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政区 > 浙江省 > 绍兴市 > 上虞市

上虞市
行政区划_十环网 tools.10huan.com


 导航栏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乡镇简介  地图


概况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曹娥江上游,北纬30°01′,东经120°52′。东邻余姚市,南接嵊州市,西连绍兴县,北濒钱塘江河口,隔水与海盐县相望。境域南北最长60千米,东西最宽46千米,总面积1402.53平方千米。总人口77万人(2004年)。www.10huan.com
  市人民政府驻百官街道市府路5号,邮编:312300。行政区划代码:330682。区号:0575。拼音:Shangyu Shi。www.10huan.com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上虞市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百官街道、曹娥街道、东关街道;道墟镇、上浦镇、汤浦镇、章镇镇、下管镇、丰惠镇、永和镇、梁湖镇、驿亭镇、崧厦镇、沥海镇、小越镇、谢塘镇、长塘镇、盖北镇;岭南乡、陈溪乡、丁宅乡。www.10huan.com



历史沿革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上虞县。据传,上虞县是虞舜后代的封地,地名虞宾。据《太康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迄,因相娱乐,故曰上虞。”1992年10月撤县设市。

  1999年底,全市辖18个镇、6个乡,787个行政村、74个居委会[但是下列合计却为855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7.5121万人。总面积1428平方千米。 百官镇:辖91个村(居)委会,人口137513人,面积67平方千米。 道墟镇:辖32个村(居)委会,人口50812人,面积43平方千米。 东关镇:辖43个村(居)委会,人口44000人,面积61平方千米。 蒿坝镇:辖26个村(居)委会,人口22519人,面积30平方千米。 上浦镇:辖35个村(居)委会,人口25381人,面积87平方千米。 汤浦镇:辖16个村(居)委会,人口15755人,面积63平方千米。 章镇镇: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23464人,面积49平方千米。 龙浦乡:辖21个村(居)委会,人口10628人,面积37平方千米。 大勤乡:辖23个村(居)委会,人口12683人,面积54平方千米。 岭南乡:辖29个村(居)委会,人口13379人,面积57平方千米。 陈溪乡:辖24个村(居)委会,人口10390人,面积43平方千米。 下管镇: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14027人,面积48平方千米。 丁宅乡: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11243人,面积43平方千米。 丰惠镇:辖66个村(居)委会,人口42363人,面积97平方千米。 永和镇: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16535人,面积31平方千米。 谢桥镇:辖19个村(居)委会,人口13600人,面积21平方千米。 梁湖镇:辖40个村(居)委会,人口30014人,面积61平方千米。 驿亭镇: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22219人,面积51平方千米。 小越镇:辖40个村(居)委会,人口35000人,面积29平方千米。 谢塘镇:辖29个村(居)委会,人口26167人,面积28平方千米。 盖北乡:辖19个村(居)委会,人口26273人,面积22平方千米。 崧厦镇:辖69个村(居)委会,人口7600人,面积47平方千米。 沥东镇:辖52个村(居)委会,人口53005人,面积35平方千米。 沥海镇:辖31个村(居)委会,人口44701人,面积31平方千米。(www.10huan.com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0》)

  2000年,上虞市辖18个镇、6个乡:百官镇、小越镇、沥海镇、沥东镇、崧厦镇、谢塘镇、道墟镇、驿亭镇、东关镇、蒿坝镇、梁湖镇、丰惠镇、谢桥镇、永和镇、汤浦镇、上浦镇、下管镇、章镇镇,盖北乡、丁宅乡、大勤乡、陈溪乡、岭南乡、龙浦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722523人,其中:百官镇 144589人、道墟镇 47058人、东关镇 42265人、蒿坝镇 22872人、上浦镇 23406人、汤浦镇 15141人、章镇镇 19797人、下管镇 12681人、丰惠镇 40223人、永和镇 15127人、谢桥镇 12063人、梁湖镇 27877人、驿亭镇 21342人、小越镇 29810人、谢塘镇 24459人、崧厦镇 65770人、沥东镇 45027人、沥海镇 40646人、龙浦乡 8526人、大勤乡 9545人、岭南乡 10904人、陈溪乡 9024人、丁宅乡 9903人、盖北乡 24468人。www.10huan.com
  2000年底,上虞市总面积1403平方千米,辖18个镇、6个乡,798个行政村、57个居民区,总人口77.54万人。 百官镇:辖95个村(居)委会,人口144565人,面积67平方千米。 道墟镇:辖34个村(居)委会,人口50845人,面积43平方千米。 东关镇:辖45个村(居)委会,人口44000人,面积61.3平方千米。 蒿坝镇:辖26个村(居)委会,人口22736人,面积29.6平方千米。 上浦镇:辖36个村(居)委会,人口25257人,面积86.6平方千米。 汤浦镇:辖16个村(居)委会,人口15808人,面积62.5平方千米。 章镇镇:辖39个村(居)委会,人口19797人,面积49平方千米。 龙浦乡:辖21个村(居)委会,人口10347人,面积37平方千米。 大勤乡:辖23个村(居)委会,人口12240人,面积54平方千米。 岭南乡:辖29个村(居)委会,人口13035人,面积57.4平方千米。 陈溪乡:辖24个村(居)委会,人口10201人,面积42.9平方千米。 下管镇: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13171人,面积48平方千米。 丁宅乡: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11198人,面积42.7平方千米。 丰惠镇:辖66个村(居)委会,人口41913人,面积97平方千米。 永和镇: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16673人,面积31.3平方千米。 谢桥镇:辖19个村(居)委会,人口13040人,面积21平方千米。 梁湖镇:辖40个村(居)委会,人口29767人,面积61平方千米。 驿亭镇: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21944人,面积51.4平方千米。 小越镇:辖40个村(居)委会,人口30842人,面积28.9平方千米。 谢塘镇:辖29个村(居)委会,人口27316人,面积28平方千米。 盖北乡:辖19个村(居)委会,人口26770人,面积22.4平方千米。 崧厦镇:辖69个村(居)委会,人口73545人,面积46.75平方千米。 沥东镇:辖51个村(居)委会,人口53406人,面积35平方千米。 沥海镇:辖31个村(居)委会,人口44687人,面积31平方千米。(www.10huan.com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1》)

