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政区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地区
导航栏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乡镇简介 地图
概况
丁青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昌都地区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4°39′-96°17′,北纬31°01′-32°21′。东邻类乌齐县,西连那曲地区巴青县、索县,南与洛隆、边坝县相接,北接青海省杂多、襄谦县。县域东西最大距离15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6千米。总面积12408.25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丁青镇,邮编:855700。代码:542125。区号:0895。拼音:Dingqing Xian。www.10huan.com
行政区划
丁青县辖2个镇、11个乡:丁青镇、尺牍镇、沙贡乡、木塔乡、布塔乡、巴达乡、甘岩乡、嘎塔乡、色扎乡、协雄乡、桑多乡、当堆乡、觉恩乡。共有65个行政村。www.10huan.com
历史沿革
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古称“穷布”。
丁青,唐代属吐蕃。元朝时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明朝时属蒙古王东宫武藏统治。原有六十个族(部落),后来划二十五个给青海玉桥,余下的三十五个,逐渐演变为四十二族。蒙古王东宫藏死后,其妻将索宗地区的三族献给达赖喇嘛,剩下的称霍尔三十九族。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起由清政府管辖。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清政府委派三十九族基巧总管,直属清朝理藩院夷情衙门管理。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改由驻藏大臣直接管理。1906年三十九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1912年藏政府将该地区分为上、下三十九族。上三十九族归黑河管辖,下三十九族归昌都管辖。此后下三十九族地区成为西康省的一部分,1916年复归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40年藏政府又将三十九族地区分别划为丁青、色扎、尺牍、巴青、索宗、比如、聂荣、嘉黎、沙丁、边坝等十个宗,实行宗本制度,宗本直接由拉萨委派。1950年解放,1951年8月成立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驻三十九族地区第一办事处(亦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九族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1959年4月撤销第一办事处,4月将丁青、色札、尺牍三宗合并建立丁青县,县府驻丁青镇。
?年,丁青县辖1个区,1个镇(丁青镇)、14个乡(觉恩乡、桑多乡、沙贡乡、协雄乡、当堆乡、色扎乡、尺犊乡、上衣乡、巴登乡、甘岩乡、嘎塔乡、木塔乡、布塔乡、巴达乡),65个村委会。
2000年,丁青县辖1个镇、12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058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丁青镇 8665
沙贡乡 3191
桑多乡 3374
觉恩乡 8302
当堆乡 5514
协雄乡 6230
色扎乡 7552
尺牍乡 8226
嘎塔乡 3070
巴达乡 1881
甘岩乡 1619
木塔乡 1034
布塔乡 1928
乡镇简介
地图
行政区划_十环网(www.10huan.com)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