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政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导航栏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镇、苏木简介 地图
概况 邮编:021200 代码:150726 区号:0470 拼音:Xinba'erhuzuo Qi
新巴尔虎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西南端,大兴安岭北麓,东经117°33′-120°12′,北纬46°10′-49°47′。东与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邻,南与兴安盟接壤,西与新巴虎右旗相依,西北连接满洲里市,北与俄罗斯以额尔古纳河为国界,西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总面积22000平方千米。2002年末,户籍总人口39740人,其中蒙古族人口29009人;非农业人口20025人。2003年底,全旗总人口为4138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1万人。旗人民政府驻阿穆古郎镇。www.10huan.com
介于大兴安岭和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蒙古高原北部。东南部为山地丘陵,中部为高平原,北部海拉尔河一带为低山丘陵,南部为大兴安岭北麓山林区,多山,最高处为乌尔根乌拉山,海拔1573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积雪期为14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0.5℃,1月平均气温-24.2℃。
行政区划
新巴尔虎左旗辖2个镇、6个苏木:阿木古郎镇、嵯岗镇;巴音诺尔苏木、甘珠尔苏木、莫达木吉苏木、乌布尔宝力格苏木、吉布胡郎图苏木、罕达盖苏木。共有53个嘎查、8个居委会。境内有6个国营林场。www.10huan.com
历史沿革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新巴尔虎左翼四旗。1932年,改为新巴尔虎左翼旗。1959年,改称新巴尔虎左旗。 www.10huan.com
2000年,新巴尔虎左旗辖2个镇、11个苏木。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41647人,其中各镇苏木人口(人):
阿木古郎镇 13743
嵯岗镇 3309
塔日根诺尔苏木 1441
巴音塔拉苏木 1606
阿木古郎宝力格苏木 1394
新宝力格苏木 1220
新宝力格东苏木 2507
新宝力格西苏木 1564
乌布尔宝力格苏木 4519
吉布胡郎图苏木 3225
嘎拉布尔苏木 2007
阿拉坦哈达苏木 724
诺门罕布日德苏木 987
嵯岗牧场虚拟镇 3401 www.10huan.com
2001年,新巴尔虎左旗区划调整:塔日根诺尔苏木和新宝力格西苏木合并为巴音诺尔苏木;新宝力格苏木和新宝力格东苏木合并为莫达木吉苏木;巴音塔拉苏木与阿木古郎宝力格苏木合并甘珠尔苏木;将阿拉坦哈达苏木并入乌布尔宝力格苏木;诺门罕布日德苏木驻地移至罕达盖嘎查,并更名为罕达盖苏木。
www.10huan.com
?年,新巴尔虎左旗行政区划一览:(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www.10huan.com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阿木古郎镇 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5个居委会;巴音敖嘎查。
嵯岗镇 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5个居委会;嘎拉布尔、伊和乌拉、巴音乌拉3个嘎查。
巴音诺尔苏木 辖:阿拉达尔图、巴音诺尔、呼格吉乐图、贡布日德、呼吉日诺尔、新宝力格、巴音宝力格、塔日根宝力格、塔日根诺尔、鸿图10个嘎查。
甘珠尔苏木 辖:巴音塔拉、呼和温都尔、乌尔顺、巴音温都尔、巴音高乐、浑都伦、阿木古郎宝力格、阿木古郎布日德、巴音布日德、伊和呼热、乌兰宝力格、甘珠尔12个嘎查。
莫达木吉苏木 辖:莫达木吉、敖伦诺尔、芒来、贡诺尔、塔本敖都、布勒呼木德乐、呼德乐木日、善达宝力格、巴音希勒9个嘎查。
乌布尔宝力格苏木 辖:巴音贡、萨如拉扎木图、萨如拉图布、呼和诺尔、乌兰诺尔、萨如拉图雅、西林贝尔、诺干诺尔、阿拉坦哈达9个嘎查。
吉布胡郎图苏木 辖:甘珠花、团结、乌尔逊、呼伦、红旗、好力宝6个嘎查。
罕达盖苏木 辖:查干诺尔、诺门罕布日德、罕达盖嘎、巴音布日德4个嘎查。