  2001年10月17日,浙政函[2001]217号批复同意上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撤销谢桥镇建制,与丰惠镇合并。丰惠镇辖83村、6居,驻庙弄(原址)。 撤销沥东镇建制,部分(后凌湖等37村)并入崧厦镇。崧厦镇辖97村、9居,驻崧镇南路(原址)。 沥东镇其余部分(邵家等14村)并入沥海镇。沥海镇辖44村、1居,驻海滨大道(原址)。 撤销大勤乡、龙浦乡建制,并入章镇镇。章镇镇辖79村、5居,定址冯村村。 撤销盖北乡建制,设立盖北镇。盖北镇辖19村,驻联围村(原盖北乡址)。 撤销东关镇建制,部分(旭光等15村,长塘1居)设立长塘镇。长塘镇辖15村、1居,定址长塘村。 撤销百官镇、蒿坝镇建制,和原东关镇其余部分改由上虞市政府直辖并设置百官、曹娥、东关等3个街道办事处,作为上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1)百官街道办事处:管理原百官镇东北部的百官一村等41村、龙山等25居,驻还珠路(原百官镇址)。 (2)曹娥街道办事处:管理原百官镇东南部的娥一等15村、渡江路等14居和原蒿坝镇东部的蒿庄等14村、蒿坝1居,共29村、15居,驻地暂定大三角范围,待确址后再行申报。 (3)东关街道办事处:管理原蒿坝镇西部其余的四丰等10村、马山1居和原东关镇其余的东关等23村、镇东等6居,共33村、7居,驻马家桥村(原东关镇址)。
  2001年底,全市辖18个镇、6个乡(行政区划未实际调整),855个行政村和居委会,总人口77.5121万人。 百官镇:辖91个村(居)委会,人口137513人,面积67平方千米。 道墟镇:辖32个村(居)委会,人口50812人,面积43平方千米。 东关镇:辖43个村(居)委会,人口44000人,面积61平方千米。 蒿坝镇:辖26个村(居)委会,人口22519人,面积30平方千米。 上浦镇:辖35个村(居)委会,人口25381人,面积87平方千米。 汤浦镇:辖16个村(居)委会,人口15755人,面积63平方千米。 章镇镇: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23464人,面积49平方千米。 龙浦乡:辖21个村(居)委会,人口10628人,面积37平方千米。 大勤乡:辖23个村(居)委会,人口12683人,面积54平方千米。 岭南乡:辖29个村(居)委会,人口13379人,面积57平方千米。 陈溪乡:辖24个村(居)委会,人口10390人,面积43平方千米。 下管镇: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14027人,面积48平方千米。 丁宅乡: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11243人,面积43平方千米。 丰惠镇:辖66个村(居)委会,人口42363人,面积97平方千米。 永和镇: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16535人,面积31平方千米。 谢桥镇:辖19个村(居)委会,人口13600人,面积21平方千米。 梁湖镇:辖40个村(居)委会,人口30014人,面积61平方千米。 驿亭镇: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22219人,面积51平方千米。 小越镇:辖40个村(居)委会,人口35000人,面积29平方千米。 谢塘镇:辖29个村(居)委会,人口26167人,面积28平方千米。 盖北镇:辖19个村(居)委会,人口26273人,面积22平方千米。 崧厦镇:辖69个村(居)委会,人口76000人,面积47平方千米。 沥东镇:辖52个村(居)委会,人口53005人,面积35平方千米。 沥海镇:辖31个村(居)委会,人口44701人,面积31平方千米。(www.10huan.com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2》)
  2002年,上虞市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73个居民区、786个行政村:百官街道、曹娥街道、东关街道;道墟镇、长塘镇、汤浦镇、上浦镇、下管镇、章镇镇、丰惠镇、永和镇、梁湖镇、驿亭镇、小越镇、谢塘镇、崧厦镇、盖北镇、沥海镇;陈溪乡、岭南乡、丁宅乡。年底总人口77.34万人。
  百官街道:辖66个村(居)委会,人口113778人,面积40平方千米。 曹娥街道:辖44个村(居)委会,人口56615人,面积40平方千米。 东关街道:辖40个村(居)委会,人口39847人,面积31平方千米。 道墟镇:辖32个村(居)委会,人口50724人,面积43平方千米。 长塘镇:辖15个村(居)委会,人口13841人,面积39.7平方千米。 上浦镇:辖35个村(居)委会,人口25185人,面积86.6平方千米。 汤浦镇:辖15个村(居)委会,人口15771人,面积31.4平方千米。 章镇镇:辖79个村(居)委会,人口44239人,面积140平方千米。 下管镇:辖26个村(居)委会,人口13191人,面积48平方千米。 丰惠镇:辖79个村(居)委会,人口53697人,面积118平方千米。 永和镇: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16483人,面积31.3平方千米。 梁湖镇:辖39个村(居)委会,人口29303人,面积62.6平方千米。 驿亭镇:辖37个村(居)委会,人口22020人,面积53平方千米。 小越镇:辖36个村(居)委会,人口29902人,面积28.9平方千米。 谢塘镇:辖28个村(居)委会,人口26808人,面积28平方千米。 盖北镇:辖19个村(居)委会,人口26519人,面积22平方千米。 崧厦镇:辖97个村(居)委会,人口107662人,面积84.8平方千米。 沥海镇:辖44个村(居)委会,人口59080人,面积57平方千米。 岭南乡:辖29个村(居)委会,人口12598人,面积57.4平方千米。 陈溪乡:辖24个村(居)委会,人口9988人,面积42平方千米。 丁宅乡:辖22个村(居)委会,人口11083人,面积42.7平方千米。(www.10huan.com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3》)
  截止2003年12月,上虞市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786个行政村(缺居委会统计数据)。总人口77.41万,总面积1402.53平方千米。 百官街道:辖66个村(居)委会,人口109221人,面积40平方千米。 曹娥街道:辖44个村(居)委会,人口54447人,面积40平方千米。 东关街道:辖40个村(居)委会,人口39185人,面积31平方千米。 道墟镇:辖32个村(居)委会,人口50474人,面积43平方千米。 长塘镇:辖15个村委会,人口14192人,面积39.7平方千米。 上浦镇:辖35个村委会,人口24859人,面积86.6平方千米。 汤浦镇:辖15个村委会,人口15711人,面积31.4平方千米。 章镇镇:辖79个村(居)委会,人口44948人,面积140平方千米。 岭南乡:辖29个村委会,人口12484人,面积48平方千米。 陈溪乡:辖24个村委会,人口9875人,面积118平方千米。 下管镇:辖26个村委会,人口13457人,面积31.3平方千米。 丁宅乡:辖22个村委会,人口10879人,面积62.6平方千米。 丰惠镇:辖79个村(居)委会,人口54197人,面积53平方千米。 永和镇:辖27个村委会,人口16416人,面积28.9平方千米。 梁湖镇:辖39个村(居)委会,人口29409人,面积28平方千米。 驿亭镇:辖37个村委会,人口21986人,面积22平方千米。 小越镇:辖36个村(居)委会,人口30507人,面积84.8平方千米。 谢塘镇:辖28个村委会,人口26897人,面积57平方千米。 盖北镇:辖19个村委会,人口26168人,面积57.4平方千米。 崧厦镇:辖97个村委会,人口108881人,面积42平方千米。 沥海镇:辖44个村委会,人口59936人,面积42.7平方千米。(www.10huan.com整理 数据来源:《绍兴年鉴·2004》)

