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政区 > 吉林省 > 松原市 > 扶余县

扶余县
行政区划_十环网 tools.10huan.com


 导航栏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乡镇简介  地图


概况

  扶余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25°0′-126°10′、北纬44°44′-44°30′。东临榆树市,南靠德惠市,北接黑龙江省双城市,西与宁江区毗邻且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安县隔江相望。总面积4464平方千米。总人口77万人(2004年)。www.10huan.com
  县人民政府驻三岔河镇,邮编:131203。行政区划代码:220724。区号:0438。拼音:Fuyu Xian。www.10huan.com
  


行政区划

  扶余县辖:三岔河镇、长春岭镇、五家站镇、陶赖昭镇、蔡家沟镇、弓棚子镇、三井子镇、增盛镇、新万发镇、大林子镇、新源镇、永平乡、社里乡、新站乡、更新乡、徐家店乡、伊家店乡、石桥乡、肖家乡、榆树沟乡、新城局乡、大三家子乡、二龙山乡、拉林乡,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www.10huan.com



历史沿革

  1913年设新城县,次年为避免重名,以曾为夫余国属地改称扶余县。1946年3月,成立扶余县民主政府。1955年2月属怀德专区。1956年10月怀德专区改为公主岭区。1958年11月划归白城地区。1987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扶余县建立扶余市(县级)。1991年4月,成立前扶经济开发管理区,扶余县改属前扶经济开发管理区。1992年6月,改为松原市扶余区。1995年12月,恢复县级建制.隶属松原市。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苏联红军进驻扶余。10月,扶余划归吉合区行政委员会长春地区管辖。12月,划归吉林省直辖。
  1946年1月,划归吉江行政区管辖。3月,成立扶余县人民政府,属西满局吉江行政区。4月,全县划为8个区:城关区(城乡);二区(八家子、大洼、伯都村);三区(长春岭、发德、伊家店、九间村);四区(蒋家、增盛、三井子村);五区(五家站、新站、万发村);六区(弓棚子、榆树沟、大沟村);七区(三岔河街、新城和珠山村);八区(陶赖昭、三家村)。6月,扶余县划归嫩江省管辖。
  1947年2月,划归黑嫩省第四专区管辖。10月,划归嫩江省管辖。全县辖城区、朝阳、四马架、万发、三岔河、八家子、蔡家沟、陶赖昭、三井子、大林子、弓棚子、长春岭、五家站、力峰14个区。
  1948年,增设增盛、榆树沟2个区。
  1949年4月21日,扶余县由嫩江省划归吉林省直辖。增设伊家店、石头城子区。lO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立扶余县人民政府。
  1950年,建伊家店国营农场。扶余县辖18个区。217个村。
  1956年,扶余县人民政府改称扶余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3月,合并为扶余、三岔河、大洼、长春岭、三井子、五家站、弓棚子、石头城子、陶赖昭9个区,计81个乡9镇)。7月3日,国务院[国内字117号]文件批准,设立怀德专区,将扶余县由省直辖县划归怀德专区管辖(10月6日,更名为公主岭专区)。
  1957年12月,又划为扶余、三岔河、长春岭、五家站4个镇,八家子、伯都、大洼、联盟、团结、革命、永平、平川、四马架、五大、三井子、长久等30个乡,含223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个国营农场。
  1958年9月20日,调整为扶余、三岔河、长春岭等15个公社。10月23日,撤销公主岭专区,将扶余县划归白城专区管辖。
  1960年12月,扶余县辖6个镇、15个公社.228个生产大队。
  1962年,增加伯都、善友、徐家店、新立、新站、新安镇、大三家子、七家子、大洼、三义、石桥、伊家店、肖家、新城局、社里15个公社。1964年,增加新兴、新民两个公社。
  1964年3月,扶余县调整为5个镇、15个公社,228个生产大队。
  1966年1月,扶余县调整为5个镇、30个公社,367个生产大队。
  1968年,撤销扶余县人民委员会,成立扶余县革命委员会。
  1971年,白城专区改称白城地区。年初,扶余县辖30个公社、5个镇、16个街道,432个生产大队,2 643个生产小队。
  1980年,撤销扶余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扶余县人民政府。
  1981年,增加二龙山、拉林两个公社。1983年9月,将公社改为乡。全县辖5个镇、32个乡,468个村,1 182个自然屯.3 33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2处国营农场、5处国营林场、1处国营畜牧场、4处国营渔场、2处良种场。
  1985年12月,扶余县辖9个镇、28个乡.467个村。
  1987年11月1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7)162号]文件通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扶余县,设立扶余市(县级),以原扶余县的行政区域为扶余市的行政区域。扶余市划归白城地区管辖。
  1988年1月1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扶余市的扶余镇,设立新城乡及临江、文化、民主、团结、和平、前进、工农7个街道办事处。
  1992年6月6日,国务院[国函(1992)60号]批复,同意撤销扶余市,设立松原市(地级).松原市人民政府驻扶余区松花江南岸沿江路。设立松原市扶余区。松原市扶余区的行政区域是:原扶余市的行政区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前郭镇的团结、繁荣、建设、原江、松江、铁西:民主街道办事处;胜利街道办事处的胜安、胜民、胜合、胜庆、胜丰5个居民委员会,育才街道办事处的民景、民建两个居民委员会,毛都站镇;镇郊乡的贺尔其勒村、西郊村、单家围子村、于家围子村、孙喜窝堡村、葛新窝堡村、倪家窑村、后瓦房村、卡拉房子村,前瓦房村的郭尔罗斯大路以南至孙喜窝堡村界,凯旋街以东至吉拉吐乡界部分;达里巴乡的努很格勒和额莫勒村。区政府驻文化街。松原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辖扶余区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岭县、乾安县。松原市设立的同时,撤销前扶经济开发管理区行政委员会。
  1995年7月20日,国务院(国函[1995]68号)文件批复,同意恢复扶余县,并将扶余区更名为宁江区。新设立的扶余县辖扶余区的长春岭、五家站、三岔河、三井子、增盛、弓棚子、蔡家沟、陶赖昭8个镇和永平、社里、四马架等18个乡,县人民政府驻三岔河镇。1995年12月,扶余县辖8个镇、18个乡,53个居民委员会、393个村民委员会。
  (以上资料摘自吉林省一些网站,本站略有改动。但没有和最原始出处进行核对,可能有错误,敬请注意)www.10huan.com
  