嵯岗牧场:呼和哈达场部、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六队、七队、八队、九队。
www.10huan.com
地图www.10huan.com
镇、苏木简介(资料出处。人口为2003年数据)www.10huan.com
【阿木古郎镇】 位于新巴尔虎左旗中部,是旗委、旗政府所在地。东经118°11′18″—118°16′39″,北纬48°12′49″—48°13′11″。东、北、西面分别与我旗的乌布尔宝力格苏木、白音诺尔苏木、甘珠尔苏木为邻,西南面以哈拉河与蒙古国为界,边境线长达18千米。行政区域面积495平方千米,镇区面积14.3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1个牧业嘎查,全镇总户数3800户,总人口13602人;其中非农牧业人口13194人。阿木古郎,蒙语意为“太平”。1956年建立镇政府后,正式命名为阿木古郎镇。
呼格吉勒社区 原为阿木古郎镇第七居委会,后改为第一居委会,2003年转型为社区。辖区面积0.8平方千米。总户数562户,总人口1 988人。
巴尔虎社区 前身是阿木古郎镇第二居委会,2003年8月更名为巴尔虎社区。辖区面积0.85平方千米。总户数638户,总人口1 970人。
锡林社区 位于阿木古郎镇中心,其前身是阿木古郎镇第三居委会,2003年转型为社区。辖区面积0.91平方千米,旗委、旗政府所在地。总户数780户,总人口2 300人。
乌尔逊社区 原为阿木古郎镇第四居委会,2003年改称社区,辖区面积1.2平方千米。总户数1 180户,总人口4 000人。
阿尔山社区 前身是阿木古郎镇第五居委会,2003年8月转型称社区,辖区面积1.7平方千米。总户数984户,总人口3 618人。
巴音敖包嘎查 位于阿木古郎镇南部,东与塔日根宝力格嘎查毗连,南隔哈拉哈河与蒙古国相望,西连巴音塔拉嘎查,北靠呼格吉勒嘎查。土地面积480.5平方千米。巴音敖包,以牧民祭祀的敖包得名。嘎查前身是达日扎拉拜和五一牧场。1997年8月建立嘎查。总户数46户,总人口158人。
【嵯岗镇】 位于新左旗北部,东经118°06′,北纬49°16′。东与陈巴尔虎旗交界,南以新开湖与吉布胡郎图苏木毗邻,西与嵯岗牧场相连,北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土地面积2019平方千米。辖诺岗、巴音查干、额尔敦乌拉等3个社区,伊和乌拉、嘎拉布尔、巴音乌拉等3个嘎查。嵯岗,系蒙古语,谐音“查干”,意为“白色”。1900年,修建中东铁路时在此设火车站。车站建有一座给水塔,高约20米,水泥抹灰,远望为白色水塔,以此得名为嵯岗。1956年,嵯岗建镇。1959年,嵯岗镇、嵯岗牧场、854湖北牧场、乌力吉图合营牧场、嘎拉布尔人民公社合并成立嵯岗总牧场。1962年,嵯岗单独建镇至今。全镇总户数1 657户。总人口5 039人。
诺岗社区 前身是嵯岗镇第一居委会,2004年10月转为社区,辖道南街奶牛小区,鹤门、皇德、阿尔公、湖北等4个火车站。总户数120户,总人口1 104人。
巴音查干社区
额尔敦乌拉社区 前身是嵯岗镇第三居委会,2004年改称社区,辖六、七、八、九道街和坝西街。总户数423户,总人口1 032人。
巴音乌拉嘎查 东与嘎拉布尔嘎查毗邻,南与莫达木吉苏木交界,西与吉布胡郎图苏木接壤,北依嵯岗镇。土地面积425.75平方千米。巴音乌拉,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山”,嘎查驻地自兴浩莱,系蒙古语,意为“建有土房的沼泽地”。1958年为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嵯岗镇。总户数120户。总人口545人。
伊和乌拉嘎查 东与陈巴尔虎旗交界,南与嘎拉布尔嘎查毗邻,西连嵯岗牧场,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边境线长36.3千米。土地面积690平方千米。伊和乌拉,蒙古语意为“大青山”,以山得名。嘎查驻地和日木图系蒙古语,意为“院墙”。1958年为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嵯岗镇。总户数139户。总人口586人。
嘎拉布尔嘎查 东与陈巴尔虎旗接壤,南与莫达木吉苏木毗邻,西与巴音乌拉嘎查交界,北与伊和乌拉嘎查隔海拉尔河相望。土地面积466.75平方千米。嘎拉布尔,蒙古语意为“永恒”,嘎查驻地苏里陶日莫,蒙古语意为“池塘”。1958年为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嵯岗镇。总户数130户。总人口450人。
【巴音诺尔苏木】 位于新左旗中部,东经118°10′,北纬48°5′。距阿木古郎镇东24千米,东与鄂温克旗以辉河为界,西连甘珠尔苏木,北、南分别与莫达木吉苏木、乌布尔宝力格苏木接壤。土地面积2428平方千米。辖塔日根宝力格、巴音诺尔、呼格吉乐图、呼吉尔诺尔、阿拉达尔图、巴音宝力格、贡布日德、鸿图、塔日根诺尔、新宝力格等10个嘎查。巴音诺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泡子”。2001年,塔日根诺尔苏木和新宝力格西苏木合并为巴音诺尔苏木。全苏木总户数1051户,总人口3028人。