  2004年3月22日,浙政函[2004]43号批复同意上虞市驿亭镇政府驻地迁址:上虞市驿亭镇政府驻地由五驿村迁至五夫村。
  
  
2006年,上虞市在道墟、小越两镇先行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于4月在全市其他19个乡镇、街道全面推开行政村规模调整。经过20多天时间,19个乡镇、街道的行政村数量由调整前的701个调减至316个,减幅为55%。上虞市21个乡镇、街道原有786个行政村,在行政村规模调整中,共涉及调整村为649个,占82.6%,调整后,合并为241个新行政村。www.10huan.com
  


地图www.10huan.com

  




乡镇简介www.10huan.com

百官街道
  2003年底,辖66个村(居)委会,人口109221人,面积40平方千米。
  2006年4月17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百官街道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11号):同意百官街道的行政村由36个调整为26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叶家埭村、施家堰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叶家埭村,新叶家埭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叶家埭村内。 二、撤销南湖村、星一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南一村,南一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南湖村内。 三、撤销潮五村、沿河村、丰桥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南二村,南二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沿河村内。 四、撤销朝霞村、建新村、大有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南三村,南三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朝霞村内。 五、撤销头社村、新光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联新村,联新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头社村内。 六、撤销里严村、章岙村、回龙村、马家埠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路东村,路东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里严村内。 七、原一村、三村、岭光、梁家山、杜家、头甲、二甲、四甲、前一、前二、前三、前四、星二、星三、星四、丰二、外严村、金家岙、路工、横江里等20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曹娥街道
  2003年底,辖44个村(居)委会,人口54447人,面积40平方千米。
  2006年4月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曹娥街道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号):同意曹娥街道办事处的行政村由20个调整为13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蒿一村、蒿二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蒿坝村,蒿坝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蒿一村内; 二、撤销丽江岸村、樟树下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丽樟村,丽樟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丽江岸村内; 三、撤销大堡村、殷家堡村、沈岙村、下朱山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朱山头村,朱山头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大堡村内; 四、撤销蒿庄村、东山下村、严村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蒿东村,蒿东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东山下村内。 五、原孝女庙村、上沙村、狮子村、白米堰村、越爱村、光明村、金村村、漳汀村、董村村等9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东关街道
  是由原东关镇长山乡和蒿坝镇一部分行政村于2001年在市行政区划调整时组建的,时辖33个行政村、6个居委。 东关街道东沿上三高速公路与曹娥街道相连,西邻绍兴县,北接道墟镇,南靠长塘镇。
  2003年底,辖40个村(居)委会,人口39185人,面积31平方千米。
  
2006年4月17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东关街道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10号):同意东关街道的行政村由33个调整为19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东关村、樟塘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东塘村,东塘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东关村内。 二、撤销朱家溇村、炼塘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联星村,联星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炼塘村内。 三、撤销高贡村、王家泾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高泾村,高泾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高贡村内。 四、撤销凌村村、横江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凌江村,凌江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凌村村内。 五、撤销大道地村、西陵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大西庄村,大西庄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大道地村内。 六、撤销保一村、保二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保驾山村,保驾山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保一村内。 七、撤销穗丰村、葫芦山村、胡家埠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三丰村,三丰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葫芦山村内。 八、撤销外湾村、鸡山村、建平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金鸡山村,金鸡山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鸡山村内。 九、撤销湖村村、车村村、南横江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马山村,马山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湖村村内。 十、撤销四丰村、新桥头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丰村,新丰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四丰村内。 十一、撤销傅村村、张江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傅张村,傅张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傅村村内。 十二、原马家桥、新建庄、高田头、红星、前村、鼓家堰、高旺、担山村等八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链接:地图

盖北镇
  2003年底,辖19个村委会,人口26168人,面积57.4平方千米。
  2006年4月18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盖北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15号):同意盖北镇的行政村由19个调整为10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沿海村、山西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世海村,世海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沿海村。 二、撤销山海村、兴昌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兴海村,兴海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山海村。 三、撤销盖山村、庙前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夏盖山村,夏盖山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盖山村。 四、撤销河东村、新发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河村,新河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河东村。 五、撤销联围村、四合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联合村,联合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联围村。 六、撤销海南村、进士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珠海村,珠海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海南村。 七、撤销镇丰村、新富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丰富村,丰富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镇丰村。 八、撤销棉粮村、永丰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丰棉村,丰棉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棉粮村。 九、撤销镇江村、棉场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镇东村,镇东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镇江村。 十、原镇海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4月28日,盖北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全面完成,规模调整后新村人均人口2650人。

长塘镇
  2003年底,辖15个村委会,人口14192人,面积39.7平方千米。
  2006年4月24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长塘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28号):同意长塘镇的行政村由15个调整为8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会胡村、篁村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会篁村,会篁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篁村村内; 二、撤销长塘村、后庄村、长安村、塘里村、塘山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长塘村,长塘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长塘村内; 三、撤销上堡村、下堡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谢憩村,谢憩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下堡村内; 四、撤销港口村、何家溇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何家溇村,何家溇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港口村内; 五、将旭光村更名为广陵村,广陵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旭光村内; 六、桃园村、湖田村、罗村村等3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梁湖镇
  2003年底,辖39个村(居)委会,人口29409人,面积28平方千米。
  2006年4月20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梁湖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21号):同意梁湖镇的行政村由36个调整为17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外梁湖村、江坎头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外梁湖村,外梁湖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外梁湖村内; 二、撤销南穴村、狄祁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南穴村,南穴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南穴村内; 三、撤销任庄村、闹溪村、丰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任庄村,任庄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任庄村内; 四、撤销前塘村、后旺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前旺塘村,前旺塘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前塘村内; 五、撤销花浦村、横山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花浦村,花浦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花浦村内; 六、撤销方岙村、梁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方梁岙村,方梁岙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方岙村内; 七、撤销倪家堡村、朱家堡村、寺前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倪家堡村,倪家堡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倪家堡村内; 八、撤销西华瑶村、沿山村、柴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西华瑶村,西华瑶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沿山村内; 九、撤销潘窑村、倪刘村、罗岭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潘家陡村,潘家陡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潘窑村内; 十、撤销蔡蒋村、曹村村、黄家堡村、湖塘下村、明星村、闸口村、杏林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皂李湖村,皂李湖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蔡蒋村内。 十一、原华山村、华光村、大厍村、古里巷村、拗花山村、吴家楼村、玩石村等7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永和镇
  2003年底,辖27个村委会,人口16416人,面积28.9平方千米。
  2006年4月21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永和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24号):同意永和镇的行政村由27个调整为8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青贤岭村、剡岙村、项家村、张叉村、金星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项家桥村,项家桥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项家村内; 二、撤销永和村、娄闸村、三村村、丁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永和村,永和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永和村内; 三、撤销石溪桥村、戚家村、泗明港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三桥村,三桥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泗明港村内; 四、撤销上徐村、安渡村、马家村、两单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安家渡村,安家渡村村委会地点设在原安渡村内; 五、撤销牛栏口村、万岙村、万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青峰村,青峰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万岙村内; 六、撤销麻岙村、新朱巷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岙村,新岙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新朱巷村内; 七、撤销朱胜村、店前村、赵丁村、麻园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朱巷村,朱巷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朱胜村内; 八、撤销高墩村、大陡畈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大墩村,大墩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大陡畈村内。

