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政区 > 河南省 > 焦作市
  www.10huan.com
武陟县
Wu Zhi Xian
行政区划_十环网 tools.10huan.com

  www.10huan.com
 导航栏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乡镇简介  地图


概况

  武陟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832平方千米(《简册》为860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2002年)。
  县人民政府驻木城镇,邮编:464950。代码:410823。区号:0391。拼音:Wuzhi Xian。
  www.10huan.com


行政区划

  武陟县辖7个镇、7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谢旗营镇、大封镇、宁郭镇、龙源镇、嘉应观乡、乔庙乡、圪垱店乡、三阳乡、小董乡、大虹桥乡、北郭乡;宁郭农场。共有367个行政村。
  www.10huan.com


历史沿革

  夏属冀州,春秋置怀县,秦易名武德。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县。
  武陟历史悠久,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周初,称怀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置怀县。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武德县(在今圪当店乡大城村)。东魏天平三年(536年),温县治所迁移至今武陟县大虹桥乡温村。隋开唐十六年(596年),分修武县南部置武陟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怀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武陟县(在今阳城乡原老城村,1982年,沁河杨庄改道,老城村搬迁,老城遗址已成河道)。唐贞观元年(627年),废怀县入武陟县。五代十国时期,武陟县属怀州。元,武陟县属怀庆路总管府。明,武陟县属河南布政使怀庆府。明,武陟县属河南省怀庆府。1913年,废怀庆府,道治由武陟移驻汲县。1914年,武陟县属河北道。1916年,武陟县直属河南省民国政府。1932年,武陟县属河南省第四行政区。1945年2月15日。建立修获武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获嘉县徐营村,后移至武陟县北小段村,属太行七专署,辖武陟县木栾店以东地区。同年2月22日,建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小董村,辖武陟县沁河以北地区。5月,建立温陟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古樊村,辖武陟县沁河以南地区。1945年10月28日,建立武陟县民主政府,治所在武陟县小董村,辖武陟县沁河南北地区。1946年10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转移至博爱韩高城一带。1947年4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返驻小董村,修获武县并入武陟县。1948年10月,武陟全境解放。1949年8月,武陟县属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12月,武陟县属河南省新乡行署。1986年1月,武陟县属焦作市管辖。(摘自“武陟县政府网站”)
  www.10huan.com
  2000年,武陟县辖7个镇、8个乡。总人口642544人,各乡镇人口: 木城镇 25030 詹店镇 40307 西陶镇 45921 谢旗营镇 62726 大封镇 70023 宁郭镇 28609 龙源镇 61096 嘉应观乡 52665 乔庙乡 43705 圪垱店乡 40473 三阳乡 38898 小董乡 41005 大虹桥乡 28050 北郭乡 36435 阳城乡 2760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www.10huan.com
  2005年,武陟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阳城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大虹桥乡管辖,大虹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11月29日正式挂牌。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武陟县辖7个镇、7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龙源镇、宁郭镇、大封镇、谢旗营镇;嘉应观乡、大虹桥乡、圪垱店乡、乔庙乡、三阳乡、北郭乡、小董乡。
  www.10huan.com


地图

  
站外链接1 站外链接2
  www.10huan.com


乡镇简介  (根据“武陟县政府网站”资料整理)
  www.10huan.com
木城镇  原名木栾店。是武陟县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面积6.5平方千米,下辖5个农民街、3个居委会,人口58000人。
詹店镇  位于武陟县的东南部,全镇辖27个行政村,5.1万人,面积88.8平方千米。(本站估计为2004年统计数据)
西陶镇  位于武陟县西部,面积38平方千米,辖22个行政村,4.32万人。镇区建成区面积3.1平方千米,镇区人口1.56万人。(本站估计为2005年统计数据)
谢旗营镇  位于焦作市的东南部,全镇总面积64.51平方千米,人口5.86万,辖30个行政村。(本站估计为2003年统计数据)
大封镇  位于武陟县西南部,南临黄河,与荥阳隔河相望。辖32个行政村,8万余人,全镇面积85平方千米,是焦作市第一大镇。(本站估计为2005年统计数据)
宁郭镇  面积37.1平方千米,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
龙源镇  原城关乡。面积43.32平方千米,辖24个行政村,172个村民组,40425人。是城乡结合镇,全镇12个村列入城区规划范围,成立了龙源区、城东区两个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嘉应观乡  位于武陟县城东南隅10千米处,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全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5.2万,土地面积10.8万亩(其中黄河滩地8万亩)。
乔庙乡  位于武陟县最东部,全乡总面积55平方千米,4.4万口人。辖29个行政村:前赵村、后赵村、韩村、张村、杨村、黄村、杨洼一街、杨洼二街、杨洼三街、刘庄、马宣寨、张寨、前堤、后堤、冯庵、邸邰、孟村、冯丈、宋陵、商村、千村、李村、陈村、关王庙、周村、杜村、占堤、马村。
圪垱店乡  古称青龙镇,位于武陟县东部,面积48.3平方千米,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3.9万(其中回族人口0.3万)。
三阳乡  因纪念刘三阳烈士而得名。位于焦作市南5千米处,南临沁河,辖34个行政村,3.8万人。
小董乡  位于武陟县西北部,西与博爱县接壤,东临三阳乡,北临宁郭镇,南依沁河。全乡辖20个行政村,共160个村民小组,40898口人,其中农业人口39581口人,总面积51.2平方千米。
大虹桥乡  面积83平方千米,辖50个行政村,240个村民小组,56580口人。
北郭乡  位于武陟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0千米,东临沁河,南依黄河,北接大虹桥,西邻大虹桥,全乡辖30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人,面积80平方千米。
  www.10huan.com

行政区划_十环网·www.10huan.com·本页编辑:lanweixing·最近更新时间 200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