塔日根宝力格嘎查 距县城东南21千米,东与新宝力格嘎查相接,西连阿木古郎镇,南与乌布日宝力格苏木毗邻,北接鸿图嘎查。土地总面积338平方千米。嘎查东部处在吉仁巴尔塔沙带,草场大部分集中在南部锡林草原。塔日根宝力格,蒙古语意为“丰饶的泉水”。嘎查驻地额尔敦陶勒盖系蒙古语,意为“珍宝山丘”。1953年,塔力根宝日格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牧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隶属塔力根诺尔人民公社,称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塔日根诺尔苏木。2001年,隶属巴音诺尔苏木。总户数82户。总人口220人。
巴音诺尔嘎查 距县城东南45千米,东与鄂温克旗以辉河为界,南接塔日根诺尔嘎查、巴音宝力格嘎查,西、北与贡布日德嘎查接壤。土地总面积170平方千米。巴音诺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泡子”。嘎查驻地阿拉格花,蒙古语意为“花斑土岗”,以地貌得名。1955年,巴音诺尔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牧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称巴嘎,隶属新宝力格西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新宝力格西苏木。2001年随行政区域隶属巴音诺尔苏木。总户数62户。总人口240人。
呼格吉勒图嘎查 距县城东南30千米,东、南与呼吉日诺尔嘎查相连,西接甘珠尔苏木,北与贡布日德嘎查连接。土地面积369平方千米。呼格吉勒图嘎查,蒙古语意为“热闹的地方”。嘎查驻地哈日诺尔,蒙古语意为“黑色的湖”,以湖得名。1956年,呼格吉勒图成立牧业合作社。1958年,成立牧业生产队,隶属新宝力格西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新宝力格西苏木。2001年,隶属巴音诺尔苏木。总户数82户。总人口278人。
呼吉尔诺尔嘎查 距县城东24千米,东与巴音诺尔、巴音宝力格嘎查接壤,南连贡布日德嘎查,西依海东公路,北与呼格吉乐图嘎查相接,是巴音诺尔苏木所在地嘎查,土地面积19平方千米。呼吉尔诺尔,蒙古语意为“碱泡子”。其前身是一座盐碱加工厂(后关闭)。1984年,呼吉尔诺尔嘎查成立,隶属新宝力格西苏木。嘎查驻地达布散诺尔”,系蒙古语,意为“盐湖”,因村西有一盐湖而得名。2001年,归属巴音诺尔苏木。总户数54户。总人口252人。
阿拉达尔图嘎查 距县城49千米,东与鄂温克旗以辉河为界,西、南与贡布日德嘎查连接,北与莫达木吉苏木接壤。土地面积270平方千米。阿拉达尔图,蒙古语意为“有名的地方”。嘎查驻地胡都根花,蒙古语意为“有井的土岗”,以井和地形得名。1956年,阿拉达尔图牧业合作社建立。1958年改称牧业生产队,隶属新宝力格西人民公社。1984年改成嘎查,隶属新宝力格西苏木。2001年,归属巴音诺尔苏木。总户数63户。总人口214人。
巴音宝力格嘎查 距县城东32千米,东与鄂温克旗以辉河为界,南连新宝力格嘎查,西接呼吉尔诺尔嘎查,北靠巴音诺尔嘎查、塔日根诺尔嘎查。土地面积240平方千米。巴音宝力格,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嘎查驻地哈日干特浩来,蒙古语意为“长有灌木的沼泽地”。1955年,巴音宝力格成立互助组,1956年转为牧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称牧业生产队,隶属塔日根诺尔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塔日根诺尔苏木。2001年,隶属巴音诺尔苏木。总户数90户。总人口302人。
贡布日德嘎查 距县城21千米,东、北与阿拉达尔图嘎查相接,南连呼格吉乐图嘎查、巴音诺尔嘎查,西与甘珠尔苏木接壤。土地面积223平方千米。贡布日德,蒙古语意为“深深的绿洲”。嘎查驻地巴音查干村,“巴音查干(诺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白色的湖”,以湖得名。1955年,贡布日德成立互助组,转年改称牧业合作社。1958年,成立牧业生产队,隶属新宝力格西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新宝力格西苏木。2001年,隶属巴音诺尔苏木。总户数75户。总人口300人。