上浦镇
  2003年底,辖35个村委会,人口24859人,面积86.6平方千米。
  2006年4月21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上浦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23号):同意上浦镇的行政村由35个调整为13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渔家渡村、渔渡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渔家渡村,渔家渡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渔家渡村内; 二、撤销徐湾村、胡家埭村、沿浦村、浦下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舜江村,舜江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沿浦村内; 三、撤销王家汇村、大湖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王湖村,王湖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王家汇村内; 四、撤销小江村、石浦村、庙基湾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四峰村,四峰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庙基湾村内; 五、撤销小坞村、大善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大善小坞村,大善小坞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小坞村内; 六、撤销昆仑村、陶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昆岙村,昆岙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昆仑村内; 七、撤销方弄村、横汀村、姥山村、董家山村、甲仗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东山村,东山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董山完小内; 八、撤销浦口村、红明村、潴湖村、鲍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九连村,九连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浦口村内; 九、撤销郑黄村、俞傅村、石塘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戚山村,戚山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俞傅村内; 十、撤销象田村、石井村、冯浦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冯浦村,冯浦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冯浦村内; 十一、撤销新窑村、凌湖村、夏家埠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夏家埠村,夏家埠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夏家埠村内; 十二、上浦村、梅坞村等2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丰惠镇
  2003年底,辖79个村委会,人口54197人,面积53平方千米。
  2006年1月25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丰惠镇居委会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2号):同意丰惠镇居委会由6个调整为3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东门、北门2个居民委员会,合并设立东门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北门居委内。 二、撤销庙弄、西门2个居民委员会,合并设立庙弄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庙弄居委内。 三、撤销南街、十字街2个居民委员会,合并设立南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十字街居委内。
  2006年4月15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丰惠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9号):同意丰惠镇的行政村作如下调整:撤销蔡岙村、后龚村、前龚村、兴隆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祝家庄村,祝家庄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后龚村内。
  2006年4月22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丰惠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26号):同意丰惠镇的行政村由79个调整为27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仓弄村、西蒲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永庆村,永庆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西蒲村内; 二、撤销吴弄村、西井畈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西郊村,西郊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吴弄村内; 三、撤销观桥村、西南门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西南门村,西南门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观桥村内; 四、撤销百云村、巽水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南门村,南门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巽水村内; 五、撤销创业村、后山村、后二村、罗岩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后山村,后山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创业村内; 六、撤销东郊村、黄浦村、北村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东门村,东门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黄浦村内; 七、撤销郑家堡村、屈华村、甑底山村、后湖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西湖村,西湖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郑家堡村内; 八、撤销车畈村、还珠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孟尝村,孟尝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还珠村内; 九、撤销黎明村、南村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通明村,通明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南村村内; 十、撤销夏家村、金家村、岙底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渔门村,渔门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金家村内; 十一、撤销贾塔村、王牌岭村、南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南源村,南源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贾塔村内; 十二、撤销徐岙村、湖岙村、前湖村、中湖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西溪湖村,西溪湖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中湖村内; 十三、撤销何岙村、梅岙村、杜溪村、东溪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三溪村,三溪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大普集团内; 十四、撤销双溪村、纸坊村、大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双溪村,双溪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双溪村内; 十五、撤销百东村、百西村、小南山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丰南村,丰南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百东村内; 十六、撤销凤鸣村、瓦窑村、应岙村、燕河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凤鸣村,凤鸣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凤鸣村内; 十七、撤销四明村、任岙村、溪头村、西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盛茂村,盛茂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盛茂小学内; 十八、撤销西王村、东黄村、包村村、贾杜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夏王村,夏王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包村村内; 十九、撤销谢家桥村、姚村村、孙闸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谢桥村,谢桥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谢家桥村内; 二十、撤销虞光村、渔业村、通明村、灯塔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虞光村,虞光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虞光村内; 二十一、撤销五云村、方家泊村、协力村、五星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五云村,五云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五云村内; 二十二、撤销陈夏村、谢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陈夏谢村,陈夏谢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陈夏村内; 二十三、撤销湖云头村、三八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虞东村,虞东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湖云头村内; 二十四、撤销东方红村、岙口村、铺前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夹塘村,夹塘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东方红村内; 二十五、北门村、东光村等2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由原蔡岙村、后龚村、前龚村、兴隆村合并设立祝家庄村,已先行批准,现一并予以公布。

