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政区 > 江西省 > 宜春市

宜丰县
Yi Feng Xian
更新时间:2005年10月25日


导航栏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乡镇简介  地图


概况

  【位置面积】 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九岭山脉东南缘。东经114°30'-115°08'、北纬28°17'-28°40'。东邻高安,南界上高,西南接万载,西北连铜鼓,北与修水、奉新接壤。境域东西长71千米,南北宽51千米,全县总面积1934.11平方千米/1935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03年底,总人口27.2万人。
  【地形气候】 宜丰县处九岭山山脉隆起向萍乐凹陷带的过度地带。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区。
  【驻地邮编】 县人民政府驻新昌镇,东距省会南昌市142千米,西南离宜春市袁州区99千米。邮编:336300。行政区划代码:360924。区号:0795。拼音:Yifeng Xian。



行政区划

  【2004年行政区划一览】 辖7镇5乡。
  新昌镇 辖: 耶溪社区、 城南社区、 花门楼社区、 桂花社区、 窑前社区、 流源社区、 荷舍村、 大桥村、 敖桥村、 茶头村、 良岗村、 良田铺村、 良头村、 樟陂村、 陂下村、 两路口村、 楠树村、 枫源林场。
  澄塘镇 辖: 澄塘集镇居委会、 毛家村、 钩下村、 牌楼村、 高坪村、 桥下村、 名山村、 澄塘村、 大厦村、 高枧村、 彭源村、 茜坑村、 黄坪村、 故村、 秀溪村、 水东村、 黄梅村、 枥下村、 英村、 茜港村、 沙湾村、 柏树村、 新安村。
  棠浦镇 辖: 棠浦集镇居委会、 高家村、 岭下村、 沐溪村、 讲堂村、 南坪村、 东刘村、 西刘村、 稻香村、 滠田村、 袁谢村、 沙塘村、 枫林村、 姚家村、 塘岭村、 骆家村、 陈家村、 澄溪村、 棠浦村、 车田村、 棠浦煤矿虚拟居委会。
  新庄镇 辖: 新庄集镇居委会、 万坊村、 芳里村、 新庄村、 荷溪村、 宋家村、 筠山村、 湾溪村、 口溪村、 张家村、 龙溪村、 湖城村、 虎溪村、 上塘村、 邓家村、 南垣林场、 岭背农场、 小坑农科站。
  潭山镇 辖: 潭山集镇居委会、 潭山村、 洑溪村、 坪上村、 上山田村、 龙岗村、 店上村、 茜槽村、 中兴村、 石桥村、 汉塘村、 找桥村、 逍遥村、 院前村、 羊源林场。
  芳溪镇 辖: 芳溪集镇居委会、 上屋村、 下屋村、 香源村、 庙前村、 芭蕉村、 蕉溪村、 刁枥村、 芳溪村、 新村、 南田村、 城溪村、 塘头村、 简家村、 花田村、 杨木村、 石陂村、 禾埠村、 溪浒农场、 万丰林场。
  石市镇 辖: 石市集镇居委会、 潭下村、 土桥村、 夏讲村、 石崖滩村、 何家村、 竹源村、 梨树村、 凌江村、 星溪村、 车溪村、 楼下村、 库里村、 浪源村、 黄花村、 石涌村、 枫桥村、 七都村、 仁和水库。
  花桥乡 辖: 花桥集镇居委会、 花桥村、 社溪村、 白市村、 山田村、 山口村、 仁义村、 义源村、 池源林场、 施源农场。
  同安乡 辖: 同安集镇居委会、 党田村、 洞山村、 同安村、 鹅颈村、 宅里村、 罗家村、 东槽林场、 采育林场。
  天宝乡 辖: 天宝集镇居委会、 辛会村、 辛联村、 藤桥村、 河思村、 鸦溪村、 松溪村、 芳源村、 石井村、 横岭村、 长桥村、 草坪村、 上梅村、 山背村、 兰家店村、 黄沙村、 平溪农场、 床源农场、 茅坪林场。
  黄岗乡 辖: 黄岗集镇居委会、 潮溪村、 将候村、 黄岗村、 坪田村、 大门洞村、 坳溪村、 汪家槽村、 黄陂村; 黄檗山景区管理所。
  桥西乡 辖: 桥西村、 曹家岭村、 付家坪村、 潭埠丈村、 大畲村、 柴源村、 湾里村、 潭港村、 刁丰村、 石塘村、 东源村、 黄陂前村、 前头村; 石埠农场、 桥西良种场、 城西蔬菜场。
  车上林场 辖: 湖溪村、 港口村; 小水分场、 小洞分场、 洞上分场、 直源分场、 东岸分场、 车上分场、 车上集镇虚拟居委会。
  双峰林场   严湖分场、 斜港分场、 李家分场、 龙袍分场、 水岭分场、 双峰分场、 东村分场、 夏家坊分场、 库前分场、 院南分场、 双木分场、 骆家槽分场、 小槽分场、 双峰集镇虚拟居委会。
  石花尖垦殖场:  洪源槽农场 塔下分场、 官山林场、 石花尖虚拟居委会、 瓷厂虚拟居委会。
  鑫龙企业集团:  院前分场、 古阳寨分场、 肖家分场、 狮子岗分场、 山背分场、 五里分场、总部虚拟居委会、陈家坪虚拟居委会。
  宜丰县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虚拟居委会。



