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政区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地区

类乌齐县
行政区划_十环网 tools.10huan.com


 导航栏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乡镇简介  地图


概况

  类乌齐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昌都地区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5°49′-96°58′,北纬30°58′-31°58′。北与青海省囊谦县相连,西邻丁青县,南与八宿县、洛隆县接壤,东与昌都县毗邻。县域西北至东南最大距离116千米,西南至东北最大距离71千米。总面积6355.48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桑多镇,邮编:855600。代码:542124。区号:0895。拼音:Leiwuqi Xian。www.10huan.com
  


行政区划

  类乌齐县辖2个镇、8个乡:桑多镇、类乌齐镇、吉多乡、岗色乡、宾达乡、卡玛多乡、尚卡乡、伊日乡、加桑卡乡、长毛岭乡。共有104个行政村。www.10huan.com



历史沿革

  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
  唐代为吐蕃属地。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朝统治西藏后,由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明代永乐年间类乌齐寺的主持被封为国师,管理此地。清代曾设恩达县,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设类乌齐宗。1918年噶厦政府直接派驻“拉尼”(相当县长/宗本)和一个“代本”(团级)的军队,形成以噶举派(白教)为主,政教合一的政权机构。
  1950年前类乌齐宗管辖六大“本布”(头人)区域,区域的百姓直属类乌齐三大札仓领有。1959年时将六大本布中的“嘎玛格若达那本”和“莫冬冷曲林本”的区域划归昌都县,将八宿甲桑卡和原三十九族的少部分地区划入类乌齐宗,1960年成立类乌齐县人民政府,县驻地设在类乌齐镇。辖甲桑卡、恩达(现为桑多镇)、尚卡、长毛岭、玛利等5个区。1962年新建巴夏区(现卡玛多乡),1964年将玛利区划归洛隆县管辖,1972年县政府驻地迁至桑多区,同年新建类乌齐区。
(出处)

  ?年,类乌齐县辖2个镇(桑多镇、类乌齐镇)、8个乡(伊日乡、卡玛多乡、长毛岭乡、滨达乡、尚卡乡、吉多乡、岗色乡、加桑卡乡),133个村委会。
  
  2000年,类乌齐县辖2个镇、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089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桑多镇 7551 类乌齐镇 5224 宾达乡 2096 卡玛多乡 3939 尚卡乡 3448 伊日乡 2584 吉多乡 5059 岗色乡 1772 加桑卡乡 3722 长毛岭乡 5500



乡镇简介

  



地图

  




行政区划_十环网(www.10huan.com)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