沥海镇
  2003年底,辖44个村委会,人口59936人,面积42.7平方千米。
  2006年4月18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沥海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13号):同意沥海镇的行政村由44个调整为22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阮家村、下岸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阮家村,阮家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阮家村内; 二、撤销南门村、木桥村、新桥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南桥村,南桥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木桥村内; 三、撤销九庄村、牛墩村、前倪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城西村,城西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九庄村内; 四、撤销后朱村、四村村、花宫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百沥村,百沥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四村村内; 五、撤销镇东村、后邵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联邵村,联邵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后邵村内; 六、撤销东门村、沥建村、勤丰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城沿村,城沿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勤丰村内; 七、撤销下越村、托潭村、岭下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舜海村,舜海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托潭村内; 八、撤销潭头村、许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潭许村,潭许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潭头村内; 九、撤销燎原村、蒋家村、邵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华东村,华东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燎原村内; 十、撤销朱邵村、土争头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东海村,东海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五建公司内; 十一、撤销前郭渎村、后郭渎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郭渎村,郭渎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阳光敬老院内; 十二、撤销庄里村、塘湾村、郑埭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二渡村,二渡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庄里村内; 十三、撤销贺孙村、谭村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沥东村,沥东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谭村村内; 十四、撤销华阳村、和平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华平村,华平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华阳村内; 十五、撤销红汇村、建海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南汇村,南汇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红汇村内。 十六、原四联村、渔村村、光荣村、民生村、伟明村、联谊村、新联村等7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章镇镇
  2003年底,辖79个村(居)委会,人口44948人,面积140平方千米。
  2006年4月22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章镇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27号):同意章镇镇的行政村规模调整方案,具体如下: 一、撤销笕桥村、蒋山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笕桥村,笕桥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笕桥村内; 二、撤销板桥村、张岳岭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板张村,板张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板桥村内; 三、撤销宋浦村、马村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宋马村,宋马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马村村内; 四、撤销林岙村、唐家桥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中兴村,中兴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林岙村内; 五、撤销中村村、金庄村、东沙埠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镇南村,镇南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中村村内; 六、撤销湖墩村、赤岘村、冯村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区村,新区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赤岘村内; 七、撤销八洞村、谢岙村、大下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灵运村,灵运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八洞村内; 八、撤销朱光村、主山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朱光村,朱光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朱光村内; 九、撤销下叶村、广福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章家埠村,章家埠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下叶村内; 十、撤销上叶村、洪埂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叶村,新叶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洪埂村内; 十一、撤销南堡村、周岙村、赵宅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南村,新南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南堡村内; 十二、撤销藕浦村、太山村、西方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泰山村,泰山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太山村内; 十三、撤销新龙村、朱凌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龙浦村,龙浦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新龙村内; 十四、撤销里民村、江沿村、龚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龙江村,龙江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里民村内; 十五、撤销大增村、前进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大钱村,大钱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前进村内; 十六、撤销清潭村、胡村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清潭村,清潭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清潭村内; 十七、撤销魏家庄村、平原村、盛家弄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魏家庄村,新魏家庄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魏家庄村内; 十八、撤销桥头村、雷公山村、陈庄村、牛绳头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三联村,新三联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桥头村内; 十九、撤销新鸣村、益丰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秀峰村,秀峰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益丰村内; 二十、撤销魏村村、丁家岭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魏村,新魏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魏村村内; 二十一、撤销西山村、俞傅村、东山村、华明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大勤村,大勤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俞傅村内; 二十二、撤销任叶村、韩宅村、吕宅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任叶村,任叶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任叶村内; 二十三、撤销陈墩村、新市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陈墩村,陈墩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陈墩村内; 二十四、撤销张村村、东风村、甘大村、东方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张村村,张村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张村村内; 二十五、撤销中华村、关山村、白水村、小草湾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建设村,建设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关山村内; 二十六、撤销越光村、石溪村、安山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越星村,越星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越光村内; 二十七、撤销陈塔村、埠头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陈埠村,陈埠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天泰茶厂内。

