇简介 地图
概况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7′-103°46′,北纬36°31′-37°55′。南接永登县,东靠景泰县,北邻武威市和古浪县,西北与肃南县接壤,西与青海省的门源、互助、乐都县毗邻。东西宽142.6千米,南北长158.4千米。总面积6865平方千米。总人口21万人(2004年)。www.10huan.com
县人民政府驻华藏寺镇,邮编:733200。代码:620623。区号:0935。拼音:Tianzhu Zangzu Zizhixian。www.10huan.com
天祝地势西部高峻,而东南逐渐变低。属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海拔2040-4874米之间。境内4000米以上的大山有马牙雪山、雷公山、牛头山、歪巴郎山、代乾山、干沙峨博、磨脐山、响水顶、卡洼掌等。
全县以代乾山及乌鞘岭、毛毛山为界,岭南主要有大通河、金强川河、石门河等为黄河水系;岭北主要有毛藏河、哈溪河、南岔河、响水河、西大滩河等为石羊河水系。
属寒冷高原性气候。日照时数年均2500-2700小时之间,年均气温-8-4摄氏度之间,相对无霜期90-145天,年均降雨量265-632毫米之间。
行政区划
天祝藏族自治县辖8个镇、11个乡:华藏寺镇、打柴沟镇、安远镇、炭山岭镇、哈溪镇、赛什斯镇、石门镇、松山镇、天堂乡、东坪乡、赛拉隆乡、东大滩乡、抓喜秀龙乡、西大滩乡、朵什乡、大红沟乡、毛藏乡、祁连乡、旦马乡。(注:勘界调整后,东坪、赛拉隆乡划归永登县管辖)www.10huan.com
历史沿革
夏至汉初,先后为戎羌、月氏、匈奴等民族游牧之地。自汉武帝时归入西汉版图之后,以乌鞘岭为界,分属不同的郡县管辖。唐代后,逐步形成了以吐蕃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明至清初实行千百户制度。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537年)设庄浪茶马厅(或称庄浪茶马理番委员),管理今天祝36族、14寺院。民国25年(公元1936年)以境内天堂寺和祝贡寺首字"天祝"为名,设置天祝乡,属永登县。
2000年,天祝藏族自治县辖5个镇、1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2134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华藏寺镇 36139
打柴沟镇 15268
安远镇 10173
炭山岭镇 14341
哈溪镇 25921
天堂乡 7059
朱岔乡 4233
赛什斯乡 14880
东坪乡 4340
石门乡 9109
赛拉隆乡 301
东大滩乡 4152
松山乡 5660
钱宝乡 9313
柏林乡 1917
抓喜秀龙乡 4869
西大滩乡 12643
朵什乡 13123
大红沟乡 13859
毛藏乡 1347
祁连乡 7952
旦马乡 4748 www.10huan.com
2004年,合并松山乡、钱宝镇,建松山镇,镇址设在原钱宝镇政府所在地;朱岔乡并入天堂乡;撤销柏林乡,将该乡的上石板沟村、上庙儿沟村、下庙儿沟村并入打柴沟镇,将该乡黄草村、上野雉沟村、韭菜沟村、柏林村、阳洼台村并入华藏寺镇。
www.10huan.com
2005年11月28日,根据兰州市民政局《关于全市行政区划设置及管辖区域的通报》:天祝县的东坪、赛拉龙乡已经获批划归永登县,截至当日尚未正式移交永登县。
www.10huan.com
地图www.10huan.com
链接
部分乡镇简介(以下资料来源,估计为2004年统计数据)www.10huan.com
华藏寺镇 位于县城北部,总面积570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14个村民委员会,58个村民小组,有藏、汉、土、回、蒙古、满等民族。全镇农村总人口18731人,城镇总人口23698人。(2004年)www.10huan.com