鸿图嘎查 距县城东11千米,东与呼吉尔诺尔嘎查相接,南连塔日根宝力格嘎查,西接阿木古郎镇,北与呼格吉乐图嘎查毗连。2001年撤乡并镇前是塔日根诺尔苏木所在地嘎查。土地面积9.6平方千米。鸿图附近有鸿图诺尔,嘎查以此而得名。鸿图诺尔,蒙古语意为“天鹅聚集的湖”。嘎查驻地有一座鸿图庙,该庙建于1940年。1955年,鸿图成立互助组,转年建立牧业合作社。1958年改为牧业生产队,隶属塔日根诺尔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塔日根诺尔苏木。2001年,归属巴音诺尔苏木。总户数74户。总人口230人。
塔日根诺尔嘎查 距县城东南44千米,东与鄂温克旗以辉河为界,南与新宝力格嘎查接壤,西连巴音宝力格嘎查,北靠巴音诺尔嘎查。土地面积310平方千米。塔日根诺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泡子”。嘎查驻地乌兰乌苏,蒙古语意为“红色的水”。1955年,塔日根诺尔成立互助组。1956年转为牧业合作社。1958年成立牧业生产队,隶属塔日根诺尔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塔日根诺尔苏木。总户数70户。总人口254人。
新宝力格嘎查 距县城28千米,东与巴音宝力格嘎查相连,南连乌布尔宝力格苏木,西、北与塔日根宝力格嘎查接壤。土地面积322平方千米。新宝力格,蒙古语意为“新泉”。嘎查驻地白兴乃诺尔,蒙古语意为“泡边有土房”。1955年,新宝力格成立互助组。1956年,转为牧业合作社。1958年,改称牧业生产队,隶属塔日根诺尔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塔日根诺尔苏木。2001年,归属巴音诺尔苏木。总户数71户。总人口263人。
【莫达木吉苏木】 位于新左旗东北,东经118°70′,北纬48°60′。东与陈巴尔虎旗完工镇接壤,东南隔辉河与鄂温克旗相望,东北接嵯岗镇,西连巴音诺尔苏木,西北与吉布胡郎图苏木相连。向东距海拉尔区97千米,向西距阿木古郎镇75千米。土地面积2246.25平方千米。辖善都、莫达木吉、敖伦诺尔、芒来、贡诺尔、塔本敖都、巴彦希勒、呼德乐木日、布勒呼木德勒等9个嘎查。“莫达木吉”系鄂温克语,意为“辉河流域上游的白色湖泊”。苏木所在地莫达木吉。2001年,新宝力格苏木和新宝力格东苏木合并为莫达木吉苏木。全苏木总户数1103户,其中牧业户700户;总人口3 969人。
善都嘎查 距莫达木吉苏木北30千米,东、西、北与呼德乐木日嘎查接壤,南与巴彦希勒嘎查毗连。土地面积51平方千米。善都,蒙古语意为“水位较高的地方”。境内有泉善都宝力格,以泉得名。善都原为新宝力格苏木政府所在地,1958年形成聚落。1992年,善都嘎查建立,隶属新宝力格苏木。2001年,归属莫达木吉苏木。总户数88户。总人口350人。
莫达木吉嘎查 东与陈巴尔虎旗接壤,南隔辉河与鄂温克旗相望,西与巴音诺尔苏木毗邻,东北连嵯岗镇,西北靠吉布胡朗图苏木。土地面积52平方千米。“莫达木吉”系鄂温克语,意为“辉河流域上游的白色湖泡”。莫达木吉为苏木政府驻地,1938年形成聚落,村落沿山坡东西向延伸,略呈长方形聚落分布。1982年,莫达木吉牧业生产队成立,隶属新宝力格东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新宝力格东苏木。2001年,归属莫达木吉苏木。。总户数546户。总人口1 770人。
敖伦诺尔嘎查 距莫达木吉苏木西20千米,东与贡诺尔嘎查接壤,南与巴音诺尔苏木毗连,西接呼格吉勒图嘎查,北连塔本敖都嘎查。土地面积241平方千米。敖伦诺尔,蒙古语意为“众多的泡子”,以泡子得名。敖伦诺尔沿泡子边略呈正方形聚落分布。1958年,敖伦诺尔成立牧业生产队,隶属新宝力格东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新宝力格东苏木。2001年,归属莫达木吉苏木。总户数108户。总人口330人。
芒来嘎查距莫达木吉苏木南4千米,东、南与鄂温克旗接壤,东北与陈巴尔虎旗毗连,西邻贡诺尔嘎查,北与巴彦希勒、呼德乐木日嘎查相连。土地面积226平方千米。芒来,蒙古语意为“先锋”。嘎查驻地古尔班道步,蒙古语意为“3个丘包”。1958年,芒来成立牧业生产队,隶属新宝力格东人民公社。1984年改成嘎查,隶属新宝力格东苏木。2001年,归属莫达木吉苏木。总户数76户。总人口283人。
贡诺尔嘎查 距莫达木吉苏木西10千米,东与芒来嘎查接壤,东南与鄂温克旗相连,南靠巴音诺尔苏木,西与敖伦诺尔嘎查毗邻,北连巴彦希勒嘎查。土地面积193平方千米。贡诺尔,蒙古语意为“深水湖”,以湖得名。嘎查驻地扎伊扎拉嘎系蒙古语,“扎伊”是人名,“扎拉嘎”意为“山沟”,以人名命名的山沟得名。1963年,贡诺尔从芒来牧业生产队分出,单独成立牧业生产队,隶属新宝力格东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新宝力格东苏木。2001年,归属莫达木吉苏木。总户数68户。总人口250人。
