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政区 > 云南省
经省政府批准,2006年1至3月份全省有7个州(市)47个县(市、区)194个乡镇(含7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撤并,共减少87个乡镇(含2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减少乡98个、民族乡5个、街道办事处2个,增加镇18个。另有8个乡镇(含乡1个)名称更名,2个镇政府驻地变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变更具体情况如下:
昆明市
官渡区:撤销小哨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大板桥镇,镇政府驻原大板桥镇政府驻地。
西山区:撤销团结彝族白族乡和谷律彝族白族乡,设立团结镇,镇政府驻原团结彝族白族乡政府驻地。
安宁市:撤销一六街乡和八街镇,设立新的八街镇,新设立的八街镇管辖原八街镇和一六街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八街镇政府驻地;撤销鸣矣河乡和县街乡,设立县街镇,新设立的县街镇管辖原县街乡和鸣矣河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县街乡政府驻地。
晋宁县:撤销中和乡及古城镇,其行政区域并入昆阳镇,镇政府驻原中和乡政府驻地;撤销化乐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晋城镇,晋城镇政府驻地不变。
禄劝县:撤销崇德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屏山镇,屏山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双化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撒营盘镇,撒营盘镇政府驻地不变。
宜良县:撤销蓬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匡远镇,匡远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草甸镇,其行政区域并入汤池镇,汤池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北羊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北古城镇,并将北古城镇小河村委会划归九乡彝族回族乡管辖,北古城镇政府驻地不变。
富民县:撤销勤劳乡和者北乡,将勤劳乡所辖西山、仓前、永安、黄坡、元山、松林、麦场7个村委会划归永定镇管辖,所辖旧县村委会划归大营镇管辖;将者北乡所辖南营、北营、龙马3个村委会划归永定镇管辖,所辖河东、白石岩2个村委会划归大营镇管辖,所辖者北、高仓2个村委会划归罗免彝族苗族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永定镇管辖原永定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勤劳乡的西山、仓前、永安、黄坡、元山、松林、麦场7个村委会以及原者北乡的南营、北营、龙马3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大营镇管辖原大营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勤劳乡的旧县村委会,原者北乡的河东、白石岩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罗免彝族苗族乡管辖原罗免彝族苗族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者北乡的者北、高仓2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原者北乡政府驻地。
石林县:撤销北大村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石林镇,镇政府驻原北大村乡政府驻地;将路美邑乡清水塘村委会划归鹿阜镇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路美邑乡改设为路美邑镇,镇政府驻原路美邑乡政府驻地;将板桥乡新宅村委会划归鹿阜镇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板桥乡改设为板桥镇,镇政府驻原板桥乡政府驻地;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鹿阜镇管辖原鹿阜镇管理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路美邑乡清水塘村委会,原板桥乡新宅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亩竹箐乡,其所辖糯衣、格渣2个村委会划归西街口乡管辖,所辖亩竹箐、红路口、水补衣、小板田、矣维哨、法块6个村委会划归圭山乡管辖,将圭山乡所辖海宜、乍龙2个村委会划归维则乡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维则乡改设为长湖镇,新设立的长湖镇管辖原维则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圭山乡的海宜、乍龙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维则乡政府驻地;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圭山乡改设为圭山镇,新设立的圭山镇管辖原圭山乡额冲衣、糯黑、和合、小圭山、尾乍黑、普拉河、当甸、海邑8个村委会和原亩竹箐乡的亩竹箐、红路口、水补衣、小板田、矣维哨、法块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圭山乡政府驻地;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西街口乡改设为西街口镇,西街口镇管辖原西街口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亩竹箐乡的糯衣、格渣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西街口乡政府驻地。
嵩明县:撤销大哨乡和白邑乡,设立滇源镇,新设立的滇源镇管辖原大哨乡和白邑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白邑乡政府驻地;撤销小新街乡和四营乡,设立牛栏江镇,新设立的牛栏江镇管辖原小新街乡和四营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四营乡政府驻地。
寻甸县:撤销仁德镇和城关乡,设立新的仁德镇,新设立的仁德镇管辖原仁德镇和城关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城关乡政府驻地。
曲靖市
麒麟区:撤销潇湘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寥廓街道办事处。