历史沿革

  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始设宜丰县,系从建成县分出。自此至五代南唐,宜丰或单独设立,或并入望蔡、建城、高安、上高四县。至宋太平兴国六年,始设新昌县。民国三年,因本县与浙江新昌县重名,复名宜丰县。

  ?年辖:新昌镇 潭山镇 棠浦镇 芳溪镇 新庄镇 石市镇 敖桥乡 澄塘乡 花桥乡 同安乡 天宝乡 双峰乡 黄岗乡 石花尖乡 车上乡 桥西乡
  2003年区划调整:(1)
出处一 撤销敖桥乡,并入新昌镇;撤销车上乡、石花尖乡,并入黄岗乡;撤销双峰乡,并入桥西乡。(2)出处二 撤销双峰乡建制,成立县属双峰林场;撤销车上乡建制,成立县属车上林场;撤销石花尖乡建制,保留石花尖垦殖场;撤销敖桥乡成建制划归新昌镇管辖,新昌镇政府驻地迁至敖桥乡政府驻地。

  宜丰清代以前行政区划(出处)  宋太平天国六年建新昌县时,全境分为7乡。元丰年间(1078-1084)划为9乡。元初以50家为1社,一县分为8乡578社。大德年间(1292-1307),又把县城分为东北和西南两隅。明初改社为图,永乐(1403-1424)以后,分全县为160余图。正统年间(1436-1449)并为129图。弘治年间(1488-1505)并为123图。清沿明制,分全境为8乡41都2隅123图(城内东北偶和西南隅各统2图)。

  宜丰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出处)  民国初年,县内行政区划仍沿清制。民国19年(1930)2月,根据国民政府颁布的《县组织法》规定,以老8乡为基础,划全县为7个区,区以下设行政村。7个区的划分是:第一区辖原秦和乡,区公所驻盐步镇;第二区辖原天宝乡,区公所驻辛会村;第三区辖原广贤乡,区公所驻芳塘;第四区辖原宣风乡、区公所驻棠浦;第七区辖原太平乡,区公所驻同安。   民国21年(1932)3月,分第六区所辖之原天德乡为第八区,区公所驻新庄。与此同时,依省府通令,在全县编组保甲。保甲之编制,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一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保设保长,保以上设保长联合办公处(简报保联),设保联主任。   民国24年(1935),重新调整全县行政区划:原第一区和第五区合并为第一区,区署驻盐步镇;原第三区和第四区合并为第二区,区署驻芳塘;原第六、第七、第八区合并为第三区,区署驻棠浦;原第二区改称第四区,区署驻会市。至年底全县有4区30保联223保2356甲。此后,保联和保时有调整,至民国26年(1937)2月统计,全县有4区30保联204保。   民国28年(1939)2月,废除保联改设乡镇,全县分为4区21乡6镇193保。第一区辖金街镇和盐津、枫源、良冈、广德、新兴、续良等7乡;第二区辖芳塘、集兴、黄岗、禄集、石凌、十都、同兴等7乡;第三区辖棠浦、同安、湖城等3镇和板桥、江洲、尚贤、花桥、新庄等5乡;第四区辖会市、潭山等2镇和黄沙、龙冈等2乡。   民国30年1月,依《县各级组织纲要》草案之规定,将原有27个乡镇编并为18个乡1个镇186保1791甲,至10月经省政府批准施行。这次编并情况如下:金街镇与盐津乡合并为盐步镇;良冈乡与续良乡合并为续良乡;芳塘乡与集兴乡合并为芳溪乡;同兴乡和禄集乡合并为宣化乡;石凌乡与十都乡合并为风德乡;新庄乡与湖城镇合并为天德乡;尚贤乡与花桥乡合并为平治乡;会市镇与黄沙乡合并为会黄乡;同安镇改名太安乡;枫源乡改名风廉乡;潭山镇改名潭山乡;棠浦镇改名棠浦乡;其余黄岗、广德、新兴、双库、板桥、江洲、龙冈等乡未作变动。同年12月,裁撤各区署。   民国35年(1946)7月,再并全县1镇13乡160保1504甲。此后保甲虽有小的调整,但乡镇未作变动。