塔本敖都嘎查 距莫达木吉苏木西45千米,东南与乌兰诺尔嘎查接壤,南与乌兰宝力格嘎查、甘珠尔布日德嘎查相连,西南与吉布胡朗图苏木毗连,东北连巴彦希勒嘎查。土地面积389平方千米。塔本敖都,蒙古语意为“五星”。嘎查驻地牙曼岗嘎,蒙古语意为“山羊沟”。1958年,塔本敖都成立牧业生产队,隶属新宝力格人民公社。同年建立党支部。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新宝力格苏木。2001年,归属莫达木吉苏木。总户数67户、总人口206人。
巴彦希勒嘎查 距莫达木吉苏木西北30千米,东南与芒来嘎查接壤,南与塔本敖都嘎查、贡诺尔嘎查毗连,西接吉布胡朗图苏木,北与呼德乐木日嘎查、善都嘎查相连。土地面积224平方千米。巴彦希勒,蒙古语意为“富饶的草甸子”,嘎查驻地希布很扎拉嘎,蒙古语意为“阴坡下的大沟”。1958年,巴彦希勒成立牧业生产队,隶属新宝力格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新宝力格苏木。2001年,归属莫达木吉苏木。总户数68户、总人口185人。
呼德乐木日嘎查 距莫达木吉苏木35千米,东与芒来嘎查接壤,南连善都、巴彦希勒嘎查,西接吉布胡朗图苏木,北靠布勒呼木德乐嘎查。土地面积278平方千米。呼德乐木日,蒙古语意为“劳动”。嘎查驻地沃勃日德日苏,蒙古语意为“长有芨芨草的地”,以地貌得名。1958年,呼德乐木日成立牧业生产队,隶属新宝力格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新宝力格苏木。2001年,隶属莫达木吉苏木。总户数87户。总人口275人。
布勒呼木德乐嘎查 距莫达木吉苏木45千米,东与嵯岗镇接壤,南连呼德乐木日嘎查,西接吉布胡朗图苏木,北与巴音敖拉嘎查毗邻。土地面积370平方千米。布勒呼木德乐,蒙古语意为“团结”。嘎查驻地照日廷扎拉嘎,蒙古语意为“阴坡上的大沟”,以地貌得名。1958年,布勒呼木德乐成立牧业生产队,隶属新宝力格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新宝力格苏木。2001年,归属莫达木吉苏木。总户数72户。总人口210人。
【吉布胡郎图苏木】 位于新左旗西北部,东经117°46′,北纬48°58′。距阿木古郎镇西北94.5千米处,东与莫达木吉苏木毗邻,南与甘珠尔苏木接壤,西与新巴尔虎右旗交界,北连嵯岗镇。土地面积2421平方千米。辖好力宝图、乌兰图嘎、呼伦、布勒和木德乐、乌尔逊、甘珠花等6个嘎查。吉布胡郎图系蒙古语,意为“雄壮”。1947年,吉苏木建立,1958年改称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苏木建制。总户数943户。总人口为3 294人,其中牧业人口2 180人。
好力宝图嘎查 距苏木驻地甘珠花19千米,位于乌尔逊河西侧,东连布勒和木德乐嘎查,南、西与新巴尔虎右旗毗连,北靠呼伦湖。土地面积210平方千米。好力宝图,蒙古语意为“联合”,嘎查驻地那木古日,蒙古语意为“拜谒尊师”。1950~1958年,好力宝图先后成立季节性互助组、常年互助组、牧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秋,改称牧业生产队,隶属吉布胡郎图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至今,隶属吉布胡郎图苏木。总户数104户。总人口364人。
乌兰图嘎嘎查 位于甘珠花东南20千米,东与莫达木吉苏木毗连,南与乌尔逊嘎查交界,西连甘珠花嘎查,北靠呼伦嘎查。土地面积465平方千米。乌兰图嘎,蒙古语意为“红旗”,嘎查驻地阿日勒陶勒盖,蒙古语意为“河滩上的土包”。1958年,乌兰图嘎成立牧业生产队,隶属吉布胡郎图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至今,隶属吉布胡郎图苏木。总户数126户。总人口380人。
呼伦嘎查 位于苏木驻地甘珠花东9千米,东与莫达木吉苏木毗连,南、西与乌兰图嘎嘎查交界,北与嵯岗镇相连。土地面积597平方千米。呼伦嘎查以呼伦湖得名,嘎查驻地楚鲁特岗嘎,蒙古语意为“石头岗”。1958年为牧业生产队,隶属吉布胡郎图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吉布胡郎图苏木。总户数132户。总人口467人。
布勒和木德乐嘎查 设在苏木驻地,东接甘珠花嘎查,南连乌尔逊嘎查,西与好力宝图嘎查以乌尔逊河为界,北靠呼伦湖。土地面积60平方千米。1958年8月,布勒和木德乐牧业生产队建立,隶属吉布胡郎图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至今。总户数123户。总人口425人。
乌尔逊嘎查 距苏木南40千米,东与莫达木吉苏木交界,南连甘珠尔苏木,西与新巴尔虎右旗接壤,北乌兰图嘎嘎查毗连。土地面积1036.8平方千米。“乌尔逊”以河得名,嘎查驻地阿如尼岗嘎,系蒙古语,以人名命名。1958年,乌尔逊成立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至今。总户数138户。总人口425人。