谢塘镇
  2003年底,辖28个村委会,人口26897人,面积57平方千米。
  2006年4月21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谢塘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22号):同意谢塘镇的行政村由28个调整为14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新岑村、远东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岑仓村,岑仓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新岑村内; 二、撤销宋景村、延安村、桥东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晋生村,晋生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宋景村内; 三、撤销谢塘村、湖东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谢家塘村,谢家塘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谢塘村内; 四、撤销山东村、五联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东联村,东联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山东村内; 五、撤销章戴村、新义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章村,新章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新义村内; 六、撤销建房村、塘前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建塘村,建塘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建房村内; 七、撤销九龙桥村、民兴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联民村,联民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民兴村内; 八、撤销江东村、三江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禹峰村,禹峰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三江村内; 九、撤销跃进村、严家村、新大舍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铲还湖村,铲还湖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跃进村内; 十、撤销戴家村、红联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戴家村,新戴家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戴家村内; 十一、撤销花园村、盖丰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丰园村,丰园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盖丰村内; 十二、撤销闸头村、东前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东闸村,东闸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闸头村内; 十三、东升村、星明村等2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汤浦镇
  2003年底,辖15个村委会,人口15711人,面积31.4平方千米。
  2006年4月19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汤浦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18号):同意汤浦镇的行政村由15个调整为8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上街村、下街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汤浦村,汤浦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镇文化中心内;   二、撤销郑岸村、娄岙村、塔山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舜岸村,舜岸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郑岸村内;   三、撤销霞齐村、里村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霞里村,霞里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霞齐村内;   四、撤销岙岭下村、水坑口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长山新村村,长山新村行政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岙岭下村内;   五、撤销白鹤村、汤湖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鹤湖村,鹤湖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白鹤村内;   六、撤销霞漳村、越明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霞越村,霞越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霞漳村内;   七、原蒋村村、达郭村等2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下管镇
  2003年底,辖26个村委会,人口13457人,面积31.3平方千米。
  2006年4月19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下管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19号):同意下管镇的行政村由26个调整为10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东里村、西里村、红岙村、庙峰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东里村,东里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东里村内;   二、撤销西桥村、新山村、联山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联新桥村,联新桥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新山村内;   三、撤销俭民村、同新村、马安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民村,新民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同新村内;   四、撤销新岳村、新星村、星火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振新村,振新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星火村内;   五、撤销凤桐村、洙溪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洙凤村,洙凤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洙溪村内;   六、撤销童郭村、塘弄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庄村,新庄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童郭村内;   七、撤销王村村、宝干村、石门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兴南村,兴南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石门村内;   八、撤销大燕村、徐邵湾村、上前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管梁村,管梁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上前村内;   九、撤销下前村、小燕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下燕村,下燕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下前村内;   十、原芦山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驿亭镇
  2003年底,辖37个村委会,人口21986人,面积22平方千米。
  2004年3月22日,浙政函[2004]43号批复同意上虞市驿亭镇政府驻地迁址:上虞市驿亭镇政府驻地由五驿村迁至五夫村。
  2006年4月19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驿亭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20号):同意驿亭镇的行政村由37个调整为16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二都村、湖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二都村,二都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湖顶村内;   二、撤销光丰村、冯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杨梅村,杨梅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冯家村内;   三、撤销杨溪村、黄倪严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杨溪村,杨溪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杨溪村内;   四、撤销徐家岙村、羊角岭村、横塘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横塘村,新横塘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横塘村内;   五、撤销白马湖村、岭下王村、虎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白马湖村,白马湖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白马湖村内;   六、撤销赵岙村、郑岙村、西徐岙村、南大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春晖村,春晖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赵岙村内;   七、撤销下闸村、群英村、茅家溪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鲁溪闸村,鲁溪闸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群英村内;   