会泽县:撤销梨园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迤车镇,迤车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乐业乡和罗布古镇,设立乐业镇,新设立的乐业镇管辖原乐业乡和罗布古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罗布古镇政府驻地。
宣威市:撤销靖外镇,其行政区域并入西宁街道办事处。
马龙县:撤销张安屯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王家庄镇,将王家庄镇桃园、瓦仓、鸡头村3个村委会划归通泉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王家庄镇管辖原王家庄镇的格里、庄郎、扯度、高枧槽、王家庄、新屯、吴官田、上坝、小龙井9个村委会和原张安屯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地不变。
罗平县:撤销阿鲁乡,其行政区域并入九龙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师宗县:撤销大同镇和丹凤镇,设立新的丹凤镇,新设立的丹凤镇管辖原丹凤镇和大同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大同镇政府驻地。
陆良县:撤销核桃村乡,其所辖雨麦红、沙锅村2个村委会划归活水乡管辖,所辖核桃村、大新村、小寨3个村委会划归双箐口乡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双箐口乡更名为龙海乡。新设立的龙海乡管辖原双箐口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核桃村乡的核桃村、大新村、小寨3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原双箐口乡政府驻地。
沾益县:撤销盘江乡和花山镇,设立盘江镇,新设立的盘江镇管辖原盘江乡和花山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盘江乡政府驻地。
昭通市
昭阳区:撤销凤凰镇、蒙泉乡和太平乡,其行政区域与北闸镇所辖集中村委会,石渣河村委会,箐门村委会的米坡、观音庙、水井边、山跟脚4个自然村的第1至7村民小组,红路村委会柳家沟、石围墙、深沟3个自然村的2、4、14、15村民小组;守望回族乡所辖甘河村委会大院子自然村的第1、2、3村民小组,马贵闸村委会凤凰山脚自然村的第8、9村民小组;小龙洞回族彝族乡所辖龙汛村委会马家营、沟门口、白毛梁子3个自然村的第15至19、21至23村民小组,连同东城、南城、西城、北城4个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新的龙泉、凤凰、太平3个街道办事处。撤销土城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旧圃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鲁甸县:撤销铁厂乡和水磨乡,设立水磨镇,新设立的水磨镇管辖原铁厂乡和水磨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铁厂乡政府驻地;撤销龙头山乡和翠屏乡,设立龙头山镇,新设立的龙头山镇管辖原龙头山乡和翠屏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龙头山乡政府驻地;将大水井乡的马鹿沟村委会和桃源回族乡的普芝噜、岩洞2个村委会划归文屏镇管辖。
巧家县:撤销巧家营乡和新华镇,设立白鹤滩镇,新设立的白鹤滩镇管辖原巧家营乡和新华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新华镇政府驻地;撤销铝厂乡和老店乡,设立老店镇,新设立的老店镇管辖原老店乡和铅厂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老店乡政府驻地;撤销六合乡,其所辖六合、坝统、木厂、马店4个村委会划归小河镇管辖,所辖水井、碉楼2个村委会划归新店乡管辖。
盐津县:撤销艾田乡,其所辖仁和、椒子2个村委会划归盐井镇管辖,所辖艾田、核桃2个村委会划归中和乡管辖,并将中和乡改设为中和镇,镇政府驻原中和乡政府驻地;撤销串丝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普洱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大关县:撤销黄葛乡,其所辖塘房村委会的唐家营、大园子、独瓦、马桑坪4个村民小组和永康、田元、兴隆村3个村委会划归翠华镇管辖,所辖塘房村委会的沙坪子、松林、黄泥坳、喜马溪、岩口、凉水井、营盘、大毛坡、大桥、青坪、罗家湾、梯子坎、老水井、赶山坡、街口、田坝、田方石、丫口、塘房19个村民小组和新寨、太平2个村委会划归悦乐乡管辖,并将悦乐乡改设为悦乐镇,镇政府驻原悦乐乡政府驻地;撤销青龙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天星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永善县:撤销佛滩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溪洛渡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黄坪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黄华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万和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莲峰乡,并将莲峰乡改设为莲峰镇,镇政府驻原莲峰乡政府驻地。
绥江县:撤销田坝镇,其行政区域并入中城镇,镇政府驻原田坝镇政府驻地。
镇雄县:撤销亨地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泼机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李子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罗坎镇;撤销干沟乡,其所辖干沟、大木坪、谷花3个村委会划归五德镇管辖,所辖铁炉、仓海2个村委会划归盐源乡管辖,所辖老街村委会划归罗坎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罗坎镇管辖原罗坎镇、李子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干沟乡的老街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茶木乡,其所辖茶木、团树、瓜果3个村委会划归以勒镇管辖,所辖龙洞村委会划归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管辖;撤销仁和镇及堰塘乡,原仁和镇所辖行政区域并入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原堰塘乡所辖陇东、平桥2个村委会划归母享镇管辖,所辖新场、堰塘2个村委会划归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管辖,并将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改设为坡头镇,镇政府驻原坡头彝族苗族白族乡政府驻地;撤销安尔乡,其所辖安尔、小米多、麦车3个村委会划归以古彝族苗族乡管辖,所辖彭家寨、罗汉2个村委会划归场坝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将以古彝族苗族乡改设为以古镇,镇政府驻原以古彝族苗族乡政府驻地,将场坝乡改设为场坝镇,镇政府驻原以古彝族苗族乡政府驻地,将场坝乡改设为场坝镇,镇政府驻原场坝乡政府驻地;将林口彝族苗族乡凉水村委会划归塘房乡管辖,并将塘房乡改设为塘房镇,镇政府驻原塘房乡政府驻地;将尖山乡布丈村委会划归赤水源镇管辖。