甘珠花嘎查 为苏木所在地嘎查,东、南、北与乌兰图嘎嘎查毗连,西与布勒和木德乐嘎查交界。土地面积93平方千米。珠花,蒙古语意为“埋藏甘珠尔经的山梁”。该村建于1957年。20世纪50年代,该村为手工业加工厂;60年代为手工业生产队;1978年转为甘珠花加工厂;1995年转为嘎查至今。总户数93户,总人口214人。
【甘珠尔苏木】 位于新左旗西北部,东经117°48′,北纬48°03′。西临乌尔逊河,南守哈拉哈河,土地面积3135平方千米、实用面积3115平方千米。总户数920户,总人口3021人。辖12个嘎查,其中10个牧业嘎查、2个所在地嘎查。2001年5月,巴音塔拉苏木与阿木古郎宝力格苏木合并甘珠尔苏木。
甘珠尔嘎查 是甘珠尔苏木所在地,也是举世闻名的甘珠尔庙所在地。甘珠尔嘎查位于新巴尔虎左旗首府阿木古朗镇西北37化里,南与巴音塔拉和阿木古朗镇接壤,西与伊和呼日也嘎查,北与东阿木古郎布日德嘎查接壤。土地面积:80.75平方千米。总户66户,总人口201人。该嘎查是原阿木古郎宝力格苏木6个嘎查之一,建立于1956年,原名农业队。
巴音塔拉嘎查 距县城西南20千米,南与蒙古国隔哈拉哈河相望,西接巴音温都尔和巴音高勒嘎查,隶属甘珠尔苏木。土地总面积318平方千米。巴音塔拉,蒙古语意为“富饶的草原”。1958年,巴音塔拉巴嘎建立,同年巴嘎党支部成立,隶属巴音塔拉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巴音塔拉苏木。2001年,隶属甘珠尔苏木(原白音塔拉苏木)。总户数52户。总人口186人。
巴音温都尔嘎查 东与巴音塔拉嘎查毗邻,南隔哈拉哈河与蒙古国相望,西、北分别与坤都仑、呼和温都尔嘎查接壤。土地面积133平方千米。巴音温都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高地”,以地貌得名。嘎查驻地布达乃呼都格,蒙古语意为“种粮地的井”,以井得名。1958年建立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巴音塔拉苏木。2001年,隶属甘珠尔苏木。总户数52户。总人口166人。
巴音高勒嘎查 东与巴音塔拉嘎查毗邻,南接巴音温都尔嘎查,西连乌尔逊嘎查,北与伊和呼日也嘎查接壤。土地面积150平方千米。巴音高勒,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河”,以河得名。嘎查驻地新呼都格,蒙古语意为“新井”。1958年建立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巴音塔拉苏木。2001年,隶属甘珠尔苏木。总户数43户。总人口153人。
呼和温都尔嘎查 东北与甘珠尔嘎查毗邻,西南连乌尔逊嘎查,西与新巴尔虎右旗格乌尔逊河相望,北与伊和呼日也嘎查交界。土地面积282平方千米。呼和温都尔,蒙古语意为“蓝色的高坡”,以地貌得名。嘎查驻地塔布成特,蒙古语意为“平台”。1958年为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巴音塔拉苏木。2001年,归属甘珠尔苏木。民族为蒙古族。总户数58户。总人口266人。
乌尔逊嘎查 东与巴音高勒嘎查接壤,南与坤都仑嘎查毗连,西以乌尔逊河与新巴尔虎右旗为界,北接呼和温都尔嘎查。土地面积310平方千米。乌尔逊,系蒙古语,是河名,嘎查以河得名。嘎查驻地古日班达布哈日,蒙古语意为“三层地形”,以地形得名。1958年成立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巴音塔拉苏木。2001年,归属甘珠尔苏木。总户数56户。总人口236人。
坤都仑嘎查 是原巴音塔拉苏木所在地嘎查,2001年,撤苏木并镇后成为甘珠尔苏木所在地嘎查。2003年5月27日,甘苏木迁驻甘珠尔嘎查。嘎查东与巴音温都尔嘎查毗邻,南隔哈拉哈河与蒙古国相望,西北接呼和温都尔嘎查,北连巴音高勒、乌尔逊嘎查。土地面积88平方千米。坤都仑,蒙古语意为“横向”。1958年成立农副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巴音塔拉苏木。2001年,归甘珠尔苏木。总户数242户。总人口709人。
阿木古郎宝力格嘎查 东南与阿木古郎布日德嘎查毗邻,南接甘珠尔嘎查,西与乌兰宝力格嘎查交界,北与塔本敖都嘎查接壤。土地面积277.75平方千米。阿木古郎宝力格,蒙古语意为“太平泉”,以泉得名。嘎查驻地额尔敦陶勒盖,蒙古语意为“珍宝山丘”,村落沿沙丘东西向延伸。1958年为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阿木古郎宝力格苏木。2001年,归属甘珠尔苏木。总户数82户。总人口302人。
伊和呼日也嘎查 东与甘珠尔嘎查毗邻,南接呼和温都尔嘎查,西与新巴尔虎右旗隔乌尔逊河相望,北与巴音布日德嘎查接壤。土地面积427.25平方千米。伊和呼日也,蒙古语意为“大库伦”,以地貌得名。嘎查驻地惠斯勒格,以蒙古氏族命名。1958年为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阿木古郎宝力格苏木。2001年,归属甘珠尔苏木。总户数66户。总人口214人。