打柴沟镇 位于天祝县东南部,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8千米,东南与华藏寺镇相连,西北与抓喜秀龙乡和炭山岭镇毗邻,北靠毛毛山,南接石门镇,总面积400.61平方千米。2004年,全镇辖村委会17个,村民小组71个,全镇总人口17536人,其中农村人口3523户、15636人,少数民族主要有藏、回、土、蒙古等族。 打柴沟地区是天祝县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建国前,打柴沟地区部分地方属于石门保。建国初,成立天祝藏族自治区(县级)第七乡。1976年,成立打柴沟公社。1985年10月成立了打柴沟镇。2004年原柏林乡石板沟、上庙儿沟、下庙儿沟三个村划到打柴沟镇,合并为多隆村。
安远镇
炭山岭镇 位于天祝县城以南70千米外,是1985年10月撤区并乡后成立的,东边与石门镇接壤,北边是马牙雪山与青海省门源县接壤,南边与赛什斯镇接壤,西边与天堂乡、青海省互助县接壤。全镇共有9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委会,36个村民小组,3162户,18342人,其中农业人口1620户,7221人,总面积356.5平方千米。(2004年)www.10huan.com
哈溪镇 位于天祝县西北部的磨脐山下,石羊河流域上游,地处甘青两省交接处。哈溪镇辖12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5653户全镇总面积509.8平方千米。(2004年)
赛什斯镇
松山镇 地处祁连山脉毛毛山南麓松山滩草原,东北与古浪县接壤,东南与景泰县、永登县接壤,西邻县城华藏寺,距离县城17千米。松山镇前身为松山乡、钱宝镇,两乡镇于2004年9月撤并,合并后更名为松山镇。松山,因城北大山多松树而得名,藏语亦称密哈山,意为肉食之地。面积711.3平方千米,全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40个村民小组,人口3017户、13346人,有纯牧业村4个,有藏、汉、土、蒙古、回等民族。
天堂乡 以天堂寺得名。位于天祝县城西部,东接炭山岭镇,西北邻青海省门源县朱固乡,南达大通河与青海省互助县加定镇相望,总面积301.1平方千米。海拔2246-3436m之间。乡人民政府驻天堂寺,距离县城98千米。辖13个村民委员会,54个村民小组。 天堂乡原由朱岔公社管辖,1983年撤销朱岔公社建制后,设立莫科区,于1983年12月15日成立天堂乡。2004年9月,撤销原朱岔乡建制,并入天堂乡。
东大滩乡 位于县城东北部毛毛山北麓,东经103°14′-103°29′,北纬37°9′-37°16′之间,东南连松山镇,西邻西大滩乡,东北与古浪县干城、横梁两乡接攘,总面积152.9平方千米。海拔在2643-3350米之间。全乡辖8个村委会21个村民小组,居住着藏、汉、土、蒙古等民族796户3426人,其中少数民族1678人,占总人口的48.9%。乡人民政府驻地大滩口,距县城75千米。(2004年)www.10huan.com东大滩乡解放初称代阳乡,因以西大滩西沟为中心,东有一大滩称东大滩。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天祝区辖8保甲,东大滩乡属南冲保。建国后,天祝区辖9乡,东大滩属二乡(祝贡及南冲)。1950年天祝自治区辖10乡,将东大滩分为东山八族和红番五族2乡。1952年,自治区6区30乡,东大滩乡分为阿罗、代阳2乡,属三区。1958年改为八一公社,1958年12月改为东大滩公社,1966年改为东升公社,1983年改为东大滩乡。
抓喜秀龙乡 位于县城西南38千米处,东北靠安远镇,东连打柴沟、炭山岭二镇,西接青海门源县,北依哈溪镇,面积459.2平方千米,海拔在2878-3425米之间。现辖代乾、红圪塔、南泥沟、炭窑沟、永丰5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有农牧户1087户、4588人。其中藏、土、汉、满、回等少数民族占64%。乡政府驻抓喜秀龙滩。 抓喜秀龙,藏语,意为吉祥富饶之沟,为清代五世达赖命名。建国前属永登县天祝乡所辖,建国初属天祝县自治区第7乡。1952年为永丰乡,1958年成立抓喜秀龙公社。1966年抓喜秀龙公社改为永丰公社,1966年 永丰公社并入乌鞘岭公社,1983年4月成立抓喜秀龙乡。