  2000年,扶余县辖8个镇、1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3374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长春岭镇 32586 五家站镇 43057 陶赖昭镇 32235 三岔河镇 84194 蔡家沟镇 36833 弓棚子镇 28341 三井子镇 26854 增盛镇 34639 四马架乡 27018 永平乡 29294 社里乡 24296 新站乡 25204 万发乡 34304 更新乡 25199 大林乡 25715 徐家店乡 19155 伊家店乡 23620 石桥乡 20691 三义乡 18262 肖家乡 21162 榆树沟乡 22836 新成局乡 23936 七家子乡 17725 大三家子乡 21812 二龙山乡 16738 拉林乡 14428 伊家店农场虚拟乡 3612 www.10huan.com

  2001年7月9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1)2号]文件,对扶余县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撤销大林子乡,设立大林子镇。撤销万发乡.设立新万发镇。撤乡建镇后,所辖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2001年9月25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1)9号]文件,撤销扶余县七家子乡,设立新源镇.辖原七家子乡行政区域。撤乡建镇后.镇政府驻地不变。
  2002年12月,扶余县辖11个镇、15个乡。

  2003年,扶余县辖:三岔河镇、三井子镇、蔡家沟镇、五家站镇、增盛镇、弓棚子镇、长春岭镇、陶赖昭镇、新万发镇、大林子镇、新源镇、三义乡、永平乡、肖家乡、二龙山乡、石桥乡、伊家店乡、徐家店乡、更新乡、四马架乡、新站乡、社里乡、新城局乡、大三家子乡、榆树沟乡、拉林乡。
  www.10huan.com
  扶余县辖:三岔河镇、长春岭镇、五家站镇、陶赖昭镇、蔡家沟镇、弓棚子镇、三井子镇、增盛镇、新万发镇、大林子镇、新源镇、四马架乡、永平乡、社里乡、新站乡、更新乡、徐家店乡、伊家店乡、石桥乡、三义乡、肖家乡、榆树沟乡、新城局乡、大三家子乡、二龙山乡、拉林乡www.10huan.com

  2005年9月9日吉林省政府批准,同意扶余县撤销四马架乡、三义乡,设立四马架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10月25日,四马架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更名为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历史上,四马架乡就是少数民族特别是锡伯族聚居的地方,民族乡成立前,四马架乡有满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等8个少数民族,401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0%。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辖29个行政村,总面积290.54平方公里,总人口50202人。www.10huan.com
  www.10huan.com


乡镇简介www.10huan.com

  



地图www.10huan.com

  




本页更新时间2006年8月12日 行政区划_十环网(www.10huan.com)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