阿木古郎布日德嘎查 东与阿木古郎宝力格嘎查毗连,南依阿木古郎镇,西、北与塔本敖都嘎查交界。土地面积331平方千米。阿木古郎布日德,蒙古语意为“太平淀”,以淀得名。嘎查驻地那林,蒙古语意为“狭长”。1958年为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阿木古郎宝力格苏木。2001年,撤苏木并镇时,归属甘珠尔苏木。2003年嘎查总户数64户。总人口222人。
巴音布日德嘎查 东、南分别与乌兰宝力格、伊和呼日也嘎查接壤,西与新巴尔虎右旗隔乌尔逊河相望,北连乌尔逊嘎查。土地面积447.25平方千米。巴音布日德,蒙古语意为“富泡子”,以泡子得名。嘎查驻地翁罕特,蒙古语意为“墓群”,因附近有古墓而得名。1958年为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为嘎查,隶属阿木古郎宝力格。2001年,归属甘珠尔苏木。总户数70户。总人口253人。
乌兰宝力格嘎查 东与阿木古郎宝力格嘎查毗邻,南连甘珠尔嘎查,西与巴音布日德嘎查交界,北与吉苏木乌尔逊嘎查接壤。土地面积236平方千米。乌兰宝力格,蒙古语意为“红泉子”。1958年成立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2001年,撤苏木并镇时,归属甘珠尔苏木。总户数69户。总人口299人。
【乌布尔宝力格苏木】 位于新左旗东南部,东经119°03′,北纬48°04′。东以辉河与鄂温克旗为界,南隔图拉尔河与兴安盟阿尔山市相望,西与蒙古国接壤,西南连罕达盖苏木,北接巴音诺尔苏木。土地面积5831平方千米。辖西林贝尔、诺干诺尔、巴音贡、萨如拉扎木图、萨如拉图布、萨如拉图雅、呼和诺尔、乌兰诺尔、阿拉坦哈达等9个嘎查。乌布尔宝力格,蒙古语意为“向阳泉水”。1947年,苏木辖区为巴音乌拉、呼和诺尔苏木。1949年,两个苏木合并称乌布尔宝力格苏木,1958年改称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苏木建制。2001年,将阿拉坦哈达苏木并入乌布尔宝力格苏木。总户数1 454户,其中牧户878户。总人口5 472人,其中牧业人口3 082人。
西林贝尔嘎查 是驻地嘎查,在县城东南60千米处,南与乌苏木萨如拉图雅、萨茹拉图布、萨茹拉扎木图三个嘎查为邻,西面以干其毛都为界与巴音贡嘎查接壤,东面与乌兰诺尔、呼和诺尔相望,北面与巴音诺尔苏木相连,嘎查总面积为82.5平方千米。660户牧民,总人口1052人。
诺干诺尔嘎查 位于新左旗东南,距阿木古郎镇120千米,东面与鄂温克旗以辉河为界,西与萨如拉图布嘎查、萨如拉图雅嘎查接壤,南面与兴安盟接壤,北与鄂温克旗接壤,座落在兴安岭北麓的深山密林中。该嘎查距苏木所在地东面66千米处,总面积为117平方千米,共93户,总人口为290人。1984年8月,嘎查成立,隶属于阿拉坦哈达苏木,2001年,隶属于乌苏木。该嘎查1973年由五一牧场迁来。
巴音贡嘎查 位于乌苏木西部,北部与巴彦诺尔苏木接壤,南面与萨茹拉扎木图嘎查相连,东与萨如拉扎木图嘎查接壤,西面与蒙古国接壤,是一个纯牧业嘎查。隶属于乌苏木。土地总面积525.5平方千米。巴音贡嘎查解放前隶属于乌吉苏木,1949年是新左旗呼和诺尔苏木的一个巴嘎,1959年隶属于乌布尔宝力格人民公社,成为一个大的巴音贡生产队。1962年从巴音贡生产队分出乌布尔宝力格生产队、巴音贡第一小生产队、乌布尔宝力格第二小生产队,1968年巴音贡和乌布尔宝力格合并为第一生产队。1985年,乌布尔宝力格变成苏木后,又改名为巴音贡嘎查。总户数154户、557人。
萨茹拉扎木图嘎查 在乌苏木所在地西林贝尔嘎查西南30千米处,东与萨茹拉图布嘎查接壤,南与苏木夏营地相连,西面与罕达盖苏木查干诺尔嘎查毗邻,北面与巴音贡嘎查接壤,总面积421.75平方千米。解放前隶属于伊乐其苏木,1949年成为白音乌拉苏木的一个巴嘎,又分出萨如拉扎木图合作社、那日哈吉德合作社、乌兰格日勒合作社、喜归图合作社、云登合作社、塔本呼格吉勒合作社等。1959年萨如拉扎木图成为一个大生产队,1961年—1962年之间,萨如拉扎木图从萨如拉塔拉生产队中分离出来,1969年萨如拉扎木图和萨如拉塔拉两个生产队合并为第二生产队,1985年正式命名为萨如拉扎木图嘎查。总人口622人,183户。
萨茹拉图布嘎查 是在1963年被命名的。位于乌苏木所在地西林贝尔南三十千米处,乌兰嘎达图古日咖宝日胡、宝德尔沙地环绕四周,海青河水从旁边流过。东面与萨茹拉图雅嘎查为邻,南面与全苏木夏营地道劳都相连接,西面与萨茹拉木图嘎查接壤,北面与西林贝尔嘎查相望。全嘎查总面积为284平方千米。73户牧民、总人口为283人。萨茹拉图布嘎查从解放前的单门独户到1958年初变成巴嘎,从互助换工到1958年以后变成乌布尔宝力格公社,在南部定居的一部分牧民以互助换工的形式成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萨茹拉扎木图生产队。1963年后这个生产队被分成四个生产队,即萨茹拉扎木图、萨茹拉塔拉、萨如拉图雅生产队在乌兰嘎达成立了生产队队部。1968年同萨如拉图雅生产队合并,1971年7月又分开,萨茹拉图布嘎查在苏林图和木西侧,乌兰嘎达湖的东侧,在一个叫宝日胡的地方重新建设了新的队部。