八、撤销前岙村、河头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贾家村,贾家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前岙村内;   九、撤销五夫村、长坝村、湖西陡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五夫村,五夫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五夫村内;   十、撤销六一村、小寺桥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联桥村,联桥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六一村内;   十一、撤销马慢桥村、谢家岸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马慢桥村,马慢桥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马慢桥村内;   十二、撤销江下村、王袍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袍江村,袍江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江下村内;   十三、撤销五爱村、泗洲塘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五洲村,五洲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五爱村内;   十四、撤销驿亭村、五驿村、新力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驿亭村,新驿亭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五驿村内;   十五、原西陡门村、孝丰村等2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崧厦镇
  2003年底,辖97个村(居)委会,人口108881人,面积42平方千米。
  2006年4月18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崧厦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12号):同意崧厦镇的行政村由97个调整为38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章家街村、联兴村、章家村、临江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章家村,章家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临江村内。   二、撤销裕丰村、西家村、新塘村、赵村村、东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吕家埠村,吕家埠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西家村内。   三、撤销星旗村、长丰村、东进村、常青村、长征村、海丰村、朝阳村、海涂村、海胜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雀嘴村,雀嘴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新建乡政府内。   四、撤销蔡东村、蔡兴村、美满村、渔业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蔡林村,蔡林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蔡东村内。   五、撤销下湖村、老楼屋村、金冯刘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下湖村,新下湖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下湖村。   六、撤销伟民村、唐嘉桥村、严巷头村、朱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严巷头村,严巷头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伟明村内。   七、撤销西华村、群力村、新华村、共建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西华村,西华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西华村内。   八、撤销陆一村、陆二村、陆三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陆家村,陆家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陆三村内。   九、撤销何家村、西洋湖村、大江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共何村,共何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何家村内。   十、撤销汤家埠村、五龙庙村、前庄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前庄村,前庄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汤家埠村内。   十一、撤销三朋桥村、东华村、裴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时华村,时华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三朋桥村内。   十二、撤销丁家埠村、华泽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丁泽村,丁泽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丁泽小学内。   十三、撤销韩家村、潘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潘韩村,潘韩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韩家村内。   十四、撤销张湖村、曹江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联胜村,联胜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张湖村内。   十五、撤销上湖村、东湖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东上湖村,东上湖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东湖村内。   十六、撤销蒲家村、友爱村、红旗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三华村,三华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友爱村内。   十七、撤销浙海村、勤俭村、沈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双埠村,双埠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浙海村内。   十八、撤销达浦村、钟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金中村,金中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钟家村内。   十九、撤销庙下村、川下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庙川村,庙川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庙下村内。   二十、撤销喻光村、镇中村、先锋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光村,新光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喻光村内。   二十一、撤销郭家村、杭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杭郭村,杭郭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杭家村内。   二十二、撤销官杨村、宅阳村、大坞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舜源村,舜源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官杨村内。   二十三、撤销涂谢村、滁庄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任谢村,任谢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涂谢村内。   二十四、撤销后凌湖村、东联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东凌湖村,东凌湖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后凌湖村内。   二十五、撤销祝马村、后桑村、温泾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祝温村,祝温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祝马村内。   二十六、撤销黎兴村、章家沥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章黎村,章黎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章家沥村内。   二十七、撤销万丰村、湖光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万湖村,万湖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万丰村内。   二十八、撤销黄家堰村、三兴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黄家堰村,黄家堰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三兴村内。   二十九、撤销前朱村、下洋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港联村,港联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前朱村内。   三十、撤销前凌湖村、杨家桥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杨凌湖村,杨凌湖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前凌湖村内。   三十一、撤销内五甲村、曙兴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内五甲村,内五甲村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原曙兴村内。   三十二、原外五甲村、联海村、联塘村、勤联村、寺前村、福海村、三友村等7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道墟镇
  位于上虞市西北部,西邻绍兴,北濒曹娥江入海口,全镇面积45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个居委,人口51000多人。
  2003年底,辖32个村(居)委会,人口50474人,面积43平方千米。

