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环工具网
天气 预报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生活查询
娱乐工具
行政区划
计算/学习
电脑网络
站长工具
交通查询
十环网
中国政区
政区沿革
地名索引
政区地图
历史政区
历史地图
中国帝王列表
历史地名索引
资源下载
工具网
外国政区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美洲
外国地名索引
各国国旗
区划代码
首页
>
中国政区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虎林市
Hu Lin Shi
行政区划_十环网 tools.10huan.com
导航栏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乡镇简介
地图
概况
虎林市面积9329平方千米。总人口30万人(2004年)。
www.10huan.com
市人民政府驻虎林镇。邮编:158400。代码:230381。区号:0467。拼音:Hulin Shi。
www.10huan.com
行政区划
虎林市辖7个镇、5个乡:虎林镇、东方红镇、迎春镇、虎头镇、杨岗镇、东风镇、宝东镇、新乐乡、伟光乡、忠诚乡、珍宝岛乡、阿北乡。市境内有:东方红林业局、迎春林业局、八五零农场、八五四农场、八五六农场、八五八农场、庆丰农场、云山农场。
www.10huan.com
历史沿革
虎林县,由横贯县境中部之七虎林河而得名。七虎林,系满语“稀忽林”之转音,为“ 沙鸥”之意。清代,属宁古塔副都统辖区。清末放荒开垦,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在 呢吗口(今虎头镇,与俄罗斯境内呢吗河口即今伊曼河口相对)设招垦分局。呢吗,满语“ 山羊”之意。1909年8月24日(清宣统元年七月初九日),吉林巡抚奏准于“密山府属呢吗口 地方”,设置呢吗厅。翌年4月18日(清宣统二年三月初九日),吉林巡抚奏称:“呢吗口本 因俄国境内之呢吗河西流,汇于该处,故有斯名。今设同知一缺,若仍循旧时称谓,深恐日 久沿讹,国界未易分晰。查该处本在七虎林河之南,拟请定为虎林厅,以符名实,而垂久远 。”同年5月(农历四月)批准,将呢吗厅改为虎林厅,隶属吉林行省东北路道。中华民国成 立后,1913年3月,改为虎林县,仍驻呢吗口(称虎林县城)。1914年6月,隶属依兰道。19 29年2月,撤销道区,由吉林省直辖。时为三等县,全县2.59万人。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 省,1934年12月划归滨江省管辖。1937年7月,改归新设之牡丹江省。1938年8月5日,伪虎林 县公署移驻安乐镇(原名东街基,又称黑嘴子),并将安乐镇改为“虎林”(今虎林镇), 原县公署驻地改为“虎头”。1939年6月,划归新设之东安省管辖。1943年10月,隶属东满总 省,1945年5月改隶东满省。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虎林县划归合江省管辖。1946年6月,划归新设立的东 安专区管辖。1947年10月,改隶牡丹江省。1948年7月,复由合江省直辖。1949年5月,改隶 松江省管辖。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由黑龙江省直辖。1956年3月,划归新设立的牡 丹江专区管辖。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决定,将虎林、饶河两县合并为虎饶县,县人民委员 会驻虎林镇,隶属牡丹江专区。1962年11月,改隶合江专区。1964年6月5日,国务院决定, 撤销虎饶县,恢复虎林县和饶河县,10月10日两县正式分开。虎林县址设于虎林镇,仍隶于 合江专区。1970年4月,划归牡丹江地区管辖。1983年9月,撤销牡丹江地区,改由牡丹江市 领导。
1992年,虎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乌苏里江上游西岸。县境北抵饶河县,南达密山市,西 邻宝清县,东隔乌苏里江、松阿察河与俄罗斯隔水相望。边境线长318公里,是黑龙江省边境 县之一。全县总面积9330平方公里。全县共辖17个乡、镇。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万人,占总人口 的50%。在总人口中,县属乡镇人口13.7万余人,国营农场系统9万余人,森工系统5.1万余 人;汉族人口26.8万余人,满、朝鲜、蒙古、回、苗、布依等少数民族人口1.1万余人。县 政府驻地虎林镇。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虎饶县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乌苏里江左岸。