  宜丰1949年-1972年行政区划(出处)  1949年7月15日,宜丰全境解放,下旬,设立城关区。至12月,全县分为5个区、34个行政村。5个区的管辖区域如下:城关区辖朱续良乡、盐步镇全境和双库乡一部分,区人民政府驻盐步镇;棠浦区辖原荷塘、新民、棠浦、天德、主平5乡全境,区人民政府驻棠浦;潭山区辖原辛会、庆凯等2乡全境和双库乡一部分,区人民政府驻天宝;宣风区辖原宣化、风德2乡全境,区人民政府驻蓼市街;芳溪区辖原芳溪、黄岗2乡全境,区人民政府驻芳塘。随着新政权的建立,旧的乡(镇)、保、甲亦告废除。   1950年4月,划棠浦区的原新民、荷塘2乡之地及城关区的原续良乡一部分设立新荷区,区人民政府驻澄塘。5月开始逐步建立乡一级政权,至8月,先后建立起6个区62个乡(街)。城关区辖10乡和东和、西平2街;芳溪区辖12乡和芳溪街;潭册区辖8乡;棠浦区辖10乡和棠浦街;新荷区辖10乡;宣风区辖8乡。   1951年7月,全县分为6个区72个乡2个街。   1952年4月1日,析棠浦区增置太平区,区人民政府驻同安, 辖同安(同桂改名)、桂横、党田、白市、花桥、普义等6乡。同年8月,改区人民政府为区公所,并以数字排列各区名称:城关区为一区,新荷区为二区,棠浦区为三区,潭山区为四区,芳溪区为五区,宣风区为六区,太平区为七区。至年末,区的规模未变,但乡的设置有所增加。其中:一区增设桥西、雷神、鸦溪、枫潭4乡;二区增设沙袁1乡,陂头乡改名英塘乡;三区增设虎溪1乡;四区增设找桥、下梅、黄沙3乡;五区增设简家、蕉溪2乡;六区增设横塘、午照、禾埠3乡;七区增设横联、东岸2乡。这时全县有7区88乡2街。   1953年1月以后,乡、街变动如下:一区改盐步街为城关镇,再改名新昌镇,撤销鸦溪乡;三区撤销虎溪乡、棠浦街;四区撤销下梅、黄沙2乡;六区撤销禾埠乡。至此,全县共7区83乡1镇。 1956年5月,全县开始撤区并乡,至年底,全县并为23个乡1个镇。   1957年1月,又恢复3个区的建制。   1958年2月15日,撤销桥西乡并入新昌镇,撤销花田乡建制,至此全县有19个乡镇。   1060年4月,将全县20个人民公社(垦殖分场)合并为9个人民公社(垦殖分场)。   1968年12月,全面扩社并队,把全县24个分社(分场)、镇,并为14个公社、镇。   1972年12月19日,经中共宜春地委、宜春地区行署批准,将花桥公社划为花桥、同安两个公社;将黄岗公社划为黄岗、港口两个公社。

  宜丰各时期县域范围变化(出处)  宋建新昌县后,境域一直未发生大的变动,适至近代,才略有变迁。   民国22年(1933)11月,江西省政府根据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江西行营当年7月发出的训令,决定在全省设立8个特别区。将今潭山镇、天宝乡和同安、花桥部分地区划出,与毗邻的修水、铜鼓、奉新3县部分地区设立找桥特别区(县级建制)。特别区政治局于翌年2月设署于潭山万寿宫,5月初迁汉塘花门楼。1935年4月,撤销找桥特别区,归还建制。   1956年6月23日,南昌专署决定,将上高县官桥区塘下乡邓坑村划归宜丰棠浦区永和乡管辖。   1958年冬,上高县建神山水库,淹没英塘公社(今澄塘乡)刘峰、笔峰两大队耕地1901亩。1962年冬,将此两大队41户划归上高水口公社和辖。   同年冬,上高修和平水库,淹没江洲公社(今棠浦乡)耕地1747亩。又修引龙飞水库,淹没石市公社(今石市乡)耕地488亩。   同年冬,高安建上游水库,淹没新庄公社(今新庄乡)耕地360亩。上述各水库共用宜丰耕地、山地、空地7500多亩。   1968年11月28日,将原上高县徐市公社的石陂大队划给宜丰。29日,宜春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宜丰县蓼市集镇及火溪、檀溪、荷塘3个大队525户、1922人划归上高县徐市公社管辖。



乡镇简介

  



地图

  

行政区划_十环网https://www.10huan.com (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