小越镇
  2003年底,辖36个村(居)委会,人口30507人,面积84.8平方千米。

岭南乡
  2003年底,辖29个村委会,人口12484人,面积48平方千米。
  2006年4月19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岭南乡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17号):同意岭南乡的行政村由29个调整为13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蒋山村、油竹坪村、里蒋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龙山村,龙山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蒋山村内; 二、撤销上苏村、煮炼村、进路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立功村,立功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煮炼村内; 三、撤销卢村村、朱村村、阮庄村、马家姆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丰树坪村,丰树坪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阮庄村内; 四、撤销章山村、雅庄村、王家畈村、下许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泰岳村,泰岳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王家畈村内; 五、撤销许岙村、西里村、下湾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许岙村,许岙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许岙村内; 六、撤销阴潭村、丁兴村、高山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青山村,青山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阴潭村内; 七、撤销复兴村、廉士下村、石阔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覆卮村,覆卮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廉士下村内。 八、原田山村、白龙潭村、平山村、东澄村、丁山村、梁宅村等6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丁宅乡
  2003年底,辖22个村委会,人口10879人,面积62.6平方千米。
  2006年4月21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25号):同意丁宅乡的行政村由22个调整为9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沙墩村、大石埠村、郭家弄村、溪南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双桥村,双桥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沙墩村内; 二、撤销齐岙村、缸窑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缸岙村,缸岙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缸窑村内; 三、撤销路口街村、五村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华丰村,华丰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路口街村内; 四、撤销上宅村、中街村、芋艿湾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上宅村,上宅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上宅村内; 五、撤销丁宅村、西庄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丁宅村,丁宅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丁宅村内; 六、撤销下宅村、杨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下宅村,下宅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下宅村内; 七、撤销任溪村、上山村、应山村、新横村、史叶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新任溪村,新任溪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任溪村内; 八、庙湾村、深湾村等2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陈溪乡
  2003年底,辖24个村委会,人口9875人,面积118平方千米。
  2006年4月18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陈溪乡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16号):同意陈溪乡的行政村由24个调整为10个,具体如下: 一、撤销庙下村、下岭村、四建村、张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干溪村,干溪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下岭村内; 二、撤销许天村、陈溪口村、生畈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陈溪村,陈溪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许天村内; 三、撤销下徐村、龙镇村、珍坑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石笋山村,石笋山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龙镇村内; 四、撤销虹桥村、刘生村、生溪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虹溪村,虹溪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虹桥村内; 五、撤销旧宅村、浪撞村、徐岭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塔溪村,塔溪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旧宅村内; 六、撤销大兴村、半岙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夏家岙村,夏家岙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半岙村内; 七、撤销小陈村、背向村、潘宅村,以其区域合并设立小陈岙村,小陈岙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背向村 八、原旭峰村、陈家岙村、太平山村等3个行政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行政区划_十环网·www.10huan.com·本页编辑:lanweixing·最近更新时间 200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