1960—1964年,由虎林、饶河两县合并设置。 虎饶县之名称,是在两县合并时,因虎林、饶河两县历史较久,“过去均系抗联活动地区,为了表明该两县的原意,把两县各取一字”,称虎饶县。50年代后期,在虎林县与饶河县境内,由人民解放军广大转业官兵建立了一大批大型国营农场。但因农垦企业属农垦局领导,而政权工作则属于两个县,有许多不便之处。为试办“政权和经济组织合一的单位”,经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呈请,国务院于1960年1月7日批准,将虎林县与饶河县合并设置虎饶县,县人民委员会驻虎林镇,隶属牡丹江专区。1963年2月1日,改由合江专区管辖。是时,虎饶县共辖5个区、14个公社(乡、镇)、32个农场乡,总面积2.1万余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人。其后,根据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的请示,1964年6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虎饶县,恢复虎林县和饶河县,均归合江专区管辖。同年8月6日,省人民委员会下发通知,责成有关专署和县人民委员会做好恢复县的筹备工作。同年10月10日,虎林、饶河两县正式分开。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虎林地名是源于境内的七虎林河。七虎林河的得名是取于县北的一座山名。因河水发源于七虎林山,故名七虎林 河。清代没治时取为地名,沿用至今。县人民政府驻虎林镇、土名呢吗口(又呢满口)。
此地明朝时称呢吗河,为穆棱河地方,明朝末年又划属。乌苏里地,其河的东岸属扎布的领土,西岸属穆位府的领土.清咸丰十年(1860年)签定的《北京条约》中,将乌苏里江右岸一带归属了俄国,剩余的部分归属密山府。宣统元年(1909年)在虎头设分防同知,称呢吗厅。宣统二年(1910年)团与俄界呢吗口名称相混,故改名虎林厅。后由于虎头地处县的边境,便于伪满康德年间将县公署移置黑嘴子。此地便成为县政的中心。民国三年(1914年)虎林县隶属吉林省依兰道。民国十八(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虎林仍隶属于吉林省,为三等县;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实行省公署官制,确立东北为五省,虎林仍属吉林省,为丁类县;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将东北划为十四省,虎林划属滨江省所辖。康德四年(1937年)七月一日实行第二次行政机构改革,增设牡丹江、通化两省,虎林划属牡丹江省所辖。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又增设东安、北安两省,又将虎林划属东安省。康德十年(1943年)十月设置东满总省(包括牡丹江、东安、间岛三省)和兴安总省(包括兴安东、西、南、北四省),虎林随之划属东满总省的东安区域所辖。东北光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合并为九省,虎林划属合江省所辖。全国解放后,划东北为三省。此县又划属黑龙江省。
1993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将牡丹江市的虎林县划归鸡西市管辖。
1996年10月11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6]77号)撤销虎林县,设立虎林市。
?年,虎林市辖5个镇、9个乡:虎林镇、东方红镇、迎春镇、虎头镇、杨岗镇、太和乡、义和乡、东风乡、忠诚乡、小木河乡、阿北乡、伟光乡、新乐乡、宝东乡。
2000年,虎林市辖7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市总人口31150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虎林镇 57226 东方红镇 4114 迎春镇 7800 虎头镇 11032 东风镇 7912 杨岗镇 14104 宝东镇 7126 太和乡 5892 义和乡 9443 新乐乡 9195 伟光乡 7418 忠诚乡 2909 小木河乡 4938 阿北乡 4992 云山农场虚拟镇 12809 八五0农场虚拟镇 17934 八五六农场虚拟镇 22916 八五八农场虚拟镇 16001 庆丰农场虚拟镇 14393 八五四农场虚拟镇 23162 迎春林业局虚拟镇 13042 东方红林业局虚拟镇 37151
www.10huan.com
乡镇简介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