彝良县:撤销毛坪乡,其所辖发界村委会划归角奎镇管辖,所辖毛坪、簸以、献鸡、笋叶、太平、龙潭、大寨、虎丘、岭东、雄块10个村委会划归洛泽河镇管辖,镇政府驻原毛坪乡大寨;撤销新场乡和发达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角奎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角奎角镇管辖原角奎镇、新场乡、发达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毛坪乡发界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
威信县:撤销石坎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扎西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思茅市
澜沧县:撤销勐郎镇、东郎哈尼族乡和谦迈乡,设立新的勐朗镇,新设立的勐朗镇管辖原勐朗镇、东朗哈尼族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谦迈乡看马山、布老、包麦地3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糯扎渡乡,设立糯扎渡镇,新设立的糯扎渡镇管辖原糯扎渡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谦迈乡竜山、谦迈、落水洞3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糯扎渡乡政府驻地;撤销新城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谦六彝族乡,谦六彝族乡政府驻地不变。
孟连县:撤销南雅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娜允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普洱县:撤销把边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磨黑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凤阳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宁洱镇,镇政府驻原凤阳乡政府驻地。
镇沅县:撤销三章田乡和者东乡,设立者东镇,新设立的者东镇管辖原者东乡和三章田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者东乡者东村委会文奴村;撤销里崴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勐大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西盟县:撤销西盟镇和莫窝乡,设立勐卡镇,新设立的勐卡镇管辖原西盟镇和莫窝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西盟镇政府驻地。
景东县:撤销永秀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大朝山东镇,镇政府驻原永秀乡政府驻地;撤销者后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文井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景谷县:撤销钟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威远镇,镇政府驻原钟山乡政府驻地;撤销边江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永平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翠云区:撤销云仙彝族乡和震东乡,设立新的云仙彝族乡,新设立的云仙彝族乡管辖原云仙彝族乡和震东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乡政府驻原云仙彝族乡政府驻地。
江城县:撤销红疆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勐烈镇,镇政府驻原红疆乡政府驻地。
墨江县:撤销碧溪乡、双龙乡和忠爱桥乡,将原碧溪乡、双龙乡所辖行政区域并入联珠镇,将原忠爱桥乡所辖丙蚌、回龙、民兴3个村委会划归通关镇管辖,所辖曼平、曼嘎、新联3个村委会划归联珠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联珠镇管辖原联珠镇、碧溪乡、双龙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忠爱桥乡的曼平、曼嘎、新联3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
保山市
将龙陵县龙新乡的天宁、坡头、半坡3个村委会划归碧寨乡管辖。
红河州
将开远市小龙潭办事处改设为小龙潭镇,镇政府驻原小龙潭办事处驻地。
文山州
砚山县:撤销阿基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阿勐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西畴县:撤销坪寨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法斗乡,法斗乡政府驻地不变。
富宁县:撤销郎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田蓬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睦伦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木央乡,并将木央乡改设为木央镇,镇政府驻原木央乡政府驻地。
麻栗坡县:撤销新寨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董干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广南县:撤销那伦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莲城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阿科乡和八达乡,设立坝美镇,新设立的坝美镇管辖原阿科乡和八达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阿科乡政府驻地。