萨如拉图雅嘎查 位于苏木中心往南,西南是萨茹拉图布嘎查,北面是西林贝尔嘎查、乌兰诺尔嘎查,东面是阿拉坦哈达嘎查,辖区内有巴尔图、明格尔图两个林场,草场上还有苏日湖等大湖,嘎查南面是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的著名的莫该敖包,是一处景色优美的草原。土地总面积318平方千米。1962年为萨如拉图雅第二生产队,1985年正式命名为萨如拉图雅嘎查。有82户、318人。
呼和诺尔嘎查 在乌苏木所在地西林贝尔嘎查东北20千米处,纯牧业嘎查。南面与西面隔敖包嘎图乌兰,西巴拉河,与乌兰诺尔嘎查接壤,北面隔干查宝力格与巴彦诺尔接壤,东面隔辉河与鄂温克旗的辉苏木接壤,全土地面积271.5平方千米。解放前,同时隶属于芥苏木、伊拉其苏木两个苏木,1949年成为呼和诺尔苏木的一个巴嘎,1959年成为一个呼和诺尔大生产队,1962年呼和诺尔生产队从乌兰诺尔生产队分离出来,成为呼和诺尔小生产队,1964年,从乌兰诺尔、呼和诺尔生产队中分离出巴音诺尔生产队,1969年又合并,成为第四生产队,1985年正式命名为呼和诺尔嘎查。116户,总人口451人。
乌兰诺尔嘎查 在乌苏木东北,纯牧业嘎查,南面与德格确乌拉玛接壤和阿拉坦哈达嘎查接壤,北面隔敖包嘎图乌兰和西巴拉河与呼和诺尔嘎查接壤,西与巴音诺尔苏木接壤,东与呼和诺尔嘎查接壤,草原面积323.0平方千米。该嘎查120户,人口339人。
阿拉坦哈达嘎查 位于乌苏木所在地东南30千米处。东面与鸿花尔基接壤,南面与诺干诺尔嘎查相连,北面与呼和诺尔嘎查毗邻,西面与萨如拉图雅嘎查相连接,总面积为405平方千米。人口265人,65户居牧民。1972年,该嘎查是新左旗的种牛基地,1973年由五一牧场迁来,当时的名称是五一牧场,1984年阿拉坦哈达苏木成立时,正式命名阿拉坦哈达嘎查,隶属于阿拉坦哈达苏木。2001年,隶属于乌苏木。
【罕达盖苏木】 位于新左旗南部,东经119°23′—119°30′,北纬47°26′—47°38′。距阿木古朗镇南135千米,东、北与乌布尔宝力格苏木相连,南与兴安盟毗邻,西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45千米。土地面积1513.25平方千米。辖巴音布日德、诺门罕布日德、查干诺尔、罕达盖等4个嘎查。罕达盖,蒙古语意为“驼鹿”。1957年,有6个富户合并建立合营牧场,称巴音布日德牧场。1960年改建制为公私合营牧场。1972年与原红旗牧场合并。1976年改为巴音布日德国营种羊场。1983年,改建制为巴音布日德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诺门罕布日德苏木。2001年,诺门罕布日德苏木驻地移至罕达盖嘎查,并更名为罕达盖苏木。总户数281户。总人口1 153人。
巴音布日德嘎查 距县城南60千米,东、北与乌布尔宝力格苏木毗连,南连罕达盖嘎查、查干诺尔嘎查、诺门罕布日德嘎查,西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45千米。土地面积429平方千米。巴音布日德,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嘎查驻地和日斯音查干诺尔,蒙古语意为“长有角碱蓬的泡子”。1962年,巴音布日德一队建立,隶属巴音布日德牧场。1984年,改建制为嘎查,隶属诺门罕布日德苏木。2001年,隶属罕达盖苏木。总户数67户。总人口267人。
诺门罕布日德嘎查 距县城南60千米,东与巴音布日德、查干诺尔嘎查毗邻,南连罕达盖苏木,西与蒙古国接壤,北与乌布尔宝力格苏木为邻。土地面积333平方千米。诺门罕布日德,系蒙古语,清朝时有位喇嘛,名叫诺门罕,他住在湖泡边,经常给牧民传道、看病。为纪念他,将这个湖泡命名为诺门罕布日德。1962年,巴音布日德一队建立,隶属巴音布日德牧场。1984年改称诺门罕布日德嘎查,隶属诺门罕布日德苏木。2001年,隶属罕达盖苏木。总户数80户。总人口251人。
查干诺尔 距阿木古郎镇南60千米,为原诺门罕布日德苏木政府驻地,东、北与巴音布日德嘎查毗连,南连罕达盖嘎查,西与蒙古国接壤。土地面积60平方千米。查干诺尔,蒙古语意为“白色的湖”。嘎查驻地查干诺尔,村落沿泡子岸东、西向延伸,略呈线形。1962年,嘎查所在地仅有2户人家。1984年,查干诺尔嘎查建立,隶属诺门罕布日德苏木。2001年,隶属罕达盖苏木。总户数61户。总人口192人。
罕达盖嘎查 距县城135千米,东与乌布尔宝力格苏木毗连,南接兴安盟阿尔山市,西与蒙古国接壤,北与诺门罕布日德、查干诺尔、巴音布日德嘎查交界,为苏木所在地嘎查。土地面积500平方千米。罕达盖,蒙古语意为“驼鹿”。1972年,罕达盖成立农业生产队,隶属巴音布日德牧场。1980年,罕达盖农业生产队改为牧业生产队。1984年改称嘎查,隶属诺门罕布日德苏木。2001年,隶属罕达盖苏木。总户数60户。总人口246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