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环工具网
天气 预报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生活查询
娱乐工具
行政区划
计算/学习
电脑网络
站长工具
交通查询
十环网
中国政区
政区沿革
地名索引
政区地图
历史政区
历史地图
中国帝王列表
历史地名索引
资源下载
工具网
外国政区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美洲
外国地名索引
各国国旗
区划代码
首页
>
中国政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海拉尔区
行政区划_十环网 tools.10huan.com
导航栏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乡镇简介
地图
概况
邮编:021000 代码:150702 区号:0470 拼音:Haila'er Qu
海拉尔区是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西麓的伊敏河畔,北纬49°06′-49°32′,东经119°32′-120°35′。东部与牙克石接壤,西部、北部和陈巴尔虎旗毗邻,南部与鄂温克自治旗交界。总面积1440平方千米。总人口26万人(2004年),有汉、蒙古、回、达斡尔、鄂温克、俄罗斯等25个民族。区人民政府驻广场路。
www.10huan.com
海拉尔区“三山环抱,二水中流”。东山、西山、北山形成一个钱簸形状。区境内有两条河流,总长1000多公里。平均海拔612.9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无霜期一般在110天左右。
行政区划
海拉尔区辖7个街道、1个镇:正阳街道、向华街道、靠山街道、健康街道、胜利街道、呼伦街道、奋斗街道、哈克镇。
www.10huan.com
历史沿革
海拉尔地区秦以前为东胡之地,后为匈奴驻地,后汉为鲜卑所居。唐时为室韦地,辽为上京道辖,元属岭北行省和林路辖,名为奴尔干都司斡难河卫所辖,清初为乌拉特蒙古部落的游牧地。1732年,清政府从布特哈地区迁3796名索伦(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巴尔虎壮丁和家属,编为索伦左、右两翼八旗五十佐驻牧呼仑贝尔1734年在今正阳街一带建城,并招北京、山西等地行商来此地经商。以为城距呼仑湖和贝尔湖较近,便称此城为呼仑贝尔城,也称呼仑城。清末,民间以城在海拉尔和附近,故称之为海拉尔城。
呼仑贝尔程城自建城之日起,归呼仑贝尔副都统衙门管理,1902年后铁路两侧归东省铁路管辖,1920年建立呼仑县也将今日之海拉尔划入其辖区之内。上述三个不同的行政机构各行其权,各辖其地,使海拉尔一地多主,管理非常混乱。1932年日寇侵入海拉尔,同年在海拉尔建兴安北分省,撤消呼仑县及呼仑贝尔副都统衙门。1933年建海拉尔办事处,行使铁路附属地外一切行政管辖权。1935年3月,中东铁路由日本人接收。1936年1月1日,建立海拉尔市政管理处,将海拉尔市政公所辖新市街(原铁路附属地)和海拉尔办事处(呼仑贝尔城)所辖一切权利合并,统一归海拉尔市政管理处,从此“海拉尔”一名取代了古老的名称“呼仑贝尔城”及其他所有称呼,成为海拉尔地区唯一的地理名称沿用至今。1940年5月定海拉尔为市,建立了市公署。1945年日本投降后,海拉尔市一些人建立了临时市政府。1946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进驻海拉尔,当年8月建立了由我党掌握主要领导权的海拉尔市政府。
1953年5月13日,海拉尔市改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直辖市,其工作委托东部区行政公署,成立“呼仑贝尔盟”,盟政府设在海拉尔市,改海拉尔市为直辖市。1955年8月,市政府改为市人民委员会。1968年1月建立了海拉尔市革命委员会。1980年8月,成立海拉尔市人民政府。2001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海拉尔市,成立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
(以上摘自
“海拉尔政务网”
)
海拉尔市
黑龙江省曾辖市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大兴安岭北呼伦贝尔草原中心。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为呼伦贝尔盟公署驻地。 海拉尔,原称“海兰儿”,以海拉尔(海兰儿)河得名。海拉尔,蒙古语和鄂温克语,意为“野韭菜”。清初,属黑龙江将军辖区。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建城,因其地居呼伦湖和贝尔湖附近,取名“呼伦贝尔城”,后简称“呼伦城”。先后为呼伦贝尔总管、呼伦贝尔副都统和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驻地。1912年1月,额鲁特总管胜福与沙俄勾结发动叛乱,攻占呼伦城,宣布“独立”,成立所谓“呼伦贝尔自治政府”。1915年11月,中俄签订条约规定为“特别区域”,直接受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节制,并受黑龙江省长官监督。1920年2月,取消“特别区域”,设置善后监督办公署和呼伦县,为督办公署和县署驻地。1923年4月,将海拉尔铁路交涉分局改为海拉尔市政分局,隶属东省特别区管辖。1925年设置呼伦道,为道署驻地。1927年,设置海拉尔乡,在呼伦城成立乡政公所。1929年2月,废止道制,设置呼伦市政筹备处。东北沦陷后,1933年1月,伪满取消呼伦县,改设海拉尔办事处,并成为兴安北分省省会。1936年1月,改设海拉尔市政管理处。1940年5月,设置海拉尔市,隶属兴安北分省管辖。1943年10月,改隶兴安总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1949年4月,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纳盟。1953年4月,改由内蒙古自治区直辖。1954年5月,改隶呼伦贝尔盟,并为盟公署驻地。1969年7月,与呼伦贝尔盟一起划归黑龙江省管辖,仍隶呼伦贝尔盟。1979年7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仍隶呼伦贝尔盟。1990年全市总面积144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总人口20.9万人,汉族占绝大多数。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2000年,海拉尔市辖6个街道、4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市总人口26218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正阳街道 22174 向华街道 20912 靠山街道 38313 健康街道 38546 胜利街道 39824 呼伦街道 32413 谢尔塔拉镇 7157 奋斗镇 27512 建设镇 27477 哈克镇 7856
www.10huan.com
2001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原县级海拉尔市改设海拉尔区。
www.10huan.com
?年,海拉尔区行政区划一览:
(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www.10huan.com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正阳街道
:辖 天润、北大、草市、开发区、西山5个社区居委会;礼拜寺居委会。
向华街道
:辖 兴华、木兰、仁德礼、陵园、文化5个社区居委会。
靠山街道
:辖 牡丹、合欢、桃园、梅园、迎春、友谊、松源、芳园、育英9个社区居委会。
健康街道
:辖 南门、贝尔、福利、艺苑、青林、南开、东海、建新、幸福9个社区居委会。
胜利街道
:辖 园丁、广场、新春、富华、康居、阳光、华联、秀水、爱民、东升10个社区居委会。
呼伦街道
:辖 伊敏、绿园、三元、海啤、农垦、09、建设7个社区居委会。
奋斗镇
:辖 校园、蓝盾、绿苑3个社区居委会。
建设镇
:辖 海联、向阳、明海、海东、海宝、
谢尔塔拉
6个社区居委会。
哈克镇
:辖 哈克、团结、扎罗木得、十六号、孙家屯、联合6个村委会。
www.10huan.com
2003年,海拉尔区辖6个街道、3个镇:建设镇、奋斗镇、哈克镇和正阳街道、向华街道、靠山街道、呼仑街道、胜利街道、健康街道。
2005年,海拉尔区辖6个街道、3个镇:正阳街道、向华街道、靠山街道、健康街道、胜利街道、呼伦街道、奋斗镇、建设镇、哈克镇。
www.10huan.com
2006年,奋斗镇、建设镇、市哈克镇调整为哈克镇和奋斗街道。
www.10huan.com
www.10huan.com
乡镇简介
www.10huan.com
地图
www.10huan.com