马关县:撤销山车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坡脚乡,并将坡脚乡改设为坡脚镇,镇政府驻原坡脚乡政府驻地;撤销浪桥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八寨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丘北县:撤销戈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双龙营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羊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温浏乡,温浏乡政府驻地不变。
文山县:撤销乐诗冲乡和老回龙镇,设立薄竹镇,新设立的薄竹镇管辖原乐诗冲乡和老回龙镇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老回龙镇政府驻地。
上述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并后,目前,全省共有乡镇1314个,其中乡579个、民族乡150个、镇585个;街道办事处54个。
2005年乡镇调整情况
(1)
经云南省政府批准,2005年1至8月份全省有5个地级市16个县(市、区)55个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撤并,共减少乡镇29个(含撤销1乡1镇改设2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减少乡17个,民族乡8个,镇4个。另有3个乡政府驻地迁移。调整撤并后,全省共有乡镇1478个,其中乡742个,民族乡163个,镇573个。
昆明市
撤销盘龙区双哨乡、小河乡,合并设立松华乡,乡政府驻原小河乡政府驻地。
曲靖市
撤销沾益县西平镇和沾益乡,合并设立西平镇,镇政府驻原沾益乡政府驻地。
保山市 撤销腾冲县小西镇和勐连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腾越镇,镇政府驻原腾越镇政府驻地;撤销腾冲县上营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芒棒乡,乡政府驻原芒棒乡政府驻地。撤销昌宁县达丙镇和右甸镇,合并设立田园镇,镇政府驻县城关庙社区。撤销龙陵县河头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龙山镇,龙山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龙陵县天宁乡,将原天宁乡管辖的天宁、坡头和半坡3个村委会划归龙新乡管辖,将三家村和新林两个村委会划归碧寨乡管辖。省政府以云政复[2005]19号文批准腾冲、昌宁、龙陵三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
丽江市 撤销永胜县金官镇和梁官镇,合并设立三川镇,镇政府驻原金官镇政府驻地;撤销永胜县板桥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顺州乡,顺州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永胜县太极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涛源乡,涛源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华坪县龙洞傈僳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中心镇,中心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华坪县温泉彝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荣将镇,荣将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华坪县文乐傈僳族乡和大兴镇,合并设立兴泉镇,新设立的兴泉镇政府驻原大兴镇政府驻地。撤销玉龙县仁和傈僳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石鼓镇,石鼓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玉龙县金庄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黎明傈僳族乡,乡政府驻原金庄乡政府驻地。撤销宁蒗县红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大兴镇,大兴镇政府驻地不变。
临沧市 撤销临翔区那招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博尚镇,博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临翔区凤翔镇和忙畔乡,分别改设凤翔和忙畔街道办事处。撤销永德县明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德党镇,德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耿马县福荣拉祜族傈僳族乡和河外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孟定镇,孟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镇康县军弄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南伞镇,南伞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沧源县团结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岩帅镇,岩帅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凤庆县永新彝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鲁史镇,鲁史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凤庆县德思里彝族佤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勐佑镇,勐佑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云县头道水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爱华镇,爱华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云县糯洒彝族傣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涌宝镇,涌宝镇政府驻地不变。