西大滩乡 位于毛毛山北麓,东邻东大滩,西靠朵什乡,南连柏林乡,北接古浪县黄羊川乡。海拔2632-4074米。距县城113千米,总面积242.4平方千米,人口密度73人/平方千米。全乡辖东泉村、马场村、白土台村、土星村、坝堵村、西大滩村、上泉村、西沟村、马莲沟村9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级,有藏、汉、藏、土3个民族2775户、12750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6%。(2004年)www.10huan.com1952年此地设置为盖宁乡,1961年改西大滩公社,1983年设置为西大滩乡。
朵什乡 位于天祝县中部、毛毛山北麓,东邻西大滩乡,西靠古浪县黑松驿镇,北与古浪县十八里堡乡和黄羊川镇接壤,南和打柴沟镇相连,距县城85千米,全乡总面积246.9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现有3234户、13893人。海拔2526-3261米。朵什乡是天祝县藏族居住较早的地区之一,朵什系藏语,先有朵什寺,后有朵什部落,才有了朵什乡。
大红沟乡 位于县城西北部磨脐山东麓,东北靠凉州区,西北接毛藏乡,南邻哈溪镇,乡人民政府驻大红沟,海拔2450米-4146米。距县城华藏寺136千米,距武威市区75千米。全乡辖9个村,从东到西依次是红沟寺、马路、大红沟、大沟、东圈湾、灰条沟、东怀、西顶、下西顶,有52个村民小组,2556户、11300人。(2004年) 大红沟乡始建于1953年,1958年乡改为红旗公社,1962年改为延禧公社,1966年改为五星公社,1976年改为大红沟公社,1982年分为延禧、西顶两个公社,1983年又与原柏林牧场合三为一,改为大红沟乡至今。
毛藏乡 地处祁连山东部腹地,东邻大红沟乡,西南与哈溪镇和青海省门源县接壤,北靠祁连和旦马乡,距县城166千米,总面积为586.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9.7%。海拔2579-4874米全乡辖4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共292户,1343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77.25%。(2004年)www.10huan.com
旦马乡 旦马为藏族部落名称。位于天祝县西北部,东北靠武威市,西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南与祁连、毛藏毗邻,西南接青海省门源县,距县200千米。全乡总面积739.8平方千米。全乡7个行政村,大水村、横路村、康路村、白羊圈村、土塔村、细水河村、细水村,29个村民小级,有农牧民861户3662人,居住着汉、藏、土3个民族。(2004年)www.10huan.com旦马乡始建于1952年,乡政府坐落在横路村大台子河畔。1958年乡政府改为旦马公社,1971年划归武威,1982年因民族聚居问题划归天祝,1983年恢复乡镇建置。
赛拉隆乡 地处甘、青两省四县(永登、天祝、乐都、互助)交接处,南端与东坪乡相连,东端与永登县连城镇相连,西北部与乐都县马营乡和互助县嘉定乡相连,海拔2053-3615.8米,总面积153平方千米。全乡所辖吐鲁、皮袋湾两个行政村7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60户,299人。藏族247人占总人口的82.6%。乡政府所在地盆子沟地处大通河西岸,距县城102千米。(2004年)www.10huan.com赛拉隆为藏语,意为冰雹沟之意。赛拉隆乡初建于1981年,1983年撤销公社、牧场、恢复区乡建制。
东坪乡 位于县城西南部110千米处,东面与永登县河桥镇相连,西南与青海省乐都县芦花乡相邻,北靠赛拉隆乡,海拔在2100-2450米之间。面积26.4平方千米,人口1011户、4766人,辖大麦花、扎帐、坪山、先锋4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乡政府设在大麦花村,距县城110km,距青海省乐都县64km。(2004年)www.10huan.com东坪是取藏族部落名"东本"和"坪山"首字而得名,全乡群众居住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俗称"西坪山"的三道山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