上述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并后,目前,全省共有乡镇1478个,其中乡742个,民族乡163个,镇573个。
红河州
屏边县湾塘乡政府驻地从水果队迁移至沙坝;绿春县半坡乡政府驻地从半坡迁移至坝溜;元阳县俄扎乡政府驻地从俄扎下寨迁移至哈播。
(2)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截止2005年10月份,全省有6个州(市)27个县(市、区)109个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并,共减少乡镇50个(含撤销1镇与另外2镇的部分村委会合并改设2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减少乡44个,民族乡5个,镇1个;增加街道办事处2个。调整撤并后,全省共有乡镇1428个,其中乡698个,民族乡158个,镇572个;街道办事处55个。
昆明市
撤销东川区新村镇、碧谷镇、绿茂乡和姑海乡,设立铜都镇,铜都镇管辖原新村镇、碧谷镇、绿茂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姑海乡管辖的姑海、达德、新村、野牛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新村镇政府驻地;撤销杉木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汤丹镇管辖,镇政府驻原汤丹镇政府驻地;撤销播卡乡和拖布卡乡,合并设立拖布卡镇,镇政府驻原拖布卡乡政府驻地;撤销新田乡和法者乡,设立红土地镇,红土地镇管辖原法者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新田乡管辖的新田、花沟、松毛棚、仓房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法者乡政府驻地;撤销乌龙乡,设立乌龙镇,乌龙镇管辖原乌龙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新田乡管辖的瓦房、大水井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乌龙乡政府驻地;撤销阿旺乡,设立阿旺镇,阿旺镇管辖原阿旺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姑海乡管辖的陷塘村委会,镇政府驻原阿旺乡政府驻地。
临沧市
撤销双江县贺六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勐勐镇管辖,镇政府驻原勐勐镇政府驻地。
保山市
撤销施甸县保场乡及仁和乡,设立仁和镇;撤销施甸县等子乡和太平乡,设立太平镇;撤销隆阳区永昌镇、汶上彝族苗族乡和瓦房彝族乡,设立瓦房彝族苗族乡;撤销隆阳区道街乡和潞江傣族乡,设立潞江镇;撤销隆阳区老营乡和瓦窑白族彝族乡,设立瓦窑镇。
大理州
撤销宾川县古底彝族乡;撤销祥云县象鼻乡、马街乡;撤销巍山县龙街乡和鼠街乡,设立五印乡;撤销洱源县茈碧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玉湖镇,同时将玉湖镇更名为茈碧湖镇;撤销鹤庆县中江乡;撤销漾濞县上街镇和河西镇,设立苍山西镇;撤销永平县老街镇和曲硐镇,设立博南镇;撤销剑川县剑阳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金华镇;撤销大理市七里桥镇;撤销弥渡县太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弥城镇管辖。
红河州
撤销弥勒县弥阳镇和卫泸乡,设新的弥阳镇;撤销弥勒县竹园镇和朋普镇,设立新的竹园镇;撤销红河县迤萨镇和勐龙傣族乡,设立新的迤萨镇;撤销泸西县中枢镇和逸圃镇,设立新的中枢镇;撤销泸西县旧城镇和三河镇,设立新的旧城镇;撤销金平县金河镇和十里村乡,设立新的金河镇;撤销建水县曲江镇、利民乡和李浩寨乡,设立新的曲江镇;撤销元阳县新街镇和胜村乡,设立新的新街镇;撤销开远市中和营乡和马者哨乡,设立中和营镇;撤销个旧市鸡街镇、倘甸乡和乍甸镇,设立新的鸡街镇。
德宏州
撤销潞西市城郊镇和象滚塘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芒市镇管辖;撤销潞西市东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遮放镇管辖;撤销潞西市法帕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风平镇管辖。
撤销陇川县姐乌乡和赛号乡;撤销盈江县岗勐乡和莲花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平原镇管辖;撤销盈江县芒允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太平乡管辖,并将太平乡改设为太平镇;撤销盈江县姐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弄璋镇管辖;撤销瑞丽市姐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勐卯镇管辖;撤销瑞丽市芒棒乡和混板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城关镇管辖,并将城关镇更名为畹町镇。撤销梁河县杞木寨乡。
(3)
2005年12月12日,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楚雄州部分乡镇撤并方案。此方案共涉及该州10个县(市)54个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并,减少乡镇25个,其中减少乡19个、民族乡2个、镇4个,占全州乡镇总数的19.5%,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原有乡镇基础上减少15%的任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并具体情况如下:
楚雄市 撤销宜茨乡,将原宜茨乡所辖的红卫桥村委会划归大地基乡管辖,将力峨么、宜茨、邑多么、路上村4个村委会划归东华镇管辖,并将东华镇邑舍村委会划归子午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东华镇管辖原东华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不含邑舍村委会)和原宜茨乡的力峨么、宜茨、邑多么、路上村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云龙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子午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子午镇管辖原子午镇、云龙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东华镇的邑舍村委会,子午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永安镇,将原永安镇所辖的平山村委会划归鹿城镇管辖,将原永安镇的永安、车坪、邓官、詹家、桃园、览经、庄甸7个村(居)委划归东瓜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东瓜镇管辖原东瓜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永安镇的永安、车坪、邓官、詹家、桃园、览经、庄甸7个村(居)委会,东瓜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富民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鹿城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鹿城镇管辖原鹿城镇、富民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永安镇的平山村委会,鹿城镇政府驻地不变。
牟定县 撤销青龙乡,将原青龙乡所辖的周山、牟尼、龙池、庆丰、共丰5个村委会划归共和镇管辖,将原青龙乡所辖的田丰、龙丰、牌坊、河节冲4个村委会划归凤屯乡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凤屯乡改设为凤屯镇,镇政府驻地搬迁至原凤屯乡飒马场;撤销新甸乡,将原新甸乡所辖的新甸、华星、散花、际盛4个村委会划归共和镇管辖,将原新甸乡的米村、普村、福龙、民乐、丰乐、高平6个村委会划归江坡乡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江坡乡改设为江坡镇,镇政府驻原江坡乡政府驻地;撤销军屯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共和镇,共和镇管辖原共和镇、军屯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青龙乡的周山、牟尼、龙池、庆丰、共丰5个村委会以及原新甸乡的新甸、华星、散花、际盛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
大姚县 撤销仓街镇和七街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金碧镇,金碧镇政府驻地不变;将六苴镇海古簸村委会划归昙华乡管辖。
双柏县 撤销雨龙乡,将原雨龙乡所辖的雨龙、法甸、古木、折苴4个村委会划归法镇管辖;将原雨龙乡所辖的邦山、野牛、蚕豆田3个村委会划归大麦地乡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大麦地乡改设为大麦地镇,镇政府驻地搬迁至原大麦地乡普龙。
南华县 撤销徐营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龙川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天申堂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沙桥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武定县 撤销九厂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近城镇,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近城镇更名为狮山镇,镇政府驻原近城镇政府驻地;撤销石腊它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高桥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姚安县 撤销仁和镇,将原仁和镇所辖的仁和、蛉丰、蜻岭、清河4个村委会划归栋川镇管辖,将原仁和镇的白石地村委会划归太平乡管辖,将太平乡新民村委会划归前场镇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太平乡改设为太平镇,太平镇管辖原太平乡的太平、各苴、老街、陈家4个村委会和原仁和镇白石地村委会,镇政府驻原太平乡政府驻地;撤销龙岗镇和大龙口镇,将原龙岗镇和大龙口镇所辖区域并入栋川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栋川镇管辖原栋川镇、龙岗镇、大龙口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仁和镇的仁和、蛉丰、蜻岭、清河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龙岗镇政府驻地。
永仁县 撤销万马傣族乡,将原万马傣族乡所辖的迤资、昔丙、拉姑、鱼鲊4个村委会划归永兴傣族乡管辖;将原万马傣族乡万马、进化2个村委会划归中和乡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中和乡改设为中和镇,镇政府驻原中和乡政府驻地。
元谋县 撤销花同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羊街乡,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羊街乡改设为羊街镇,镇政府驻原羊街乡政府驻地;撤销苴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黄瓜园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能禹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元马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禄丰县 撤销腰站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金山镇,镇政府驻地搬迁至原金山镇南雄;撤销舍资镇,其行政区域并入一平浪镇,镇政府驻原舍资镇政府驻地;撤销大路溪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和平乡,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和平乡改设为和平镇,镇政府驻原和平乡政府驻地;撤销旧庄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广通镇,广通镇政府驻地不变。
截止12月12日,全省年内共有9个州市53个县市区220个乡镇(街道)进行了调整撤并,共减少乡镇104个(含撤销1乡2镇改设为街道办事处)其中减少乡79个、民族乡15个、镇10个;增加街道办事处4个。目前,全省共有乡镇1403个,其中乡680个、民族乡156个、镇567个;街道办事处56个。
(其它)
2005年9月30日,南涧彝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撤销沙乐乡划归公郎镇的决定》(南人大发[2005]22号):会议决定撤销沙乐乡,其行政区域整体划归公郎镇。
普洱县:撤销凤阳乡并入宁洱镇;撤销把边乡并入磨黑镇。经过乡(镇)撤并,普洱县原9乡2镇,减少2个乡,保留7乡2镇。2006年上半年,云南省政府批准普洱县撤销凤阳乡、把边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